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关于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钢铁生产情况    2006年上半年钢材市场供需两旺,钢材生产景气仍将保持下滑趋势,钢材进口量大幅下滑,出口增长将持续回落,总的来看,钢材市场的供需基本平衡。    2006年上半年我国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达到1.77亿吨,比2005年同期增加13.31%,但低于2005年同期18.56%的增速。本年度大多数用钢企业对钢材的需求增长势头都会有所回落,从而造成我国钢材需求增速放缓。预计今年全国生产铁产量可达到4.06亿吨,同比增长24.08%;粗钢产量约为4.24亿吨,同比增长21.79%。;铁矿石产量5.14亿吨,同比增长约29.56%;焦炭产量有望达到2.71亿吨,同比增长18.40%,增幅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能够满足钢铁生产的需要。全年成品钢材产量预计为4.44亿吨,同比增长约19.61%。    二、我国钢铁进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4年我国的钢铁出口额猛增了203.41%,进口额仅增加了8.82%,2005年更是一举扭转了我国钢净进口的局面,实现净出口钢12万吨。如果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衡量钢铁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能力是比较低的。与世界其他产钢大国相比,中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是较弱的。2004年,世界前十大产钢的国家中,中国、美国、韩国、意大利的钢铁贸易是逆差,中国的钢铁逆差123亿美元,只有美国的钢铁贸易是逆差额(177亿美元)高于中国。中国的钢铁产品的RCA是0.69,仅高于美国的0.41。    从判断出口产品竞争能力的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来看,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RCA一直是低于1的,也就是说中国虽然是钢铁生产大国,但是钢铁工业的出口能力并不强。从按HS四位码分类的共有35种钢铁出口产品来看,中国共有13种产品的RCA大于1,其中有2种产品的RCA基本上等于1,而20世纪90年代RCA大于1的产品为8类。这说明中国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产品种类明显地增加了。自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产能快速扩大以来,我国钢铁产品的RCA逐年提高,全部钢铁产品的RCA从2001年的0.46上升到2004年的0.69。    2004年,RCA大于1的钢铁产品出口占了中国钢铁出口的80.61%,进口占了27.68%,实现了35亿美元的顺差,但遗憾的是,中国RCA大于1的钢铁产品,基本上是技术含量低,加工程度不深的产品。{TodayHot}一些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的产品如不锈钢、电工钢、涂层或镀层板材,则缺乏出口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总的来看,中国钢铁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可能会对中国钢铁贸易和钢铁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问题包括:    (一)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工深度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进口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明显高于出口产品。2005年,出口最多的是铁、铁合金和非合金钢的初级产品,产品的加工程度较低;进口最多的是加工程度深、技术含量高的板材、其中宽度在600毫米以上的冷、热轧未镀层和镀层板材,分别位居进口金额最多的钢铁产品的前三位。    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的这种结构,是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阶段特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地段钢铁产品的产能迅速扩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高端产品的产能虽然也是在扩大,但是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部分高技术含量的薄型镀层板。这种低出高进的产品结构,会对我国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一般而言,低端产品生产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都是要高于高端产品,我国大量生产并出口低端产品,尤其是铁产品,这对我国这样一个能源并不富裕的国家非常不利。    (二)主要贸易伙伴地区过于集中    我国从日韩和中国台湾进口的钢铁额占了中国钢铁进口总额的50%以上,钢铁出口则占了出口总额的40%。在中国进口最多的十类产品中,有六类是板材。2005年,中国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进口这六类产品占了中国全部进口的62.4%,中国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进口金额最多的5种钢铁产品全部是板材。对日本出口最多的5类产品中,三类是铁产品、一类是板材、一类是棒材,其中出口金额最多的是铁合金,对韩国出口最多的5类产品中一类是板材、一类是棒材、一类属于钢胚、另两类是铁产品。其中出口金额最多的是仅热轧但未涂层、镀层和包覆的普通钢铁板材;对中国台湾出口最多的5类产品分别是普通钢铁的半制成品、铁合金、宽度在600毫米及以上的仅热轧的普通钢铁板材、宽度在600毫米及以上的不锈钢板材、无缝钢铁管及空心异型材(铸铁的除外),其中出口中国台湾的宽度在600毫米及以上的不锈钢材中,大部分是加工贸易产品。也就是说中国向日本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向韩国出口的钢铁技术含量要高一些,向中国台湾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一些,但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又占了较高的比重。(三)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基本原料,我国钢铁生产的原料几乎是铁矿石,废钢做为原料的比重很少,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超过3.5亿吨,钢产量较1996年增加了约2.5倍,同一时期,我国铁矿石产量仅增加了约60%,大大落后钢产量的增幅。国内铁矿石的供求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199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9亿吨,2004年世界铁矿石的产量为12亿吨,增加了3亿吨,1996年中国进口铁矿石4387万吨,200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08亿吨,增加了1.64亿吨,也就是说,全球新增加的铁矿石出口量中的86.3%被中国吸纳了,中国进口铁矿石占世界铁矿石出口的比重从1/10提高到了1/3。中国钢铁产量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4提高到了目前的超过1/2。    (四)出口增长可能掩盖了产能大幅增长所隐含的调整风险    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钢产量的总和、估计在2006年钢产量将会达到4.2亿吨,按照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在2007-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估计将超过5亿吨。我国钢产量继续扩大应该进行合理调控。目前,国内钢铁(主要是低端钢铁产品)供过于求的迹象已经出现,如果我们现在依靠出口来缓解国内尚不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继续扩大钢铁投资和产能,那么,当国内和国际市场(事实上国外钢铁市场新增需求也很有限)都不能再吸收中国过剩的产能时,中国钢铁工业需要面临的调整压力就会很大。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如果出口增长过快,将会引起进口国相关行业的警惕,潜伏引发贸易摩擦的因素。    (五)资源条件和环保约束不支持我国钢铁大量出口    我国生产钢铁的原料供应有限,钢铁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水资源、能源、运力等方面的短缺,这不利于我国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国内铁矿石不足,造成了我国铁矿石供应严重依靠进口。由于我国需求的铁矿石量太大,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向我国出口铁矿石的主要国家、都准备采取开发新矿山、修铁路、建新港口泊位等措施以满足我国铁矿石迅速增长的需求。这直接拉动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扬,而我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未作充分地准备,包括预先购买或者参股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国的矿场,使得我国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没有掌握主动权,从而使我国损失了相当一部分钢铁工业发展的利益。    我国能源总量也不算少,但是人均能源储量和消费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两年,因为能源问题,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电荒”和煤炭价格飞涨的情况,造成了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钢铁行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03年,我国钢铁能源消耗总量2.41吨标准煤,占全国能耗的20.12%,是能耗最多的行业。每万元增加值消耗8.52吨标准煤,是全部行业中单位增加值能耗最多的行业。全部工业每万元增加值消耗2.85吨标准煤,钢铁行业单位能耗是整个工业的3倍。我国吨钢能耗为756公斤标准煤,比国际先进水平多了100公斤,高出近15.2%。    钢铁行业是高能耗、高水耗行业、同时也是高排放工业污染物的行业。在全部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排放的废水占10.75%,排在造纸、化工、火力发电之后、列第四位。排放的废气占17%,仅次于火力发电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高于化工业和石油加工业。{HotTag}二氧化硫排放量占5.60%,次于火力发电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化工行业并列第三。从各项指标来看,钢铁行业应是一个排放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物很严重的行业。三、对策建议    (一)鼓励低端钢铁产品进口    我国目前钢铁产品进出口结构是出口加工程度较低、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低端产品,进口加工程度深、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相对较少的高端产品。因此,从能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减轻铁矿石进口压力的角度来分析,在保证钢铁供应一定自给率的前提下,我国应该鼓励低端钢铁产品的进口,减少或者减缓该类产品的出口,必要时可以征收钢铁出口关税。    (二)推动钢铁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集中度    推动国内钢铁产品的技术升级、调整国内钢铁产品生产结构是改变钢铁产品贸易结构的基础条件。一方面要加强钢铁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材供给国产化,另一方面要淘汰一批技术落后,污染浪费严重,缺乏规模效应钢铁企业,加大推动国内钢铁产业重组力度,建立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提高钢铁生产的产业集中度。    (三)加强环保指标约束    推动钢铁企业,尤其是小规模、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能耗和环保指标考核的约束力。    (四)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    钢铁行业要扩大海外投资,不仅要参股或者收购海外的铁矿石资源,保证国内的铁矿石供应和回避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损失,而且应该适度投资并购海外产能闲置的钢铁企业,尤其是那些所在地能源富裕和环保压力较小的钢铁企业,挖掘,使用这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潜力,供应国内市场,满足国内钢铁产品的需求。加大海外投资:一是减轻国内的能源消耗和环保压力;二是为将来必定要出现的国内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做好准备,当我国钢铁产能消费累加到一定数量后,钢铁工业的收缩、调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即将超过4亿吨的钢铁产能,这也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从未达到的水平,因此,做好充分应对准备,收购海外闲置的钢铁生产能力为我所用,控制国内钢铁产能的继续扩展,不失为未雨绸缪的一剂良方。三是我国钢铁企业应该走出去,培养全球化经营的思维和能力。我国钢铁工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已足够造就几家全球性的钢铁大企业,进一步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的海外投资可以减少海外投资失败的风险,逐渐培养跨国投资和经营的能力,为中国钢铁工业真正由大转强奠定基础。    (五)加强钢铁行业的规划与审批制度    继续对钢铁行业投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加强规划和监管。对目前钢铁行业中有发展潜力、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进行扶持与审批,对污染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实现整改以及政策性限制,促进整个钢铁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六)建立钢铁价格预测和预警机制    我国钢铁价格在供大于求形势的压迫之下进入下跌通道,为了给钢铁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有利的风向标,我国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钢铁价格预测和预警机制,从而为钢铁行业的投资、生产、消费提供参考。

工程预算价
文章字数:5322
点击数:168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