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拓宽农民增收之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既为林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林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大力开展平原绿化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尤其是落实山东省生态省建设工作的要求,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拉长林业产业链条,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三农”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齐河县新植速生丰产林85万亩、9300万株,超过前20年的总和,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7%提高到47.2%。200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084元,比2000年增加1571元,年均增长10.2%。去年6月19日,全省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来我县视察,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对我县林业生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今年,我县又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一、发展林业经济是一项重大探索和创新,必须立足实际,{TodayHot}适应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研究

  我们发展林业、搞林业经济,既不是标新立异的反常之举,也不是头脑一热的突发奇想,而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综合分析、反复权衡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作出这一决策主要基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发展林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首先,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理念,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赋予了林业重要使命。其次,国家对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国务院继2003年出台了《关于林业发展的决定》之后,又对全国林业生产布局提出了“东扩、西治、南用、北休”,这为包括我省在内的东部地区大力发展林业,实现高标准平原绿化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第三,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国家提出了逐步取消草浆生产的产业政策,提倡大力发展木浆造纸,木材需求量日趋旺盛,为林木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通过认真分析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部署,我们认为,发展林业经济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  二是发展林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然没有走出“粮棉反复种植”的怪圈,农民增收缓慢,培植一个高效益的产业迫在眉睫。我们通过认真对比,认识到发展林业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能够走出这个怪圈。同时,林间种植、养殖效益也十分可观,林产品加工的收入就更高,能够实现林业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结合。林产品加工业还可为县乡财政收入建立源头活水,形成确保县乡财政增长的稳固渠道。林木年加工量在180万立方米以上,每年至少可上缴税金2亿元。同时,发展林业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三是我县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植树造林的条件十分优越。土地较多,水资源丰富,是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年引黄量2.5亿立方米,地下水净储量25亿立方米。县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总通车里程2000多公里,有一条黄河大坝和两条市级引黄干渠,具备植树造林的广阔“平台”。我县1012个行政村村庄围村绿化优势明显。我县拥有晨鸣板纸、林丰木业、赵官三合木业等大批大型木材深加工企业,年可消化各类木材100万立方米左右。发展林业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  四是发展林业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随着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迅猛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打造“生态县”品牌的任务也十分紧迫。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建设省城绿色屏障的重要使命。基于此,我们把提高认识{HotTag}作为发展林业经济的首要前提来抓,引导干部群众统一思想,自觉发展林业经济。

  二、发展林业经济关键是培植林木资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思路,拿出超常措施

  我们感到,林业经济是群众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我们把林业生产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培植工业原料基地、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加大措施、强力推进,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林业生产中来,下大气力建设林木生产基地,打造绿色品牌  (一)坚持了“24字”方针。我们提出了“根治沙化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繁荣”的24字林业生产指导方针,指导林业生产发展。  (二)坚持了“五个围绕”的原则。一是围绕市场需求抓调整,就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养什么;二是围绕国家大的产业政策抓调整,就是找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发展实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推进结构调整;三是围绕与大工业“联姻”和龙头企业“配套”抓调整,就是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农业,靠二产带动一产,拉长产业链条;四是围绕当地资源优势抓调整,就是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五是围绕当地农民群众的经营习惯抓调整,就是尊重群众意愿,根据群众的经营习惯,引导教育群众自觉调整结构,使林业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坚持了“四抓”理念。我们确立了“抓林业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工业、就是抓财源、就是抓小康”的“四抓”新理念,有效统一了全县对发展林业经济的认识,为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坚持了“三有”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了“有路就有树、有村就有林、有田就有网”的基本要求,把齐河建成一个绿色的海洋。  (五)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抓认识,促观念更新。我们引导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束缚林业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走出“农业就是粮业”、“农田就是粮田”、“农民就是粮民”的误区。二是抓改革,促机制创新。积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和落实林业政策,明晰产权、活化产权,实现投入多元化,探索建立了加快林业生产的运行机制,做到“树随地走、谁造谁有,谁开发、谁受益、谁所有”,调动了群众植树积极性。三是抓服务,促管理创新。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全县14个乡镇建立了病虫害测报站,成立了病虫害防治机械队,加快苗木自繁自育,建有苗木繁育基地300多个、5000多亩,培育优质苗木品种36个。与省林业科学院等10多个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在表白寺镇进行了速生杨间伐试点。在德州市率先成立了森林警察大队,并设立了森警“110”指挥中心,与县公安局“110”联网,14个乡镇分别建立了护林大队,90%的村庄成立了护林小组,村村设有护林员,保护了造林绿化成果。四是抓市场,促持续发展。积极开拓林木销售市场,大力发展“订单林”、“合同林”,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经营的市场运作机制,加强林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县建立合作经济组织40多个,成立了县森达林工商公司,14个乡镇建立了分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解除了后顾之忧。全县90%以上的树木,在种植前都与林木加工龙头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五是抓领导,促工作落实。我们把林业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林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制定出台了奖惩措施。2003年以来,全县共拿出234万元对发展林业经济的先进进行重奖,打造价值54万元的纯金“兴齐勋章”,对林业生产功臣进行了重奖。  (六)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绿色通道工程。就是在全县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两侧分别种植100米的速生丰产林,共植树60万亩。二是林网工程。就是全县75万亩没有林网化的耕地全部实现林网化,共种植速生丰产林15万亩。三是围村林工程。就是全县1012个行政村全部种植围村林,共种植5万亩。四是黄河防护林工程。我县是德州市唯一沿黄县,境内沿黄岸线长62.5公里,黄河北展大堤长22.8公里,北展区面积64平方公里。我们在黄河大堤、黄河北展大堤、黄河北展区内实施了黄河防护林工程,共植树5万亩。同时,投资3700多万元加大城区绿化力度,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力争把县城建成园林化城市。

  三、发展林业经济要注重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结合,必须拉长林业产业链条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优势产业,必须形成产业链条,实现多次增值,才能使优势产业长盛不衰。在林业生产上,我们认为,必须探索一条“双向延伸、两翼展开”的路子。“双向延伸”就是这条路子往远处延伸能长期走下去,往近处延伸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接受,使农民既有近期收入又能长远受益。“两翼展开”就是这条路子能够围绕一产发展二三产业,以农促工,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在培植好林木资源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放到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研究和部署,不断丰富林业内涵,拓展林业外延,提出把“林业生产由植树造林为主转到林木管护、林产品深加工和林地扩收增效”上来,坚持集约发展,实现地尽其力、物尽其能。我们制定了林业经济“135”发展目标,即农户参与林业经济2005年达到全县总农户数的10%,2006年达到30%,2007年达到50%,把林业经济打造成齐河最具特色的经济。工作中,主要抓了“四个延伸”:一是林业发展向林间种植业延伸。积极探索了以林粮、林菌、林菜间作为主要形式的林间种植新模式。目前,全县发展林菜间作面积5万亩,林草间作面积3万亩,林间食用菌栽培面积260万平方米。二是林业发展向林间养殖业延伸。发展林间养殖,具有投资少、周期短、疫病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对株行距较小的林地,重点推广了林间养鸭、养鹅、养鸡等林禽养殖模式。三是林业发展向林产品加工业延伸。  一方面,着力培植晨鸣集团齐河板纸有限公司、山东林丰木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林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坚持走林纸、林浆一体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大力培植木材初级加工项目,鼓励支持能人富户兴办木片、刨花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家具、门窗等林产品加工项目,兴办了一批“短、平、快”木材加工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引进新上木材加工企业400多家。四是林业发展向第三产业延伸。依托林木资源积极发展林产品运输业,全县参与林产品运输的车辆达到8000多辆,年运输量达100多万立方米。大力发展百里黄河风情游、万亩林海览翠游等生态观光旅游,吸引了省城济南及周边地区大批游客前来游览。

  四、发展林业经济的目的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我们发展林业经济的目的是致力于拓宽农民增收之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以农村为重点的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调动了乡镇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打造了一艘生态、经济互动双赢的“绿色航母”,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我们发展林业经济兼顾了农民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是一条农民可以长期走下去的路子。同时,林木的巨大市场需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饱和,决定了木材将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价位。目前,我县农民人均有林面积达1.7亩,每年每亩林蓄积木材3.5立方米到4立方米,每方木材800元左右,每亩林地年产值近3000元,仅林木一项每年可为农民带来人均5000元左右的可观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林业经济,改变了我县传统的“冬小麦、老玉米、棉花地里抓经济”的单一粮棉经济,形成了“林粮棉菜桑、菌药牧工商”10大产业格局,构筑起了全县50万农民人均1亩林、1头牛、2只羊、2头猪、6分菜、3分桑、6分粮的“1122636”农业结构基础框架。三是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我们把植树造林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植树构筑平台,把拍卖植树平台的部分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沟、渠、路、林、桥、涵、井相配套。同时,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形成了旱涝保收、林茂粮丰的可喜局面。2004年,我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四是促进了全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植树造林使我县形成了以城区和村庄绿化为“点”,路渠绿化为“线”,大地绿化为“面”的点线面一体化、功能相互辐射的生态体系,起到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齐河已成为一个天然大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出周边几倍,为省城济南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五是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膨胀。通过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全县形成了以晨鸣集团齐河板纸有限公司、林丰木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木材加工专业村为基础的林木产业化生产链条。同时,由于林业经济促进了“三农”的稳定发展,使我们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县形成了八大工业主导产业,构筑起了财源建设的“八柱擎天”之势,使“树状经济”变成了“林状经济”。植树造林也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走出了土地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2005年,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4000户,私营企业360多家,新增外出务工农民4.2万多人。六是促进了绿色文明的形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使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在全社会形成了“植绿、扩绿、爱绿、兴绿”的绿色文明新风。全县100万亩林木资源使“绿色”成为齐河的品牌,2005年“中国诗歌万里行”和“山东媒体聚焦齐河·金秋访绿”分别走进我县。同时,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客商的关注和青睐,吸引了大批投资商来齐河投资,2003年以来,引进了投资380多亿元的项目。

建材指导价直辖市建材指导价山东省建材指导价
文章字数:5666
点击数:194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