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各地市长谈城镇化健康发展:多方入手构建“宜居城市”

    中国目前城镇化水平约为40.53%,世界城镇化规律证明,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未来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至少提高一个百分点,据预测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各地越来越重视的课题。最近,在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举办的市长研究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市长们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展开了深入讨论。    市长们认为,人类对于城市资源的开发{TodayHot}利用,均应约束在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的临界阈值之内。城市生态环境的容量主要表现在为城市人口提供生产、生活和娱乐的生态服务能力上,表现在为城市人口生产、生活安全保障提供的环境缓冲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抗逆能力上。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建设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高度协调和统一。为此,市长们提出,要通过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宜居城市建设力度。    做好城市规划    努力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HotTag}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是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不足,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资源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规划内容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有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市长们认为,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要特别强调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以及自然敏感地区、物种富集地区的控制。这时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另外,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这个概念引起了市长们的高度关注。生态社区由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所构成,是满足居民方便、舒适、卫生、安全和景观环境优美要求的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应按照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设计方法,将自然因素融入社区环境中,在经济性的基础上构建人、社会与自然完整和谐的系统。市长们认为,城市新建的社区要按照生态社区设计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对现有的社区按生态社区进行改造,使其获得再生。例如,对现有的社区进行维护、配套、绿化,使其达到生态社区要求,以减少城市的扩张占地,维护社区居民关系,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展绿色空间到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和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共建庭园、住区外围防护隔离绿地、道路绿化等,它所起的作用不仅是利用其观赏特性进行美化装扮和创造丰富的文化、感情氛围,最为重要的还是它对人居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    市长们提出,发展绿色空间应着重考虑绿化面积及绿化物种。在确定绿地面积时,应从碳平衡和氧平衡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进行总量设计和规划布局。在规划和开发绿色空间的过程中,应摆脱传统园林绿化观念的局限,强调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对绿色空间的功能进行全面强化,为此需要遵守如下原则:营造舒适环境的原则,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原则,选用适合生物种的原则,合理的群落组配原则,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原则。 

结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939
点击数:179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