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装备制造业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独家提供给本报的7月份行业景气报告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全面提升。    报告显示,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5.95点。    从行业来看,前7月具有资源稀缺性和垄断性的采矿业优势明显,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但成本压力加大抑制了下游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其中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波动。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景气水{TodayHot}平将出现高位下调迹象。(报告全文详见A13版)         装备制造景气度走高 部分矿业竞争力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7月份行业景气报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企业效益继续提升     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5.95点    1-7月份,我国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6957亿元,增长17.6%,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HotTag}增速在上月的较高水平上有所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月减缓2.8个百分点。    在39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13个。主要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5.1%)、金属制品(2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2.8%)、食品制造(22.6%)、非金属矿物制品(22.4%)、通用设备制造(22.2%)和专用设备制造(21.9%)等。增速低于10%的有3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7.8%)、水的生产和供应(6.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0.7%)。    在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全面提升。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6.9%,增速同比大幅回落28.6个百分点。企业扭亏增盈取得较大进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幅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超过同期生产增幅11个百分点。同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3.4,比上年同期提高15.95点。与此同时,工业产品出口增势减缓,前7月累计,工业出口交货值31832亿元,增长24.3%,同比减缓6.4个百分点。    通过运用行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我们对39个工业大类行业前7个月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工业运行表现出以下特征:    具有资源稀缺性和垄断性的采矿业优势明显,但部分行业表现不如去年。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有四个属于采矿业,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非金属矿开采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第五位和第七位。但是,与去年同期全部采矿业(共6个行业)竞争力指数均居前10位之列的大好形势相比,煤炭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于产品销售成本和财务费用增加,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导致行业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综合竞争力排名急剧下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第四位和第六位下降至三十二位和三十一位,排名比较靠后。    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由于成本和费用控制较好,产品需求旺盛,今年前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企业利润和税金总额大幅提高,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第二十位和二十五位提高至第八位和十四位,分别提高了十二位和十一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位次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八位。    成本压力加大抑制了下游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的发展。受上游能源和资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和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医药等行业产品成本压力加大,与此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传导能力较弱,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综合竞争力居30个工业大类行业之末。其中,尤以医药行业下降最为明显,排名由去年同期的第十五位下降至三十四位,下降十九位;冶金行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位次分别下降了五位和十位。    房地产开发和非金属制品制造业景气运行状况     装备制造业景气走高态势延续     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其中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波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任务,我国装备制造业因此获得了较快发展。以2005年为拐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景气直线上升,且专用设备制造业景气上升势头明显超过同期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今年1-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在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行业利润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分别为42.2%、52.8%和55.6%,实现利润达到427.86亿元、222.34亿元和501.46亿元。    行业利润的增加刺激了企业投资积极性,前7月累计,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0.2%、40.1%和40.8%,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所占比重提高幅度最大,由1.3%提高至1.7%。在行业生产、投资和效益高增长的共同作用下,装备制造业行业景气不断提升,其中,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提高幅度超过10个点。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重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    从各子行业的市场需求状况、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等影响因素来看,预计未来几年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而工程机械行业将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出现一定的景气波动。    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    景气提升空间较大    随着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增长和产能的不断扩张,相关设备制造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从煤矿采掘设备来看,我国的煤炭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建成140个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届时,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包括井下综采重点设备、井下综掘设备、全自动刨煤设备、矿井提升设备、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煤炭采掘安全设备等在内的煤矿采掘设备将获得较大发展。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全国建立了大量规模不一的电厂。但是电网建设并没有得到改善,电网建设远远滞后于电源建设,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瓶颈。为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平衡,解决大量电源投产后的外送、全国区域电网的互联以及优化能源地区分布,加快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建设,尤其是输电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将超过9000亿元,预计年均投资额2400亿元左右。因此,未来几年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将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铁路运力严重不足。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约1.6万公里的新线。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铁路投资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预算达到1.2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额在2000亿元左右。铁路建设的加快为铁路装备产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10年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高速、重载机车车辆、信号装备、牵引供电设备等相关产业都将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环保投入逐步增加。“七五”期间共投资476.42亿元;“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超过7000亿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被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预计“十一五”期间投资将达1.4万亿元,占同期GDP的1.6%。巨额的环保投资为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正逐渐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今年1-7月,我国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8.4%、31.2%。    在我国电力行业大发展的同时,电力烟气脱硫成为大势所趋。根据国家规定,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新建火电厂,燃煤含硫量在0.7%以上的,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备。预计今后3年将是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的高峰期,烟气脱硫设备平均每年市场需求在60亿元左右。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也就是说,年均能耗应降低4%左右。8月2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这就意味着,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等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发展前景广阔。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走势    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    作为投资驱动型行业的工程机械,其需求量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影响较大。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下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拉动了工程机械的生产和销售。1-7月份累计,叉车、起重设备、输送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8%、24.7%、30.6%和22.6%。未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运行状况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稳定性。    今年下半年,体制因素、政治周期、资金来源、外需环境等方面都将继续推动投资快速增长。而国家针对货币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等问题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成为投资增速能否回落的关键,也是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综合竞争力指数居前10位的行业    排名 2006年7月排名前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2005年7月排名前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1 烟草制品业 75.4 非金属矿采选业 76.4     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9.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74.1     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9.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8.2     4 农副食品加工业 63.8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67.9     5 其他采矿业 63.1 烟草制造业 67.7     6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62.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61.8     7 非金属矿采选业 62.8 农副食品加工业 61.5     8 通用设备制造业 61.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60.5     9 饮料制造业 59.0 其他采矿业 60.0     10 皮鞋、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58.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58.7     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后10位的行业    排名 2006年7月排名后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2005年7月排名后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30 造纸及纸制品业 45.6 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42.6     3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5.4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42.1     3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42.3 塑料制品业 41.8     3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0.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5     34 医药制造业 40.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5     35 化学纤维制造业 37.2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9.5     3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1.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7.9     3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9.2     3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6.2 化学纤维制造业 18.2     3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8.7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2.8     调控未改建材业景气向上     在房地产景气复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拉动下,水泥行业生产和投资增长较快,行业效益不断提高    2006年以来,尽管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和政策不断加强,国内不少大中城市商品房市场成交量低迷,消费者尚未走出观望阶段,但是这并未阻止房价一路上涨的步伐。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0.5%。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环比上涨0.6%。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来看,6月份该指数达到108.06,7月份突破109点,达到109.54,创1998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最高水平。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处于较低增长水平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的走高成为推动今年以来国房景气指数出现恢复性上扬的主要动力。1-7月,国房景气指数由2005年底的100.61回升至103.51,超过去年同期1.54点。    针对我国水泥工业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今年3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将水泥界定为潜在产能过剩行业;随后,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停止对工艺落后和严重污染环境的水泥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在房地产行业景气复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拉动下,国家对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示和调控措施并未影响建材行业景气向上的态势。    在经历了2004年的阶段性回落后,从2005年3月104.14点的周期性低谷开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景气指数一路攀升,到今年7月份已达到115.05,成为200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整体而言,在生产和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行业效益水平也不断提高。    行业投资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例,1-7月,行业累计投资额936.7亿元,同比增长46.7%,高于去年同期33.7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2个百分点。由于增速加快,行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9%上升到2.1%。    行业依然保持了较快的生产增速。前7月累计,建材业工业增加值2057亿元,同比增长23.7%,高于工业行业整体水平(17.6%)近5个百分点。从主要建材产品的生产状况来看,今年1-7月累计生产水泥65008.7万吨,同比增长20.7%,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1.5个百分点;累计生产平板玻璃22335.2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1%。    行业效益景气良好。前7月累计,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53.3%。其中,水泥制造业盈利状况明显好于玻璃行业。由于成本提高、市场需求良好,水泥价格不断提高。7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混合平均价格283元/吨,同比提高4元/吨。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前7月累计水泥制造行业实现利润55.5亿元,增长1.3倍。而平板玻璃由于需求有限,产品销售不畅、价格难以提高。7月份,平板玻璃混合平均价格63元/重量箱,同比下降5元/重量箱,月末,重点建材企业平板玻璃库存2122万重量箱,上升45%。前7月累计,平板玻璃行业净亏损8.9亿元。    长期来看,建材行业景气上升势头有望继续。从市场需求方面看,国家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将产生大量的建材需求。而今年夏季以来南方部分省区持续出现较为严重的洪灾,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损失严重,灾后重建任务较重,将在短期内拉动建材产品的需求。    从行业供给状况来看,随着落后产能淘汰进程的加快,建材行业生产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而国家对高耗能行业的严格审批将促使新建产能回归合理水平。因此,未来两年建材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有利于推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回升。其中,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逐步推进和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及加工玻璃等建材产品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煤炭业景气度高位回调     在行业综合竞争力下降的同时,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景气水平出现了高位下调迹象     自2004年9月达到景气高峰(115.35)后,黑色金属采矿业景气在近两年呈现波动中逐渐走低的格局。今年一季度,行业景气指数降低至102.88的低点,最近几个月虽然有所回升,但相对于2004年的高景气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1-7月,黑色金属采矿业景气指数为104.83,较2005年下降6.27点,成为39个工业行业中景气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比景气高位时的2004年同期更是降低了10.19个点。    2005年9月是煤炭开采业高位运行的转折点,此后的煤炭开采业景气出现下调迹象。今年1-7月份,煤炭业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2点。    究其原因,成本加大和价格难涨对煤炭和黑色金属开采业景气下降的负面影响最大。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产品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煤炭开采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与销售成本增速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自4月1日起,国家上调陕西、江苏、黑龙江和江西四省的煤炭资源税,近期国家又调整了电力、石油价格,提高铁路运价和港务费,这些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今年1-7月,煤炭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2%,高于同期产品销售收入7.9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采矿业自2005年以来产品销售成本的增长速度就持续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此间的2005年下半年,二者的差距曾经出现缩小的迹象,但是由于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提高铁矿石和锰矿石资源税的征收标准,成本增速和收入增速的差距再次扩大。1-7月份,黑色金属开采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7.8%,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速8.7个百分点,成本的高增长挤压了两大行业的盈利空间。    由于煤炭供求逐渐平衡,买方市场渐趋增强,煤炭价格上升动力不足,而铁矿石受下游钢铁行业效益下滑影响,价格上涨缺乏有力支撑,2006年以来,黑色金属采矿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逐月下降,7月份同比下降3.6%,煤炭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渐趋稳定,7月份同比仅增2.8%。价格下降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导致行业效益增长乏力。    除此之外,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较慢也是造成煤炭开采和黑色金属采选行业景气下降的重要原因。1-7月,煤炭开采和黑色金属采选行业产成品库存分别达到721.17亿元和283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4.1%,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38.4%和20.7%,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加快16.3和12.4个百分点。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黑色金属采矿业效益状况不断下滑,2006年以来的利润负增长状况迟迟没有好转;煤炭业利润增速也不断下降(也与前期行业利润基数较高有关)。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进一步显现,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势头将进一步受到限制,全国煤炭供求总量趋于缓和,产能过剩的压力日益显现,煤价面临下行压力。而国家加大安全生产整治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回采率等措施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因此,煤炭业面临景气回落压力。    课题总策划     课题总策划:范剑平 冯刚 课题组长:陈强 王维波    课题组成员:程建华 王硕 范敏 董月鲜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独家提供给本报的7月份行业景气报告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全面提升。    报告显示,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5.95点。    从行业来看,前7月具有资源稀缺性和垄断性的采矿业优势明显,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但成本压力加大抑制了下游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其中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波动。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景气水{TodayHot}平将出现高位下调迹象。(报告全文详见A13版)         装备制造景气度走高 部分矿业竞争力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7月份行业景气报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企业效益继续提升     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5.95点    1-7月份,我国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6957亿元,增长17.6%,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HotTag}增速在上月的较高水平上有所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月减缓2.8个百分点。    在39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13个。主要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5.1%)、金属制品(2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2.8%)、食品制造(22.6%)、非金属矿物制品(22.4%)、通用设备制造(22.2%)和专用设备制造(21.9%)等。增速低于10%的有3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7.8%)、水的生产和供应(6.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0.7%)。    在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全面提升。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6.9%,增速同比大幅回落28.6个百分点。企业扭亏增盈取得较大进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幅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超过同期生产增幅11个百分点。同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3.4,比上年同期提高15.95点。与此同时,工业产品出口增势减缓,前7月累计,工业出口交货值31832亿元,增长24.3%,同比减缓6.4个百分点。    通过运用行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我们对39个工业大类行业前7个月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工业运行表现出以下特征:    具有资源稀缺性和垄断性的采矿业优势明显,但部分行业表现不如去年。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有四个属于采矿业,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非金属矿开采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第五位和第七位。但是,与去年同期全部采矿业(共6个行业)竞争力指数均居前10位之列的大好形势相比,煤炭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于产品销售成本和财务费用增加,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导致行业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综合竞争力排名急剧下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第四位和第六位下降至三十二位和三十一位,排名比较靠后。    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由于成本和费用控制较好,产品需求旺盛,今年前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企业利润和税金总额大幅提高,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第二十位和二十五位提高至第八位和十四位,分别提高了十二位和十一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位次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八位。    成本压力加大抑制了下游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的发展。受上游能源和资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和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医药等行业产品成本压力加大,与此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传导能力较弱,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综合竞争力居30个工业大类行业之末。其中,尤以医药行业下降最为明显,排名由去年同期的第十五位下降至三十四位,下降十九位;冶金行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位次分别下降了五位和十位。    房地产开发和非金属制品制造业景气运行状况     装备制造业景气走高态势延续     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其中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波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任务,我国装备制造业因此获得了较快发展。以2005年为拐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景气直线上升,且专用设备制造业景气上升势头明显超过同期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今年1-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在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行业利润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分别为42.2%、52.8%和55.6%,实现利润达到427.86亿元、222.34亿元和501.46亿元。    行业利润的增加刺激了企业投资积极性,前7月累计,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0.2%、40.1%和40.8%,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所占比重提高幅度最大,由1.3%提高至1.7%。在行业生产、投资和效益高增长的共同作用下,装备制造业行业景气不断提升,其中,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提高幅度超过10个点。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重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    从各子行业的市场需求状况、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等影响因素来看,预计未来几年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而工程机械行业将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出现一定的景气波动。    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    景气提升空间较大    随着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增长和产能的不断扩张,相关设备制造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从煤矿采掘设备来看,我国的煤炭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建成140个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届时,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包括井下综采重点设备、井下综掘设备、全自动刨煤设备、矿井提升设备、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煤炭采掘安全设备等在内的煤矿采掘设备将获得较大发展。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全国建立了大量规模不一的电厂。但是电网建设并没有得到改善,电网建设远远滞后于电源建设,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瓶颈。为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平衡,解决大量电源投产后的外送、全国区域电网的互联以及优化能源地区分布,加快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建设,尤其是输电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将超过9000亿元,预计年均投资额2400亿元左右。因此,未来几年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将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铁路运力严重不足。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约1.6万公里的新线。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铁路投资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预算达到1.2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额在2000亿元左右。铁路建设的加快为铁路装备产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10年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高速、重载机车车辆、信号装备、牵引供电设备等相关产业都将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环保投入逐步增加。“七五”期间共投资476.42亿元;“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超过7000亿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被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预计“十一五”期间投资将达1.4万亿元,占同期GDP的1.6%。巨额的环保投资为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正逐渐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今年1-7月,我国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8.4%、31.2%。    在我国电力行业大发展的同时,电力烟气脱硫成为大势所趋。根据国家规定,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新建火电厂,燃煤含硫量在0.7%以上的,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备。预计今后3年将是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的高峰期,烟气脱硫设备平均每年市场需求在60亿元左右。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也就是说,年均能耗应降低4%左右。8月2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这就意味着,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等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发展前景广阔。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走势    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    作为投资驱动型行业的工程机械,其需求量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影响较大。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下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拉动了工程机械的生产和销售。1-7月份累计,叉车、起重设备、输送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8%、24.7%、30.6%和22.6%。未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运行状况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稳定性。    今年下半年,体制因素、政治周期、资金来源、外需环境等方面都将继续推动投资快速增长。而国家针对货币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等问题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成为投资增速能否回落的关键,也是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综合竞争力指数居前10位的行业    排名 2006年7月排名前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2005年7月排名前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1 烟草制品业 75.4 非金属矿采选业 76.4     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9.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74.1     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9.2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8.2     4 农副食品加工业 63.8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67.9     5 其他采矿业 63.1 烟草制造业 67.7     6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62.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61.8     7 非金属矿采选业 62.8 农副食品加工业 61.5     8 通用设备制造业 61.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60.5     9 饮料制造业 59.0 其他采矿业 60.0     10 皮鞋、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58.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58.7     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后10位的行业    排名 2006年7月排名后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2005年7月排名后10位的行业 竞争力指数     30 造纸及纸制品业 45.6 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42.6     3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5.4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42.1     3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42.3 塑料制品业 41.8     3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0.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5     34 医药制造业 40.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5     35 化学纤维制造业 37.2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9.5     3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1.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7.9     3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9.2     3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6.2 化学纤维制造业 18.2     3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8.7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2.8     调控未改建材业景气向上     在房地产景气复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拉动下,水泥行业生产和投资增长较快,行业效益不断提高    2006年以来,尽管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和政策不断加强,国内不少大中城市商品房市场成交量低迷,消费者尚未走出观望阶段,但是这并未阻止房价一路上涨的步伐。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0.5%。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环比上涨0.6%。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来看,6月份该指数达到108.06,7月份突破109点,达到109.54,创1998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最高水平。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处于较低增长水平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的走高成为推动今年以来国房景气指数出现恢复性上扬的主要动力。1-7月,国房景气指数由2005年底的100.61回升至103.51,超过去年同期1.54点。    针对我国水泥工业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今年3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将水泥界定为潜在产能过剩行业;随后,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停止对工艺落后和严重污染环境的水泥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在房地产行业景气复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拉动下,国家对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示和调控措施并未影响建材行业景气向上的态势。    在经历了2004年的阶段性回落后,从2005年3月104.14点的周期性低谷开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景气指数一路攀升,到今年7月份已达到115.05,成为200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整体而言,在生产和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行业效益水平也不断提高。    行业投资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例,1-7月,行业累计投资额936.7亿元,同比增长46.7%,高于去年同期33.7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2个百分点。由于增速加快,行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9%上升到2.1%。    行业依然保持了较快的生产增速。前7月累计,建材业工业增加值2057亿元,同比增长23.7%,高于工业行业整体水平(17.6%)近5个百分点。从主要建材产品的生产状况来看,今年1-7月累计生产水泥65008.7万吨,同比增长20.7%,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1.5个百分点;累计生产平板玻璃22335.2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1%。    行业效益景气良好。前7月累计,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53.3%。其中,水泥制造业盈利状况明显好于玻璃行业。由于成本提高、市场需求良好,水泥价格不断提高。7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混合平均价格283元/吨,同比提高4元/吨。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前7月累计水泥制造行业实现利润55.5亿元,增长1.3倍。而平板玻璃由于需求有限,产品销售不畅、价格难以提高。7月份,平板玻璃混合平均价格63元/重量箱,同比下降5元/重量箱,月末,重点建材企业平板玻璃库存2122万重量箱,上升45%。前7月累计,平板玻璃行业净亏损8.9亿元。    长期来看,建材行业景气上升势头有望继续。从市场需求方面看,国家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将产生大量的建材需求。而今年夏季以来南方部分省区持续出现较为严重的洪灾,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损失严重,灾后重建任务较重,将在短期内拉动建材产品的需求。    从行业供给状况来看,随着落后产能淘汰进程的加快,建材行业生产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而国家对高耗能行业的严格审批将促使新建产能回归合理水平。因此,未来两年建材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有利于推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回升。其中,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逐步推进和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及加工玻璃等建材产品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煤炭业景气度高位回调     在行业综合竞争力下降的同时,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景气水平出现了高位下调迹象     自2004年9月达到景气高峰(115.35)后,黑色金属采矿业景气在近两年呈现波动中逐渐走低的格局。今年一季度,行业景气指数降低至102.88的低点,最近几个月虽然有所回升,但相对于2004年的高景气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1-7月,黑色金属采矿业景气指数为104.83,较2005年下降6.27点,成为39个工业行业中景气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比景气高位时的2004年同期更是降低了10.19个点。    2005年9月是煤炭开采业高位运行的转折点,此后的煤炭开采业景气出现下调迹象。今年1-7月份,煤炭业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2点。    究其原因,成本加大和价格难涨对煤炭和黑色金属开采业景气下降的负面影响最大。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产品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煤炭开采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与销售成本增速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自4月1日起,国家上调陕西、江苏、黑龙江和江西四省的煤炭资源税,近期国家又调整了电力、石油价格,提高铁路运价和港务费,这些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今年1-7月,煤炭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2%,高于同期产品销售收入7.9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采矿业自2005年以来产品销售成本的增长速度就持续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此间的2005年下半年,二者的差距曾经出现缩小的迹象,但是由于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提高铁矿石和锰矿石资源税的征收标准,成本增速和收入增速的差距再次扩大。1-7月份,黑色金属开采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7.8%,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速8.7个百分点,成本的高增长挤压了两大行业的盈利空间。    由于煤炭供求逐渐平衡,买方市场渐趋增强,煤炭价格上升动力不足,而铁矿石受下游钢铁行业效益下滑影响,价格上涨缺乏有力支撑,2006年以来,黑色金属采矿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逐月下降,7月份同比下降3.6%,煤炭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渐趋稳定,7月份同比仅增2.8%。价格下降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导致行业效益增长乏力。    除此之外,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较慢也是造成煤炭开采和黑色金属采选行业景气下降的重要原因。1-7月,煤炭开采和黑色金属采选行业产成品库存分别达到721.17亿元和283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4.1%,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38.4%和20.7%,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加快16.3和12.4个百分点。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黑色金属采矿业效益状况不断下滑,2006年以来的利润负增长状况迟迟没有好转;煤炭业利润增速也不断下降(也与前期行业利润基数较高有关)。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进一步显现,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势头将进一步受到限制,全国煤炭供求总量趋于缓和,产能过剩的压力日益显现,煤价面临下行压力。而国家加大安全生产整治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回采率等措施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因此,煤炭业面临景气回落压力。    课题总策划     课题总策划:范剑平 冯刚 课题组长:陈强 王维波    课题组成员:程建华 王硕 范敏 董月鲜

材料价结算造价信息江苏省结算造价信息江苏省结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9605
点击数:181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