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塞留号造价
1、黎塞留号战列舰在美国改装时有没有可能更换美式主炮
1943年1月16日,“黎塞留”号抵达纽约,对舰上设备进行大整休。原先装备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和水上飞机机库被拆除,法制37毫米高炮与13。2毫米高射机枪被换装为盟军制式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径高炮和20毫米“厄立孔”小口径速射炮;但保留了100毫米大口径高炮、152毫米副炮和380毫米主炮。
由于美国海军没有装备3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最后不得不为“黎塞留”号特制一批380毫米口径弹药。在整修中,还对“黎塞留”号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安装了美国新研制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如果更换美式406mm主炮,那么本和代价太大。因为黎塞留战列舰是四联装381mm主炮,如果更换406mm美式主炮除了更换炮塔还要更改供弹系统、指挥系统。并且美国接收这艘战列舰的前提是象征性的买下来的,所以太大的改动成本太高了。
黎塞留级设计之初,法国曾计划在其上安装406毫米主炮:9门406毫米主炮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上,呈“前甲板二座后一座”布置。后来发现,这一方案使战列舰的吨位大大超标,建造费用也难以承受,继而改为6门406毫米主炮,2座炮塔前置。但这样一来,全舰主炮数量过少,火力密度不足。最后,经过仔细权衡,在“黎塞留”号上采用了380毫米口径主炮,它的重量较轻,能够以4联装方式安装8门火炮,相应增大了火力密度。法国和英国的火炮身管最短,为45倍口径;意大利为50倍口径,德国为52倍(相当于英制47倍径)口径。
2、黎塞留号战列舰的副炮口径多少
黎塞留号战列舰的副炮口径是152毫米,同时黎塞留号战列舰还有100毫米大口径高炮、法制37毫米高炮与13。2毫米高射机枪。以及9门380毫米主炮。综合来说,黎塞留号战列舰是法国建造的最强大的战列舰。通过改造后是二战时版期欧洲权最先进最强大的战列舰,综合能力欧洲第一,世界排名第四的战列舰。
3、二战的十大战舰和造价
二战十大战列舰:美国依阿华级,以1944年入役的密苏里号(舷号BB-63)和威斯康星号(舷号BB-64)为例,当时的造价约1.1亿~1.25亿美元内。日本大和级战列舰,当时(1941年)单舰造价为1亿3780万日元。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单舰造价1亿9680万帝国马克。美国南达科他级战容列舰,单舰造价7700万美元。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单舰造价7688万美元。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首舰黎塞留号造价(1939年)12.27亿法郎。英国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单舰造价1600万-1800万英镑。意大利维内托级战列舰,不详。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不详。日本长门级战列舰,单舰造价约4300万日元。
4、战舰少女R战列舰黎塞留怎么样 黎塞留属性解析 详解
战舰少女R战列舰黎塞留属性解析
舰娘图鉴:
常规图
大破图
原型简介:
黎塞留为典型的重点防护设计,(但防水中弹效果差),与俾斯麦的保守设计不可同日而语,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7600吨,装备380mm/45Model1935火炮四联装两座,并列布置于前甲板;后甲板分列三点式布制三座三联装152毫米高平炮,舰体两舷布制六座双联装100毫米口径高射炮。舰首两座四联装主炮虽然在数量上逊于维内托级战列舰(3×三联装9门),但拥有比维内托级更为密集的火力输出。(所谓弹性装填系统在大仰角可靠性不佳,使用发射药包时万一铜弹带咬不住膛线炮弹回落会挤碎发射药包,药柱药粒会散落炮尾各处,极为危险)
黎塞留号建成后不久法国即战败投降,黎塞留号为了防止被德军俘获带着妹妹让巴尔号驶往法属北非的港口。
1940年6月黎赛留号在维希政府海军服役,黎塞留号宣布保持中立观望态度,但盟军怀疑黎塞留号飘摇不定使盟军担心其投奔德军,使得其屡遭盟军攻击。
1940年9月盟国发动达喀尔战役,黎塞留号被英国海军围堵,在9月24日的反击自卫中其二号炮塔三号主炮由于炮弹早炸炸膛断裂,这加剧了法属北非残部对英国的怨念,但后在美国的花言巧语下后黎赛留号加入盟军(美法关系渊源颇深,法国对美国有建国之恩,美国参与一战的口号就是“Lafayette, We are here(拉法耶特,我们来了)”在此不予赘述。)。
1943年驶抵被诱拐到美国,随后在纽约海军工厂接受了改装,拆除一系列法制高射炮换装14座美国新型博福斯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改良火控与电力动力系统,使得黎塞留号增加了3000吨的排水量变化黎姐在美国养的肥肥胖胖的回家好生孩子。
1943年10月10日改装完成海试结束,10月14日加入英国地中海舰队。
意大利投降后,1944年加入英国远东舰队参加对日本的作战行动,日本投降后黎塞留号在新加坡参与了日本陆军板垣征四郎第7方面军投降仪式。
1946年2月11日黎塞留号重返故土,回归法国海军编制担任法国海军南方舰队旗舰,1955年10月让位妹妹让巴尔号。
1956年5月25日退出法国海军编制。
1968年1月拖往意大利热那亚拆解。
游戏数据:
黎塞留级1号舰——黎塞留
图鉴编号:113 稀有度:5
CV:N/A 人设:
国籍:F国 类型:战列舰
改造等级:不可
耐久 78 火力 76(96)
装甲 82(102) 鱼雷 0(0)
闪避 29(49) 对空 30(60)
搭载 12 对潜 0(0)
航速 32 索敌 13(38)
射程 长 幸运 23
最大消费量
燃料 90 弹药 130
强化加成
火力 76 鱼雷 0
装甲 82 对空 15
改造
N/A
舰娘装备:
装备
获得方式:
建造限定(5小时20分)
5、黎塞留号战列舰的武器介绍
口径380mm(14.96吋)身管17.882m(704吋)-45倍口径重量94.13吨射速1.2~2.2发每分弹丸重量(穿甲弹)884kg(1949磅)药室寿命100发身管寿命200发射程41700m(45600码)-仰角35度,穿甲弹重量2476吨高低射角-5°/+35°水平射角-150~156°/+150~156°(视炮塔位置而定)高低转速5.5°秒水平转速5°秒装弹高低角任意 黎塞留号采用4台总功率为15万马力的蒸汽轮机,4轴推进,设计航速为30节。而实际上,黎塞留号的回主机达到了15.5万马力的峰值功率,最大航速可达32节,在当答时是最快速的战列舰,并且可以30节航速航行60个小时。
6、有关小号手1/700黎塞留号的模型油漆
都可以这个不讲究但是郡氏还是推荐油性漆 发色好水性漆推荐田宫的 毒性小 涂装完不满意可以洗掉颜色也全
7、雷霆海战黎塞留号怎么样性价比分析
黎塞留级战列舰是法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亦为法国海军史上最强大、也是最后一级战列舰,本级舰共四艘,命名舰黎塞留号,次舰让·巴尔号,三号舰克莱蒙梭号,末舰加斯科因号。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让·巴尔号49850吨)尺寸:长248米、舰宽33米,吃水10.7米(让·巴尔号9.9米)主机功率马力(让·巴尔号马力),航速:30节(让·巴尔号32节);续航力:5000海里/18节武备:8门四联装380毫米/45倍径主炮;9门三联装152毫米/55倍径副炮;12门双联装100毫米/45倍径高射炮(让·巴尔号24门);4座四联装13.2毫米高射机枪(1942年于美国改装后为48门40毫米博福斯机炮以及若干20毫米厄利孔机炮,让巴尔完工后搭载大量57毫米高炮);舰载飞机:专3架水上飞机(1942年改装后拆除机库及弹射器)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大)330毫米/15.5度;上甲板150-170毫米,主甲板50-40毫米;炮塔正面430毫米;炮座405毫米;司令塔属340毫米。装甲总重量16,460吨舰员:1550-1670人
8、介绍一下法国"黎塞留"号战列舰的性能和战史?
在一战后的20年里,作为海军五强之一,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法国战列舰编队的规模被定在5艘35000吨级战列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7。5万吨)。但一战后的法国国力衰弱,没有财力与英美展开造舰竞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生效的15年内,法国海军的战列舰从未达到或冲破17。5万吨的条约限制线。然而,30年代中期,德国和意大利大力扩充海军,对法国的海上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法国终于下决心建造数艘新型战列舰,以保持法国海军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的海上优势。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公约给各海军强国带来了15年的“海军假日”,但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并没有停滞。随着轮机技术和造船工艺的发展,在30年代中期的欧洲,开始流行“全能战列舰”的设计思想,即在一艘战列舰上集中过去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长处:新的战列舰航速可达到30节左右;同时又装有381毫米的大威力主炮,水线装甲列板厚度在300毫米以上。为此,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曾加到35000吨以上,并采用了新的高压蒸汽轮机、更高强度的装甲和新型主炮。法国下决心拨巨款建造战列舰,最直接的原因,是法国潜在对手的海军扩充计划。30年代中期,意大利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36000吨、航速30节,装备9门381毫米主炮的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而德国秘密建造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达到42000吨,设备更先进、战斗力更强大。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30年代初期的法国海军,只有4艘一战期间的旧战列舰,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性能极差。1932年,法国建造了两艘敦刻尔克级快速战列舰。该级舰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中的装甲,但所装的340毫米主炮的威力过小,不但无法与大型战列舰对抗,与德国同时期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对抗也颇为勉强。于是,法国海军从30年代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新型战列舰——黎塞留级战列舰。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著名的红衣大主教。法国计划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随后再建造3艘黎塞留级的改进型,到40年代中期,整个造舰计划完成时,法国将拥有8艘较新的战列舰与意大利和德国海军的同类战舰对抗。与英国和美国的全球性海军不同,二战前的法国海军,实质上是一支地区性海军,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务就是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保障殖民地与法国本土的海上联系。因此,作为本土主力舰队核心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它的作战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与意大利主力舰或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决战,同时能进行护航、破交和对陆火力支援、压制任务。基于此,黎塞留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航速,但续航力不作过高要求;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同时安装用于攻击小目标的副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要增强对空防护能力。从敦刻尔克级开始,法国战列舰采用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布局方式:2座四联装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后甲板无主炮,只层叠布置数个副炮塔。黎塞留级战列舰也沿用了这一总体布置方案:它的前甲板装有2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后甲板则不设主炮,以品字形布置3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黎塞留”号设计之初,法国曾计划在其上安装406毫米主炮:9门406毫米主炮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上,与后来的依阿华级类似,呈“前二后一”布置。后来发现,这一方案使战列舰的吨位大大超标,建造费用也难以承受,继而改为6门406毫米主炮,2座炮塔前置。但这样一来,全舰主炮数量过少,火力密度不足,海战中无法有效覆盖目标。最后,经过仔细权衡,在“黎塞留”号上采用了较小口径的380毫米主炮,它的重量较轻,能够以4联装方式安装8门火炮,相应增大了火力密度。法国和英国的火炮身管最短,为45倍口径;意大利为50倍口径,德国为52倍口径。不过,法国的火炮的发射药装填量最大,因此,尽管法制火炮身管最短而弹丸较重,但在弹丸初速、射程和穿甲能力上,并不低于同类火炮。380毫米舰炮的每个四联装炮塔重2274吨,与同时期一艘舰队驱逐舰的排水量相当。炮塔采用液压控制,使用电动液泵作为驱动动力。炮塔内的4门火炮分为两组,每组内的两门火炮联动,而与另一组的2门火炮相对独立。因此,从结构上看,黎塞留级的火炮布置方式实际上是2*2*2,而不是外观上的4*2。法制380毫米炮塔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在任意角度装弹。一般的战列舰由于结构限制,只能在固定角度进行装填,如大和级战列舰,其采用的460毫米火炮只能在+3度状态下装填炮弹。由于采用了名为“弹性装填”的装弹系统,从而提高了火炮的战斗射速,此炮射速要明显高于其他固定角度装填的战列舰。战列舰的设计原则之一,就是要求其装甲能够抵御自身主炮的轰击。“黎塞留”号在设计之初,也要求其主装甲能够承受380毫米火炮在27000米处的轰击(此时的380毫米穿甲弹能够穿透331毫米的装甲列板)。由于主炮前置节省了不少重量,因而“黎塞留”号有足够的重量指标用于装甲防护。其水线附近的装甲列板厚度为328毫米,且有15度内倾角,装甲列板之后还有厚18毫米的防崩落衬垫。在舰首和舰尾处的非重要部位,装甲厚度为127—152毫米。炮塔也是防护重点。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430毫米,侧面厚270毫米,座圈装甲厚度为405毫米。指挥塔是全舰的大脑,装甲防护的标准不能低于水线处。“黎塞留”号的指挥塔装甲厚度达到340毫米,不过在其服役后的战斗中,舰长通常不呆在指挥塔内部,而是喜欢跑到露天的舰桥上观察情况。在“黎塞留”号设计之时,来自空中的威胁已经日益增大。因此,它除安装了大量的对空火炮之外,还加强了水平装甲,舰上共有两层甲板铺设装甲,第一层厚150—170毫米,第二层厚40—100毫米,这样的多层装甲甲板可以有效降低航弹对军舰的破坏。炮塔顶部的装甲也比一般的战列舰厚,为195毫米。经过增强水平装甲,有效提高了舰体的防护能力。在地中海海区作战,高航速有利于对敌主力舰队的围歼,同时也便于捕捉敌商船和运输舰。地中海港口要塞众多,一旦追赶不及,敌商船躲入海岸要塞的控制范围内,就难以吃掉了。因此,法国在设计黎塞留级舰的时候,就要求其具有较高航速。“黎塞留”号采用4台总功率为15万马力的蒸汽轮机,4轴推进,设计航速为30节。而该级2号舰“让-巴尔”号由于战后才完工,采用了17。6万马力的新型主机,航速32节。在“黎塞留”号下水后的试验中,主机达到了15。5万马力的峰值功率,最大航速达到32节,并且可以30节航速航行60个小时。与高航速相比,黎塞留级的续航力则不那么突出。“黎塞留”号可以装6800吨重油,以18节经济航速航行时,最大续航力为5000海里。相比之下,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的载油量为9000吨,但排水量5。8万吨的依阿华级续航力却达到16000海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黎塞留”号采用的法国蒸汽轮机组效率偏低,二是前置主炮方案造成军舰前半部分水线过于肥大,从而增加了航行阻力。但是,在地中海海域作战,对于军舰的续航力要求不高,因此这个缺点对于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黎塞留”号于1935年开工,但法国相对薄弱的造船工业使其建造速度无法与英美相比,到1940年6月只完成了95%的建造进度,舰上的主要设备虽然安装完毕,却都未经过调试,没有形成战斗力。这时候,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为了避免落入德国之手,“黎塞留”号于6月15日离开布雷斯特,6月18日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二战期间,它加入盟军英勇作战。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的到来比法国人预计的快得多,海上战斗尚未打响,法国却从陆地上溃败了。1940年上半年,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到1940年6月,巴黎沦陷,法国国防彻底崩溃。随着法国傀儡政权与纳粹德国签定和约,法国成为德国控制下的仆从国,法国海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主力舰纷纷离开法国本土港口,有的直接向英国投降,但更多的战舰躲进了北非法属殖民地港口中,处于观望状态。其中,旧战列舰“洛林”号和“库尔贝”号正在英国访问,法国投降后立即被扣留;快速战列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与两艘旧战列舰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只完成了船体工程的“让-巴尔”号也被拖曳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黎塞留”号也面临着投降或是战斗的选择。为了避免这艘战舰落入德国之手,“黎塞留”号的舰员自行决定,脱离傀儡政权的控制。6月15日,尚未最后完工的“黎塞留”号带着所能收集到的弹药和零备件,离开布雷斯特,于6月18日抵达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法国沦陷后,处于观望状态得法国战列舰达6艘,而当时德国海军建成的战列舰只有3艘。这些法国战舰虽然未宣布效忠傀儡政权,但态度大多摇摆不定,万一最终落入德国手中,对英国舰队将是严重的威胁。为了消灭这些潜在的对手,英国制定了名为“抛石机”的行动计划,政治劝降和武力解决结合,解除这些海外法国舰队的战斗力。1940年7月3日,英国不宣而战,对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舰采取行动。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的4艘法国战列舰首先遭到攻击,在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为首的英国舰队的炮击,4艘法国战列舰有3艘沉没或搁浅,仅“敦刻尔克”号侥幸逃脱。7月8日,厄运降临到了“黎塞留”号头上,以“竞技神”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舰队袭击了达喀尔。“黎塞留”号作为打击的首要目标,遭到从“竞技神”号上起飞的“剑鱼”鱼雷机的攻击。但“剑鱼”投放的450毫米鱼雷收效甚微。第一次攻击未果之后,1940年9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派遣“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和“决心”号3艘战列舰再次光临达喀尔,目的仍旧是摧毁法国这艘最强大的战列舰。锚泊状态的“黎塞留”号用主炮奋力还击,达喀尔的海岸炮台也对英国舰队进行炮击。在与这3艘3。2万吨,装备15英寸主炮的英国战列舰的交火中,“黎塞留”号再次被击伤,好在装甲厚实,没有伤筋动骨。战斗中,英国“决心”号战列舰被击伤。迫于海岸炮台的强大火力,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英国舰队不得不撤出战斗。英国的攻击使法国海外舰队与盟军的关系僵化。在整个1941年,“黎塞留”号都在达喀尔锚泊,不宣布加入轴心国序列,但同时不与英国妥协。1942年,盟军在北非的“火炬”作战中,“黎塞留”号保持中立,即不参加登陆行动,也不对盟军登陆部队进行打击。在美国的调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国与“黎塞留”号舰员最后达成和解:名义上由美国将’“黎塞留”号买下,在美国接受整修后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战后再归还法国政府。1943年1月16日,“黎塞留”号抵达纽约,对舰上设备进行大整休。原先装备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和水上飞机机库被拆除,法制37毫米高炮与13。2毫米高射机枪被换装为盟军制式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径高炮和20毫米“厄立孔”小口径速射炮;但保留了100毫米大口径高炮、152毫米副炮和380毫米主炮。由于美国海军没有装备3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最后不得不为“黎塞留”号特制一批380毫米口径弹药。在整修中,还对“黎塞留”号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安装了美国新研制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接受现代化改造后的“黎塞留”号涣然一新。1943年10月,“黎塞留”号改装完毕,划归英国远东舰队指挥,在东南亚及印度洋海域作战。“黎塞留”号的主要任务,是依靠其高速和高炮,为航母提供近程空中保护,同时利用380毫米舰炮轰击日军守岛工事。由于“ 黎塞留”号具有30节高航速,它能够跟随舰队中的航母行动,用舰上的大量中小口径高炮为航母提供最后一层防空屏障,而航速23节左右的英国旧战列舰只能作为火力支援舰使用。1944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展开全面进攻。同年3月,英国远东舰队从斯里兰卡出发,以“光辉”号航母为核心,攻击日军占据的苏门达腊岛。“黎塞留”号作为舰队中的对岸火力支援舰,与“伊利莎白女王”号、“刚勇”号战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共同对苏门达腊岛西北角的沙璜港进行炮击。在战斗中,4舰共发射381/380毫米炮弹294发,各种副炮炮弹数 千发,几乎完全摧毁了日军的海岸炮台与工事。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 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法国解放指日可待,正在太平洋战场苦战的“黎塞留”号也奉命返回法国本土。1944年10月,“黎塞留”号从印度洋穿过红海及苏伊士运河,返回法国。勒克莱尔将军的“自由法国”战士在巴黎进行凯旋门阅兵时,自由法国的战舰也在土伦港进行了壮观的阅舰仪式。当强大的“黎塞留”号缓缓开进土伦港时,受到了法国人的狂热欢迎,“黎塞留”号成为自由法国的海上标志。虽然法国全境解放,德国即将投降,但在太平洋战场,战争还未结束。法国复国庆典结束后,“黎塞留”号重新返回太平洋作战。1945年初,日本舰队中的航母和舰载航空兵基本损失殆尽,但仍存留有一定数量的战列舰;在太平洋的多个岛屿,仍有日军经营多年的坚固工事。在长达半年的海岛登陆作战中,“黎塞留”号与美国“依阿华”号、“北卡莱罗那”号等名舰并肩作战,将无数一吨左右的高爆弹倾泻到日军阵地上。1945年8月,“黎塞留”号参加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对日本沿岸港口与城市进行炮击,并目睹了8月15日东京湾的日本投降仪式。“黎塞留”号的战斗足迹遍及三大洋,是法国参战地域最广,航行里程最长的战列舰,也是法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二战结束后,“黎塞留”号从英国远东舰队序列中退出,回归美国海军控制,美国继而将“黎塞留”号归还法国。1946年,“黎塞留”号再次从太平洋返回法国。在回国之前,“黎塞留”号还执行了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在印支战争中,“黎塞留”号在中南半岛沿岸巡弋,对越南进行威慑。战后“黎塞留”号虽然已无大用场,但作为法国海军的象征,它一直服役到50年代。在参加法国北非殖民地的几次战争中,大多是作为海军的威慑力量使用。由于战列舰的维护费用过高,1959年“黎塞留”号退出现役,先是在布雷斯特作为船员训练舰使用,1964年作为废钢出售,最后在意大利拆船厂解体。黎塞留级2号舰“让-巴尔”号在1940年3月匆匆下水,1940年6月在只安装了一个炮塔时,便匆匆撤退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由于卡萨布兰卡被法国维希政府控制,因此“让-巴尔”号仍落入轴心国之手。在盟军“火炬”登陆作战中,“让-巴尔”号用它仅有的一门主炮炮击了进攻卡萨布兰卡的盟军部队,结果招致美国战列舰“马萨诸塞”号和美国轰炸机的“群殴”,被命中5发406毫米炮弹和3枚炸弹,舰体严重损坏。占领卡萨布兰卡后,法国重新得到了“让-巴尔”号的舰壳,战后继续未竣工程,并最终于1955年建成。“让-巴尔”号是世界上完工的最后一艘战列舰,它在法国海军服役了仅仅6年,1961年退出现役,在土伦港作为舰员训练舰使用,并于1970年 解体。
9、黎塞留级战列舰性能怎么样
黎塞留级战列舰是法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亦为法国海军史上最强大、也是最后一级战列舰,本级舰共四艘,命名舰黎塞留号抄,次舰让·巴尔号,三号舰克莱蒙梭号,末舰加斯科因号。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让·巴尔号49850吨)尺寸:长248米、舰宽33米,吃水10.7米(让·巴尔号9.9米)主机功率150000马力(让·巴尔号165000马力),航速:30节(让·巴尔号32节);续航力:5000海里/18节武备:8门四联装380毫米/45倍径主炮;9门三联装152毫米/55倍径副炮;12门双联装100毫米/45倍径高射炮(让·巴尔号24门);4座四联装13.2毫米高射机枪(1942年于美国改装后为48门40毫米博福斯机炮以及若干20毫米厄利孔机炮,让巴尔完工后搭载大量57毫米高炮);舰载飞机:3架水上飞机(1942年改装后拆除机库及弹射器)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大)330毫米/15.5度;上甲板150-170毫米,主甲板50-40毫米;炮塔正面430毫米;炮座405毫米;司令塔340毫米。装甲总重量16,460吨舰员:1550-1670人
点击数:639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