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2005年湖北市场物价运行状况及2006年走势预测

     2005年,湖北省认真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市场物价温和上涨。与上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物价水平呈“前高后低”的上涨态势,涨幅均比2004年缩减了2.0个百分点,基本上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价低通胀”的良好格局。尽管湖北省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运行,但农业生产资料涨幅偏高、部分能源供应紧张、公共行业价格矛盾日益突出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都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因此,在2006年的经济工作中及价格调控方面,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同时也要警惕通货紧缩。  一、2005年湖北市场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  1、物价指数涨幅呈“前高后低”走势。分月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涨幅均呈递减趋势。居民消费指数在2月份构成了全年的最高峰值,涨幅高达5.5%,以后呈逐月回落趋势,在9、10月份{TodayHot}构成全年的最低点,涨幅为2.0%,11、12月略有回升,分别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季度上涨3.4%,二季度上涨1.8%,三季度上涨1.4%,四季度上涨1.8%,全年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涨幅最高的是8月份,上涨幅度达18.4%,涨幅最低的12月,上涨幅度依然达12%,全年累计上涨15.1%。  2、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在调查统计的八大类中,涨跌构成从2004年“四升四降”的格局演变为2005年“六升二降”格局。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食品、居住和文娱教育三个大类,同时交通通信、烟酒和衣着类价格也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涨。食品、居住、文娱教育、交通通信、烟酒和衣着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2%、5.7%、3.6%、1.5%、0.8%和0.1%,家庭设备用品和医疗保健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2%和1.9%,但总体看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在逐步缩小。  3、农村价格涨幅高于城市。2005年农村价格水平上涨3.3%,城市上涨2.7%,农村价格涨幅比城市高出0.6个百分点。但城乡之间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主要因素有所不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主要因素是教育类,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则体现在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HotTag}  4、非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力逐步增强。从食品和非食品的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减弱,非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力有所提高。全省食品价格上涨4.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个百分点。  5、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一直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从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分类看,2005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2.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6、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2005年湖北省农资价格累计上涨15.1%,涨幅比上年扩大了3.8个百分点。其中化肥价格上涨20.2%,役畜价格上涨21.8%,饲料、农用种子、农用机油和小农具价格分别上涨16.7%、15.6% 10.6%和11.4%。  二、影响2005年市场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  1、以粮食为首的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力度逐步减弱。2005年,全省食品价格上涨4.2%,影响总指数上涨1.4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48.3%。其中粮食价格仅比上年上涨0.8%,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6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国家加强了"三农"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有效地稳定了粮食生产,粮食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缓和。从2005年4月份开始,粮食价格涨幅逐月回落,比上年的涨幅缩减了27个百分点,是2005年物价指数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油脂价格也逐步走低,全年累计下降了8.3%。粮食价格的稳定也使饲养业成本趋于平稳,从而使生猪、水产品、禽蛋等养殖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势头得以扼制。与上年相比,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蛋价格上涨5.9%,水产品价格上涨5.4%,但鲜菜价格上涨16.4%。  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涨幅加大,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推动作用增强。2005年全省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5%,涨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总指数1.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家庭服务、城市交通等价格涨幅加大。受2004年9月国家义务教育执行“一费制”后翘尾因素的影响,2005年前8个月湖北省教育价格累计上涨了8.7%,全年上涨6.5%,推动居民消费总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加上2005年下半年湖北省部分市、县先后上调了水价和交通价格,全省水和城市交通价格分别上涨3.2%和6.5%,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价格总水平。  3、以原油为主的国际国内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对市场价格水平上涨的影响力加大。2005年国际油价在波动中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虽然9月份价格出现较明显的回落趋势,但油价长时间在高位强势震荡,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汽油、柴油上涨,特别是汽油零售价格一涨再涨,成品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影响到运输价格、液化石油气价格大幅上涨。2005年,湖北省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了15.5%、12.9和%16.8%,成为影响价格总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  4、居住类商品价格保持了较高的涨幅,成为影响物价上涨的新动力。2005年湖北省居住类价格比上年上涨5.7%,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9个百分点,对总指数的影响力仅次于食品类,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自有住房、水电燃料价格分别上涨2.4%、8.2%、9.1%。  三、2006年市场物价走势分析  从目前国家实施的“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看,预示宏观经济环境稳定,价格上涨压力减小。但公共行业政策性调价、部分能源供应紧张、上游制造业价格上涨后对下游产品构成的涨价压力、农资价格涨幅偏高、货币及信贷政策走向等诸多因素将对2006年市场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在2006年的经济工作及价格调控方面,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同时也要警惕通货紧缩。  稳定物价的因素:  1、食品价格走势平稳是稳定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保证。2006年,随着国家扶持农业政策的继续贯彻落实,加上上年粮食翘尾因素的减弱,预计粮食价格将维持2005年的水平,也预示着以粮食为原料的相关食品及工业消费品价格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2、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格局预示其价格难以有较大幅度地上涨。据有关部门对2005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由于部分产品的生产能力明显大于市场的需求能力,特别是纺织、家电、通讯等行业产品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消费环节上涨的传导,而且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进步加快,使生产企业消化原材料涨价的能力增强,在这种格局下,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将维持下降态势。  拉升物价的因素:  1、政府出台的调价项目。据资料显示:全国自来水全行业亏损主要是因长期以来水价过低;电力行业利润率从2004年的8%降至2005年5月份4%,主要是因电价上涨跟不上煤价的上涨。国家发改委在去年7月底解冻了调价项目的“两条线控制”政策,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稳步地调整水、燃料、城市交通、医疗费用等公用事业及公益服务价格。湖北省物价部门在2005年下半年已经出台或准备出台的有12个调价项目。这些价格的调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纠正某些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扭曲,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  2、国际原油、原材料供应偏紧。据有关部门调查,2006年仍有5种燃料供应偏紧,尤其是2005年高油价、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生产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利润增长乏力,出现亏损面扩大和亏损额上升,客观上造成这些行业和产品涨价的冲动压力加大,而涨价负担终究会转嫁到消费领域中来。  3、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2005年农资价格一直维持在12%以上的涨幅,使农民增收的实惠受到挤压或缩水,若不采用切实有力的措施抑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猛的势头,必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将会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2006年湖北市场物价将保持平稳略升态势。  四、2006年价格调控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确保农民既得利益和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湖北省粮食价格从2005年4月份开始持续9个月小幅下跌,而农资价格居高难下,在2004年上涨11.3%的基础上又保持了15.1%的涨幅。因此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既是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有效控制农产品价格迅猛上涨的重要手段。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单一的“限价措施”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逐步改变现行的补贴方式,加大对农民实行化肥、农药、地膜、农机产品及排灌费等农资和服务的直接补贴方式,增大农资价格的透明度。同时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的影响。据调查,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核心的市场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今年粮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肉禽蛋及水产品、鲜菜等价格指数与上年相比仍保持了较高的涨幅,再加上自来水、交通、燃料等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居民阶层的影响较大,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价格调整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机制。  3、缓解公共领域价格矛盾,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建立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工作预案,对可能引进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特别是要做好节假日期间市场价格的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积极疏导城市公交、出租、自来水、燃气、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价格矛盾,对属于政府管控的重要服务项目价格,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调价程序,充分考虑价格调整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城乡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把握好调价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

     2005年,湖北省认真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市场物价温和上涨。与上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物价水平呈“前高后低”的上涨态势,涨幅均比2004年缩减了2.0个百分点,基本上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价低通胀”的良好格局。尽管湖北省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运行,但农业生产资料涨幅偏高、部分能源供应紧张、公共行业价格矛盾日益突出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都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因此,在2006年的经济工作中及价格调控方面,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同时也要警惕通货紧缩。  一、2005年湖北市场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  1、物价指数涨幅呈“前高后低”走势。分月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涨幅均呈递减趋势。居民消费指数在2月份构成了全年的最高峰值,涨幅高达5.5%,以后呈逐月回落趋势,在9、10月份{TodayHot}构成全年的最低点,涨幅为2.0%,11、12月略有回升,分别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季度上涨3.4%,二季度上涨1.8%,三季度上涨1.4%,四季度上涨1.8%,全年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涨幅最高的是8月份,上涨幅度达18.4%,涨幅最低的12月,上涨幅度依然达12%,全年累计上涨15.1%。  2、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在调查统计的八大类中,涨跌构成从2004年“四升四降”的格局演变为2005年“六升二降”格局。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食品、居住和文娱教育三个大类,同时交通通信、烟酒和衣着类价格也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涨。食品、居住、文娱教育、交通通信、烟酒和衣着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2%、5.7%、3.6%、1.5%、0.8%和0.1%,家庭设备用品和医疗保健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2%和1.9%,但总体看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在逐步缩小。  3、农村价格涨幅高于城市。2005年农村价格水平上涨3.3%,城市上涨2.7%,农村价格涨幅比城市高出0.6个百分点。但城乡之间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主要因素有所不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主要因素是教育类,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则体现在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HotTag}  4、非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力逐步增强。从食品和非食品的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减弱,非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力有所提高。全省食品价格上涨4.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个百分点。  5、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一直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从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分类看,2005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2.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6、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2005年湖北省农资价格累计上涨15.1%,涨幅比上年扩大了3.8个百分点。其中化肥价格上涨20.2%,役畜价格上涨21.8%,饲料、农用种子、农用机油和小农具价格分别上涨16.7%、15.6% 10.6%和11.4%。  二、影响2005年市场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  1、以粮食为首的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力度逐步减弱。2005年,全省食品价格上涨4.2%,影响总指数上涨1.4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48.3%。其中粮食价格仅比上年上涨0.8%,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6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国家加强了"三农"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有效地稳定了粮食生产,粮食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缓和。从2005年4月份开始,粮食价格涨幅逐月回落,比上年的涨幅缩减了27个百分点,是2005年物价指数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油脂价格也逐步走低,全年累计下降了8.3%。粮食价格的稳定也使饲养业成本趋于平稳,从而使生猪、水产品、禽蛋等养殖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势头得以扼制。与上年相比,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蛋价格上涨5.9%,水产品价格上涨5.4%,但鲜菜价格上涨16.4%。  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涨幅加大,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推动作用增强。2005年全省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5%,涨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总指数1.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家庭服务、城市交通等价格涨幅加大。受2004年9月国家义务教育执行“一费制”后翘尾因素的影响,2005年前8个月湖北省教育价格累计上涨了8.7%,全年上涨6.5%,推动居民消费总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加上2005年下半年湖北省部分市、县先后上调了水价和交通价格,全省水和城市交通价格分别上涨3.2%和6.5%,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价格总水平。  3、以原油为主的国际国内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对市场价格水平上涨的影响力加大。2005年国际油价在波动中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虽然9月份价格出现较明显的回落趋势,但油价长时间在高位强势震荡,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汽油、柴油上涨,特别是汽油零售价格一涨再涨,成品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影响到运输价格、液化石油气价格大幅上涨。2005年,湖北省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了15.5%、12.9和%16.8%,成为影响价格总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  4、居住类商品价格保持了较高的涨幅,成为影响物价上涨的新动力。2005年湖北省居住类价格比上年上涨5.7%,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9个百分点,对总指数的影响力仅次于食品类,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自有住房、水电燃料价格分别上涨2.4%、8.2%、9.1%。  三、2006年市场物价走势分析  从目前国家实施的“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看,预示宏观经济环境稳定,价格上涨压力减小。但公共行业政策性调价、部分能源供应紧张、上游制造业价格上涨后对下游产品构成的涨价压力、农资价格涨幅偏高、货币及信贷政策走向等诸多因素将对2006年市场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在2006年的经济工作及价格调控方面,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同时也要警惕通货紧缩。  稳定物价的因素:  1、食品价格走势平稳是稳定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保证。2006年,随着国家扶持农业政策的继续贯彻落实,加上上年粮食翘尾因素的减弱,预计粮食价格将维持2005年的水平,也预示着以粮食为原料的相关食品及工业消费品价格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2、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格局预示其价格难以有较大幅度地上涨。据有关部门对2005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由于部分产品的生产能力明显大于市场的需求能力,特别是纺织、家电、通讯等行业产品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消费环节上涨的传导,而且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进步加快,使生产企业消化原材料涨价的能力增强,在这种格局下,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将维持下降态势。  拉升物价的因素:  1、政府出台的调价项目。据资料显示:全国自来水全行业亏损主要是因长期以来水价过低;电力行业利润率从2004年的8%降至2005年5月份4%,主要是因电价上涨跟不上煤价的上涨。国家发改委在去年7月底解冻了调价项目的“两条线控制”政策,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稳步地调整水、燃料、城市交通、医疗费用等公用事业及公益服务价格。湖北省物价部门在2005年下半年已经出台或准备出台的有12个调价项目。这些价格的调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纠正某些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扭曲,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  2、国际原油、原材料供应偏紧。据有关部门调查,2006年仍有5种燃料供应偏紧,尤其是2005年高油价、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生产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利润增长乏力,出现亏损面扩大和亏损额上升,客观上造成这些行业和产品涨价的冲动压力加大,而涨价负担终究会转嫁到消费领域中来。  3、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2005年农资价格一直维持在12%以上的涨幅,使农民增收的实惠受到挤压或缩水,若不采用切实有力的措施抑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猛的势头,必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将会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2006年湖北市场物价将保持平稳略升态势。  四、2006年价格调控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确保农民既得利益和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湖北省粮食价格从2005年4月份开始持续9个月小幅下跌,而农资价格居高难下,在2004年上涨11.3%的基础上又保持了15.1%的涨幅。因此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既是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有效控制农产品价格迅猛上涨的重要手段。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单一的“限价措施”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逐步改变现行的补贴方式,加大对农民实行化肥、农药、地膜、农机产品及排灌费等农资和服务的直接补贴方式,增大农资价格的透明度。同时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的影响。据调查,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核心的市场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今年粮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肉禽蛋及水产品、鲜菜等价格指数与上年相比仍保持了较高的涨幅,再加上自来水、交通、燃料等价格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居民阶层的影响较大,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价格调整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机制。  3、缓解公共领域价格矛盾,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建立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工作预案,对可能引进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特别是要做好节假日期间市场价格的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积极疏导城市公交、出租、自来水、燃气、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价格矛盾,对属于政府管控的重要服务项目价格,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调价程序,充分考虑价格调整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城乡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把握好调价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

材料价建材结算价湖北省建材结算价湖北省建材结算价
文章字数:4437
点击数:217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