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三环陶瓷出口量五年居全国首位之谜

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发展外向型企业,以外贸出口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做大做强日用陶瓷产业,成为一家生产经营{TodayHot}日用陶瓷的大型民营企业。日用陶瓷产量、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等三项指标连续5年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主导产品日用陶瓷 90% 以上远销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称赞为“深山飞出金凤凰”。   2005年,三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3531万元,同比增长28.67%,出口创汇6303万美元,同比增长23.14%,利润3989万元,同比增长26.39%,税金5967万元,比增14.50%。与建成投产的1988年相比,销售收入、出口创汇、上缴税金分别增长302倍、262倍和294倍,经济效益则由当年的亏损变为后来盈利水平逐年提高。

  三环集团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十大品牌”、“中国知名出口品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民营十大(名优)创新企业”等荣誉和称号。

  ——搞好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建设外向型企业的前提条件

  三环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国有瓷厂,资产不足60万元,发展企业管理模式落后、品种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步伐,进行企业改革迫在眉睫。由于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缺乏自主经营权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旨意进行,根本没有资格搞变革与创新,更谈不上向外向型企业发展。

  在这种体制下,不论企业搞得多好,只要红头文件一下,说不定做厂长的就得让贤。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了,试问又有谁真正愿意去为企业出谋划策?所以说,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按“国退民进”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以陈显彬厂长等人整体收购这个国有企业股份的构想。这是北流市第一次提出由私人收购国有股份的设想,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风险和压力都很大。

  陈显彬等人经过考虑到,只有把企业改制过来取得自主经营权后,才能对企业的管理机制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够走外向型道路,依靠外贸手段迅速打开企业营销新局面,也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会迅速兴旺发达起来。

  在成功改制后,以陈显彬厂长为主的领导班子积极打破旧国有管理机制,建立实施新的管理,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应国际市场营销体系的企业标准和管理制度。

  几年后,三环集团的主导产品日用陶瓷迅速打入到欧洲、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出口欧洲最大的日用陶瓷企业,和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企业,被授予“国家出口外向型星火企业”称号。

  ——积极实施以质量为主的产品创新,是建设外向型企业的关键

  建厂初期,三环陶瓷厂接到了第一张出口订单,预期效益相当可观。但当第一批航空瓷产品远渡重洋送给客户时,由于产品未达客户要求,客户拒绝接收并提出索赔,三环只好忍痛把这批货抛进了太平洋,就这样,好好的一笔生意竟由“一肚糖”变成了“一肚糠”。这一“填大海事件”,使三环遭受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但这个教训也使三环深深认识到,企业没有过硬的产品,就没有市场,更不要说是出口了。

  从那时开始,三环意识到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来不得不点马虎。为此,三环重新修改了自己的企业标准,制定出一套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实行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与国际标准。同时,三环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实施“高、新、特、异、齐”产品战略,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适时推出三角、四方、椭圆、偏心等特异型系列产品,和釉中彩、象牙瓷、酒店瓷、桂玉瓷、三环瓷等高特异的新产品,迎合了欧美的市场消费潮流,使产品在每届的广交会上特别抢手。

    目前,三环集团已形成了五大瓷种、近万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品种结构,使出口能力大为提高。2003年以来的每届广交会上,三环均取得出口交易成交额全国日用陶瓷行业第一、广西第一的好成绩。2005年与上年相比,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增加了20多个,单件产品售价平均提高了15%左右。每年出口创汇都有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超过5000万美元,2005年突破6000万美元。

  近几年来,三环研究开发的“釉下五彩细瓷”、“釉中彩资产品”、“象牙瓷”等自治区级技术创新项目9项,公司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0项,开发新品种3000多种,获省级、地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00多件,获欧盟授权专利14件,其中椭圆杯碟、偏心碗、偏心鱼盘被英国国际科学中心国际高新技术成果认证委员会授予“金皇冠奖”。三环牌产品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是建设外向型企业的重要途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92年以前,也有一些外商找到三环要求下订单,但三环却不敢接,为什么?因这三环根本没有能力生产。一是三环的产品质量差,二是大件器型的产品,三环缺乏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三环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为此,三环率先在广西引进应用了高科技碳化硅匣钵技术,解决了不能大规模生产大件器型产品的瓶颈。项目上马后,三环产品档次、质量水平马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匣钵成本比外购降低了30%以上,匣钵使用寿命成倍提高,10吋半以上的大规格产品产量提高了10多倍,产品一、二级品率提高了50多个百分点,产品配套能力大幅度增长,从每月5000多套上升到50万套以上,使得三环成为当时国内生产西餐具配套能力位居前茅的企业,为创造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otTag}

  目前,三环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西唯一的日用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陶瓷研究所,与广西大学合作建立了“广西大学教学实习基地”。

  技术的创新离不开设备的创新。为了生产出更多“高、新、特、异”的新产品,三环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三环专门成立了技术中心以及陶瓷机械工程公司,专门从事陶瓷机械的研制开发和引进,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成功提供了保证。原来,三环需要花150多万元,才买了2台除铁机,但只能够满足一个分厂的釉水和泥浆生产的使用需要,公司不可能也没有那多的资金再拿几百万、几千万去给每个分厂都进两台除铁机。但三环机械公司通过解剖分析,应用它的基本原理,通过创新开发出“除铁王”,比日本、佛山和其他地区生产的性能都高了了很多,使得产品质量实现了三级品没有斑点,为产品提质上档立了大功。

  近年来,三环开发通过对原有技术进行再创新,开发成功旋转推料真空练泥机、高强磁选机、干粉除铁机等产品,产品性能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专利产品。三环热风快速链式干燥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干燥周期比普通链式干燥机缩短75%,产品合格率提高15%—20%,十分适应产品批量小、投入模具少、转产频繁的生产工艺需要。

  2001年,三环开始实施国家“双优一高”项目子项目之一——原料标准化项目。2005年年初,三环拿到了一张近千万美元的大订单,正是原料标准化发挥了重要功能,确保这张大订单的成功。也使客户认识到,只有三环才能接这样大的订单,并能保证统一的质量档次和水平,从而确立了三环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订单,提高了产品售价和企业效益。

  2005年,三环因煤电油运涨价、人民币汇率调整、员工工资增加等增支减收近3000万元,由于产品售价高于全国同类产品的出口平均价格水平,因而使集团利润比产量的增长高15个百分点,再创效益新高。(邓苏勇)

材料预算价广西自治区材料预算价广西自治区材料预算价
文章字数:3350
点击数:208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