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

标准名称 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标准号 JC/T407一91
附图 图1;
标准正文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法磨制铝粉膏(以下简称铝粉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加气混凝土发气剂的铝粉膏。 l产品分类 铝粉膏分为油剂型铝粉膏和水剂型铝粉膏两类,其代号有GLY-75和CLS-70、 GLS-65。 3技术要求 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技术要求: 品 种 代 号 固体分 固体分中 细度:0.075mm 发气率,% 水分散性 % 活性铝% 筛筛余,% 4min 16min 30min 油剂型铝粉膏 GLY-75 ≥75 ≥90 GLS-70 ≥70 ≤3.0 ≥50 ≥80 ≥90 无团粒 水剂型铝粉膏 GLS-65 ≥65 ≥85 4试验方法 4.1固体分 4.1.1仪器、设备 a.干燥箱:调温范围最高为250℃; b.分析天平:感量lmg; c.干燥器; d.表面皿:直径110mm; e.玻璃棒。 4.1.2试验步骤 将表面皿和玻璃棒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干燥,并称取质量为G1。在其上称 取铝粉膏试样5g (G0),然后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1h,用玻璃棒将试样 捣碎,再继续干燥至恒量(间隔2h,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4g),取出放 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将试样和表面皿与玻璃棒一起称量为G2。 4.1.3结果计算和评定 固体分按式(1)计算: G1-G0 X1=──── ×100 ……………………………… (1) G0 式中:X1一一固体分,%; G0——试样质量,g; G1一一表面皿和玻璃棒的质量,g; G2——烘干后试样、表面皿和玻璃棒的质量,g。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固体分含量的评定值,计算精确至l%。 4.2活性铝 4.2.l试剂和溶液 4.2.1.1氢氧化钠:分析纯,30%洛液; 4.2.1.2盐酸:分析纯,1mol/L溶液; 4.2.1.3氯化钠:分析纯; 4.2.1.4甲基橙:0.05%溶液; 4.2.1.5 10%氯化钠氢气饱和溶液:称取40g氯化钠溶于360mL水中,加1 ̄2滴 甲基橙溶液,滴加盐酸溶液至氯化钠溶液呈红色,并以氢气饱和。 4.2.2仪器 4.2.2.l发气量测定装置,如下图所示。包括: a.水准瓶; b.气量管:120mL; c.冷却管; d.温度计:50℃分度0.5℃; e.发气瓶:200-250mL广口瓶; f.塑料小皿; g.恒温水浴。 4.2.2.2气压计:水银气压表。 4.2.3试验步骤 先称取塑料小皿的质量,再在塑料小皿中称取烘干至恒量的试样0.0500g左右, 精确至0.0001g,将塑料小皿放入已加好30mL氢氧化钠溶液的发气瓶中,盖严瓶塞。 将发气瓶浸入恒温水浴内,调整发气瓶与气量管内的温度,使之相同。转动三通活 塞,使发气瓶和气量管均通向大气,抬高水准瓶,使气量管管内氯化钠氢气饱和溶 液充至零点,再转动三通活塞至发气瓶与气量管相通,降低水准瓶至与发气瓶在同 一水平线上,待气量管内氯化钠氢气饱和溶液面降至一定位置不再下降时,说明整 个反应系统无漏气现象。此时摇动发气瓶,使发气瓶内塑料小皿中的试样倾人氢氧 化钠溶液中,使其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再将发气瓶放人温度为20±2℃的恒温水浴 内,调节气量管与发气瓶温度相同。移动水准瓶,使其液面与气量管内液面相平, 读取气量管内氢气的体积数V、试验时的大气压力P、反应系统的温度t及其饱和蒸气 压P1。 4.2.4结果计算和评定 (P-P1)×V×0.00000216 X2=─────────── ×100 ……………………(2) (273+t)×G 式中:X2──活性铝含量,%; P──测定时的大气压力,Pa; P1──t℃时的饱和蒸气压(见附录A),Pa; 0.00000216──换算系数; V──试样反应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数,mL; 273──绝对温度; t──测定时反应系统的温度,℃; G──试样质量,g。 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活性铝的评定值,计算结果精确至l%。 4.3细废 4.3.1材料 a.洁净的自来水; b.l0%的拉开粉溶液或酒精;。 4.3.2仪器、设备 a.试验筛:筛框有效直径75mm,高45mm,筛网为方孔边长0.075mm的铜网; b.分析天平:最大称量200g,分度值0.lmg; c.干燥箱:调温范围最高为250℃; d.干燥器; e.烧杯:100, 200, 1000mL; f.玻璃拐棒。 4.8.3试验步骤 在100mL烧杯中称取烘干至恒量的铝粉膏试样0.5g左右,再将拉开粉溶液倒入 盛有试样的烧杯中,用玻璃拐棒搅拌使试样脱脂。 称取试验筛的质量(G1)。试验筛经拉开粉溶液浸湿后放在200mL烧杯上,把 试样慢慢倾人筛内,并把烧杯中和粘在玻璃拐棒上的试样洗人筛内,然后将筛底浸 入有拉开粉溶液的1000mL烧杯中,用拐棒搅动进行筛析,筛析时筛上的永不能溅出 筛外,筛至烧杯中的水无铝粉颗粒为止。用自来水冲洗拐棒,并使筛上的铝粉颗粒 集中于筛网中部,取出筛子,控干后放进干燥箱,在105±5℃下烘至恒量(间隔2h, 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0002g),再移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G2)。 4.3.4结果计算和评定 铝粉膏的细度X3(%)按式(3)计算。 G2-G1 X3=──── ×100 ……………………………… (3) G 式中:G1──试验筛质量,g; G2─一试验筛和筛余物质量,g; G──试样质量,g。 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铝粉膏细度的评定值,计算精确至0.1%。 4.4发气率 4.4.1试剂 a.氢氧化钙:分析纯; b.10%氯化钠氢气饱和溶液。 4.4.2仪器 同4.2.2.1。 4.4.3试验步聚 将恒温水浴和气量管水温调至45℃,称取12g氢氧化钙放人发气瓶,加入50mL450℃ 的热水,使其溶解。 将盛有烘干至桓量的0.05g左右铝粉膏试样的塑料小皿放入发气瓶的液面上,加 上瓶塞塞紧,不得漏气。将发气瓶浸入桓温M:内转动发气量测定装置的三通活塞, 使发气瓶和气量管均通向大气,抬高水推瓶,使气量管内氯化钠氢气饱和溶液充至零 点。再转动三通活塞至发气瓶与气量管相通,降低水准瓶至发气瓶在同一水平线上, 待气量管内氯化钠饱和溶液面降至一定位置不再下降时,说明整个反应系统无漏气现 象。将发气瓶从恒温水浴内拿出。 摇动发气瓶15s,使铝粉膏混入碱溶液中,并立即放进恒温水浴,4min时将水准 瓶对准量气管液面,记下第一次读数,以后8,12,16,20,24,28,30min时对准一 次量气管液面,直至两次读数恒定为止,依次记下量气管液面读数,即发气量。 4.4.4结果计算和评定 发气率X4(%)按式(4)计算: Vt X4=── ×100 ……………………………… (4) Vz 式中:Vt——时间t(min)时的发气量,mL; Vz──最终发气量,mL。 4.5水分散性 4.5.1仪器、设备 a.烧杯:l50mL; b.分析天平:感量0.1g; c.秒表; d.玻璃棒:直径6-8mm,长约200mm。 4.5.2 试验步骤 称取1g 粉膏放入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玻璃棒以每秒钟2转的速度搅拌,连 续搅拌40s时停止。 4.5.3 结果评定 将烧杯侧转30 ̄45°观察溶液中铝粉膏的分散性,有无明显的团粒。 5检验规则 5.1检验项目 产品出厂前须进行固体分、固体分中活性铝含量、细度、发气率和水分散性检 验,以检验各项技术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5.2批量 同一型号的产品,以一次搅拌量为一批(一个编号),每批量不得超过600kg。 5.3抽样方法 每一批铝粉膏随机抽取两桶进行检验。用取样器或取样小铲在每一个桶的上、 中、下部位取样,每桶取样的总重量不得少于100g。 将所取样品混均,用四为法分取试样。 5.4判定规则 按照本标准进行检验,各项技术要求均符合第3章规定,产品为合格,否则为不 合格。 6包装、贮存 6.1产品合格证 每批产品中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 a.生产厂名; b.产品名称和代号; c.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d.各项技术指标检验结果。 6.2包装 6.2.l铝粉膏应装在金属桶内并密封好,然后装入坚固的木箱或条筐内。 6.2.2每桶铝粉膏净重30至50kg。 6.2.3金属桶的外面应涂油漆,并注明: a.生产厂名; b.产品名称或商标; c.产品型号; d.标准代号; e.生产日期或批号; f.毛重和净重; 8.鲜明标出“防潮”字样或标记。对油剂型铝粉膏标出“易燃”字样或标记。 6.3贮存 a.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b.应与水、酸、碱、腐蚀品、热源、火源隔离。 c.自生产日期起,铝粉膏的已存期限为1年。 附录A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补充件) 表A1饱和蒸气压力表 温度 压力 温度 压力 温度 压力 ℃ Pa ℃ Pa ℃ Pa 0 610 12 1405 24 2984 1 657 13 1497 25 3168 2 705 12 1598 26 3361 3 757 15 1705 27 3565 4 813 16 1817 28 3780 5 872 17 1937 28 4005 6 934 18 2064 30 4242 7 1001 19 2197 31 4493 8 1072 20 2337 32 4754 9 1148 21 2486 33 5030 10 1228 22 2644 34 5320 11 1312 23 2809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尧生、王能关、夏桂清、游来录。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研究所负责解释。

建材价
文章字数:6411
点击数:205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