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为确保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南宁市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创业培训5000人”的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并圆满完成,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素质就业、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社会各方帮扶和竞争激励手段,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格局,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和转移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总量,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 长:吴 炜 副市长
副组长:王永超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董秀银 市劳动保障局局长
成 员:张耀民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郭学群 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刘 雄 市发改委主任
陈世平 市经委主任
高 新 市建委主任
刘志烈 市财政局局长
马南萍 市人事局局长
谢小萍 市统计局局长
蔡霓虹 市总工会副主席
高 虹 市妇联主任
李永耀 团市委副书记
李永华 市残联理事长
杨泽民 市工商联副主席
周元卫 市国税局局长
赵汉臣 市地税局局长
李永干 市工商局局长
杨维超 武鸣县县长
黄国健 横县县长
陈咸华 宾阳县县长
尹建华 上林县县长
李 兵 马山县县长
李振林 隆安县县长
刘为民 兴宁区区长
黄建宁 江南区区长
胡晶波 青秀区区委副书记
廖伟福 西乡塘区区长
黄 宁 邕宁区区长
孙志强 良庆区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董秀银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劳动保障局梁平江副局长担任,负责协调处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工作部署、调查研究、工作督查,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等事宜。
三、任务分解
今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包括完成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创业培训5000人,具体任务分解见《南宁市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再就业工程任务分解表》(附件)。
四、计划进度
项 目 | 第一季度 完成数 | 第二季度完成数 | 第三季度 完成数 | 第四季度(11月份)完成数 |
新增就业岗位 6万个 | 1.6万个 | 3.4万个 | 5万个 | 6万个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 | 2.2万人 | 4.5万人 | 7万人 | 9万人 |
农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 | 1.4万人 | 2.8万人 | 4万人 | 5万人 |
创业培训5000人 | 1200人 | 2600人 | 3800人 | 5000人 |
每季度末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六县六城区的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目标任务按计划进度进行,并将目标任务进展情况报送市人民政府。
五、完成标准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制定了工作方案及进度推进计划,层层分解任务指标;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措施,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台帐清晰,措施得力。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转移就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所有台帐和培训教材、培训大纲、培训计划齐全;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建立了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基础台帐。
(三)全市完成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创业培训5000人的目标任务。
六、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是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是建设和谐南宁,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继续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积极为“两年”服务提供就业用工服务。跟踪做好新建项目的服务工作。建立联系项目、联系企业的制度,深入各项目和企业,围绕需求做好各项目各企业的劳动用工、技能人才培养、社会保险、权益维护等有针对性的服务,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中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岗位与人才需求的对接,为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点抓好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第一,密切关注就业动态,随时掌握返乡农民工实情。依托农村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管理台帐和监控制度,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情况,保证工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第二,加大财政投入,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落实好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的补贴政策,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转岗就业竞争力。第三,加大力度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与广东等地的劳务协作,密切与北部湾各市的劳务对接,跟踪我市新建项目的用工情况,主动联系和服务企业,及时收集发布劳动用工信息。发挥农村基层就业平台的优势,利用传统节庆、乡镇圩日等有利时机,深入园区、乡镇和村屯,组织召开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会,积极开展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等活动,引导和组织好返乡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第四,全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好返乡农民工开展规模种养、创办企业的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和其他补贴政策。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项目、跟踪指导等服务,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创业品牌基地。
(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贯彻落实国办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抓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南宁市定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全民创业。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对创业人员,给予免费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等,培育一批创业带头人。探索建立“返乡创业园”,以“基地+园区”的建设方式,选择创业基础较好的县区开展试点工作,在工业园区内开辟“返乡创业园”;探索建立“创业者协会”,搭建创业交流平台,组织创业交流会,形成互动创业、互助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组织创业项目推介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业引导力和影响力;壮大创业专家团队伍,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前指导和创业后续服务;规范创业基地建设,扶持发展一批返乡创业人员示范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基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引导和带动全民创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实施特别的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好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参加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参加引导性培训,掌握进城务工的基本知识。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通过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当地农业发展所需的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实现就地就业。同时,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推行siyb创业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对象的创业能力。
(六)发挥培训资金促进就业的效应。通过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市、县(区)安排专项资金,积极筹措农民就业培训资金。建立和完善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对农民参加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给予培训补助。同时,做好培训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和使用监督,对进入培训基地、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给予培训补贴、鉴定补贴,提高农民参与就业培训积极性,为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七)做好督促检查和评估总结。第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对各县区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指导,及时掌握全市工作进度,进行情况通报,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指导各县区做好各项台帐建设及统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措施。第三,组织召开全市工作现场会,及时展示各县区的工作推进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全面完成。
附件:南宁市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再就业工程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