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深度分析:广东陷无木可伐的尴尬境地

    适度发展桉树人工林符合实际近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对桉树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先是有云浮叫停种植桉树人工林,然后是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对桉树种植提出种种疑问。许多生态专家担心,一些地方由于利益的驱动,会毁林造林,甚至烧毁生态公益林,种植桉树,从而对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里?生态专家还有什么担心和新的发现、建议?本文将为你一一剖析、澄清。    问题透视    问题多为人为因素导致    对此,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白嘉雨指出,桉树问题并不是一个树种问题,而是世界人工林经营和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地方桉树人工林地过去之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竭、物种稀少大多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有关,而不是桉树本身有问题。例如,全树利用,一些农民在桉树采伐时,不但带走主干木材,就连枝桠、伐根都带出林地用作薪材、造纸。不合理的施肥技术,初植密度过大,超短轮伐期利用导致林地耕作频繁、对林地土壤破坏较大,采用机耕全垦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因此,白嘉雨认为,对桉树关注的焦点应该放在如何做到合理布局、合理经营、科学规划等方面,而不应该放在它是不是“抽水机”{TodayHot}、“抽肥机”、能不能种。    林业背景    木材自产量不到消耗量1/8    白嘉雨指出,如果仅从保护生态和保护水土的角度来考虑,桉树既不存在不合理经营的问题,也不是最好的树种,但是讨论桉树问题还应该考虑广东林业产业的背景。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原木进口用汇55.55亿美元,木浆、废纸、纸及纸板、人造板和纸制品用汇110.04亿美元,两项合计达140多亿美元。木材相关行业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3大用汇行业。    据悉,1978年到2005年27年间,广东的木材消费量增长了19.6倍,其中,工业木材消费量增长27.34倍,而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增长趋势还在持续。目前,我省已有林业产业企业两万多家,从业人员达到了300多万名,年产值近3000亿元,工业木材消费达4227.95多万立方米,而目前广东自产的木材仅500多万立方米。如果不发展速生丰产林,提高木材的产量,结果可想而知。而桉树生长速度极快,3-5年便可成林,对缓解我省乃至全国木材紧张的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省林业局日前下发的《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更是指出,如果不大力发展桉树等速生丰产林,那么广东不久便会出现无木可伐的情况,也必将给我省345万公顷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桉树人工林生产的木材代替了部分天然林的采伐,间接起到保护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桉树等速生丰产林事实上间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林业大方针是“北休、南用、西保、东{HotTag}扩”,“南用”的意思就是在一段时间里我国主要靠南方的省份提供木材。    而我省各地的年降水量多在1500—2000mm之间,是我国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自然气候条件与桉树原产地相近,适合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    解决之道    合理经营科学规划是关键    对于桉树未来的发展问题,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呼吁,社会各界切勿过分夸大桉树的生态问题,各地应该对桉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因认识误区而影响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    只要做到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合理经营,桉树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    省林业局日前下发的《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强调,发展桉树人工林,要科学规划,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同时要合理经营,确保持续发展。各地要坚持适地适树和林业分类经营原则,根据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对桉树产区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规划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桉树人工林种植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划定的商品林区内,严禁在生态公益林区,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种植桉树;二是桉树人工林种植应选择在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低效林地种植为宜,不得毁林造林,绝不允许毁坏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种植桉树;三是不应在气温较低的山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两旁第一重山和坡度25度以上陡坡地带种植桉树;四是提倡营造混交林,连片造林1000亩以上的要做好多个树种搭配,增加生物多样性;五是大力推广黎蒴等优良乡土速生阔叶树种。    广东省林业局营林处处长谭天泳认为,合理经营也是解决桉树生态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施肥和间种、降低种植密度、枯枝落叶和采伐剩余物留地还田等措施,可避免土地板结和地力下降及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今后应该进一步提高桉树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与固氮树种混种或轮作、适当延长轮伐期、整地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缩短林地裸露时间、保护林下枯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等营林措施,提高桉树人工林减少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新闻链接:桉树争议的三大焦点    「焦点一」桉树是否是抽水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民胜:虽然桉树生长迅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用水量相对较多,但是以水分利用率为标准,桉树属于节约水分的树种,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樵、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    关于一些种植桉树林的地区出现地下水位降低的现象,杨民胜指出,其实,所有森林树种都能降低地下水位,而并不是桉树抽水特别厉害。    白嘉雨:1999年至2002年我们和澳大利亚合作,通过在雷州的定位观察证实,在华南地区桉树水分蒸腾量只相当于降雨量的1/3左右,也就是说在我国雨量充沛的地区(1000毫米以上)水分循环可以达到平衡。可以肯定,在广东种植桉树人工林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同其他林分一样,桉树人工林有一定的水源涵养功能。人们认为桉树需水多,耗水量大,是因为在同等单位时间内轮伐的次数多,生产的木材总量大所致。    「焦点二」桉树是否是“抽肥机”?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谢耀坚:关于桉树引起地力衰退,这是存在的,但有人说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它作物,只有荒废了,那就言过其实了。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大平:综合我们近十年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监测,目前得到以下初步的结论:在我国1990年代中期以前的桉树种植过程,确实存在地力衰退问题。导致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全垦整地、全树收获和早期种植的桉树品种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施肥少和不能平衡施肥。    目前的种植模式下,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得到了有效的维持,大部分桉树人工林多代经营后,土壤肥力没有下降,部分经营水平高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还在不断提高。    白嘉雨:桉树消耗地力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只是片面地看到人为强度干扰后的现象作出的结论,当然桉树生长快需要的养分绝对量也大,必须注意其营养平衡的管理。    「焦点三」是否会减少生物多样性?    谢耀坚:客观地说,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态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决没有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事实上,据华南农大谢正生等在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桉树林下调查结果,采集到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共计61科127属150种,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的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造成降低。    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每亩300株以上,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林前本身就没有植被(如:湛江的雷州半岛地区),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适应性强;三是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    肇庆林业局副局长李达标:生态中有林业,林业中有生态一直是我们坚持的经营目标,桉树与其它林分一样,它也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吸收缓解温室效应。但是桉树作为一种商品林,它就具有商品的属性,它是良好的商品树种,但是它不是最好的生态树种。因此,不能苛求它在发挥优良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与生态公益林同样的生态效益。    深度分析:桉树为何倍受争议?    近年来,桉树的种植为何会受到如此众多的争议?对此,白嘉雨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些生态学家担忧,桉树是一种外来物种,如果它大规模发展的话有可能会破坏原生生态。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广东已经有100多年的桉树种植历史而且种植面积也只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6.3%左右,远谈不上“大规模”的程度。    二是一些地方对桉树的掠夺性开发也使桉树给人们留下了不良的印象。例如,全树利用、不合理的施肥技术、初植密度过大、超短轮伐期利用、采用机耕全垦等。这些做法导致桉树林地土力下降,水土流失,但是这是人为强度干扰的结果,而不是桉树的问题。    三是有一些地方在发展桉树时没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演变成为树种问题。例如,一些地方以低廉的价格把大片的林地承包给开发商,甚至是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这样做,一方面损害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对原生生态造成威胁。于是,当地的民众很自然地怨恨开发商、怨恨桉树,把桉树的问题传得越来越玄乎。    因此,白嘉雨呼吁,各地在种植桉树人工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注意保护原始森林和原生生态,注意科学规划、合理经营。

造价信息广东省造价信息广东省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4826
点击数:180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