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高梁:我国能源形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高梁,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现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曾经当过农民,工人。毕业后曾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体改所工作。曾担任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任,《经济管理文摘》杂志社执行主编,《中国产经新闻报》社副总编。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国防经济研究会理事、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

  我国能源资源及供需情况

  能源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基础。能源资源的储备和能源工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按人平均比较紧张。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第12、第22、第1位;按人均可采矿物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55%、11%、4%(2000)。

  从能源生产看,原煤产量世界第1位,发电量第2位,原油第5位,天然气第15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居世界第3(仅次于美俄)。能源消费居世界第2,占世界总量的11%(2003)。人均消费能源1.29吨标准煤{TodayHot}(世界平均2.4吨,发达国家5-10吨)。

  煤炭:探明保有储量10077亿吨。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900-1200亿吨(2003),占全球的11.6%。陆上煤田2000米以浅煤层气30-35万亿立方米。2003年煤炭产量16.65亿吨,消费15.76亿吨。十五期间,煤炭生产年增长18.2%;消费年增长9.3%。发电用煤占全部煤炭消费的51%(2003),火电占发电量的81%(2001)。

  石油:预测可采资源量约150亿吨(陆上占87%)。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5亿吨(2003),占全球的1.45%。采储比13-14年。2004年,国内石油开采量为1.7亿吨,消费2.67亿吨。从1990年至今,石油生产增速稳定在1.7%的水平。

  天然气:预测可采资源8.8万亿立方米(2004),探明可采储量2万亿立方米。2003年生产350亿立方米,消费353亿立方米。

  水电:技术可开发资源5.21亿千瓦,开发率仅为15%。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的24.5%,发电量占17.6%(2001),在全部能源生产中占7%左右。

  未来15年的能源形势

  我国能源供需的特点是:总体可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需要,但存在着严重结构矛盾。

  1980年以来,我国年平均增长4.5%的能源消耗,支持了9%左右的经济增长,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降到2000年的1.45吨(2000不变价)。但“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增速度达到8.8%,特别是石油进口增加过快,形势严峻。

  国家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为25-33亿吨标准煤,中间值29亿吨。其中,煤炭21-29亿吨,石油4.5-6.1亿吨,天然气1453-1654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8.6-9.5亿千瓦(现4亿千瓦)。

  到2020年,我们能否实现能源翻一番、GDP翻两番的目标?笔者认为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能否持续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HotTag}二是如何缓解石油供需矛盾。

  关于能源使用效率

  现在,我国各领域的能源利用指标,比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例如,煤矿回采率平均25%。而发达国家达到80%左右。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的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八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90%,其中火电供电能耗比先进水平高22%,吨钢能耗高20%,水泥熟料高58%,乙烯综合能耗高31%,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

  我国汽车正在进入家庭,但机动车油秏比发达国家高10%-20%;建筑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而城市房屋比气候相近的国家,采暖和空调能耗高2倍左右。可见,我国节能潜力很大,任重道远。

  石油瓶颈和能源安全

  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1亿吨,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消费量)达到37.5%。一般预测,国内石油产量将长期稳定在2.亿吨以内,需求如上所述,到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将达到55-69%。

  十五时期,我国石油消费年增长5.7%,比前20年平均增长速度高0.8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石油需求增速是世界的3倍。交通、建筑的加快发展是石油消费加速的重要因素。2003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400万辆,机动车消耗燃油超过6000万吨,交通运输用油已占石油消耗量的45%。

  发达国家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40%,而目前我国石油仅占能源总消费的24%。如果我们的能源消费结构也达到西方水平,那么2020年至少要消耗16亿吨原油,需进口14亿吨,而今天全世界可供出口的石油只有15亿吨。开发海外资源也不是无限制的。

  近两年国际油价飙升,引起广泛关注。国际权威机构认为,按目前可接受的成本,全世界石油还可开采60-100年。一般认为,一国进口石油超过5000万吨,国际市场的变化就会显著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为,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通胀率将上升0.5%,经济增长率下降0.25%。另外,我国石油进口的50%来自中东,海上运输线漫长,途经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对我石油供应形成安全隐患。

  国家能源战略和工业化的走向

  能源紧张是世界性的趋势。能源开采工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等特征。为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能源问题,制定能源战略。纵观各国的能源战略,思路不外乎“开源节流、远近结合”。近期措施,包括开拓海外油田、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厉行节能政策;长期措施是加强科技投入,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控核聚变能等),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新光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等。

  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保障能源的长期稳定供给,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的“重化工业”模式。所以十一五规划提出“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的能源发展方针,提出了未来5年能源效率提高20%的目标。

  根据上述认识,笔者认为,“重化工业阶段”问题,实质上是在我国特有国情下,采用何种工业化发展方式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全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势头方兴未艾,形成对包括能源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强有力拉动,同时也包括了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和新型装备)的有力拉动。这是我国“内需”的最重要部分。

  但是,资源和能源的约束不允许我们走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物质技术条件。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结构、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建设节约型社会,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转变增长方式,一靠技术,二靠政策。十一五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的技术路线,产业循环式组合,废弃物资源化,引导节约型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推广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等等。

  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可能出现群体的突破(非单项技术突破),在未来形成新型的能源供应和使用系统。新技术从成熟到经济性生产使用推广,将经历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可能很快进入一个新旧能源技术系统交替并存的时代。这就是我国的“重化工阶段”所处的时代特点,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在这样的时代,国家的能源战略需要有前瞻性。在全球能源科技探索潮流中,我国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新技术的使用、成熟、推广是一个系统演进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大对能源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和组织,包括未来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同时,也要在新技术的采用和现有能源资源的生产利用之间,取得某种平衡,这就更需要将政府的战略决策和产业指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材价海南省建材价海南省建材价
文章字数:3638
点击数:201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