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预压造价
1、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一般多少钱1公里阿?
1、不同处理方法比较以真空预压工程为例,结合以往其他处理方法的资料,可得到各种软基处理方法的工程造价以及工期情况。表3列出了高速公路中常用的几种软基处理方法的每平方米处理单价和施工工期,由表中可见,堆载预压每平方米处理单价最低,但施工工期最长,比真空预压要长7个月,比复合地基施工工期要长近10个月;预应力管桩处理每平方米处理单价最高,为真空预压法的3倍左右;粉喷桩价格低于预应力管桩,高于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其还有质量难于控制、加固深度限于10m以内等缺点;真空预压每平方米处理单价为深层搅拌桩的60%左右,为预应力管桩的32%。因此,采用真空预压法比复合地基处理更经济。而堆载预压每平方米处理单价虽然比真空预压低25%,但从填筑路堤施工工期上看,堆载预压比真空预压方法长7个月。2、维修费用比较高速公路的质量是当前工程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软基路段桥头跳车是一个严重的质量通病,在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仅从高速公路维修成本的角度来看,真空预压法的成本要大大低于超载预压软基处理方法。在预压期过短的软土地基(以短7个月计算),堆载预压法通常一年要大修2~3次,并持续维修4~5年。如仅对桥头跳车加铺沥青处理,每个桥头加铺沥青30m长度600 m2(双幅)计算,每次费用约2万元/桥头。以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为例,其长度为158公里,软基处理长度约1/3左右,桥梁、通道总计约552个桥头,则每年的维修费用约为1100万元,4~5年总维修费用约4400~5500万元。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的桥头,两年只要大修1次,持续维修2~3年,则每年的维修费用为220万元,真空预压法费用552×100×600=3312万元,2~3年总维修费用为440~660万元,真空预压法费和维修费总计为3800~4000万元。由此可见,真空预压法节约维修费用约600~1500万元。
2、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技术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
优势:造价经济,技术成熟。不足:处理周期长,处理后的强度不高,不够均匀,一般只做为预处理手段
3、桥梁预压什么意思
桥梁预压,是指建造桥梁时,需要对桥梁负荷进行预压测试。
1、传统预压方式:
建造桥梁时,需要对桥梁负荷进行预压测试。传统的办法是用铁罐或固体重物堆积在桥上进行实际压力测试,但这些物品密度大,而且运输和移动很困难,测试成本高,还不宜运输。
2、新型预压方式:
目前有一种预压液袋、水囊、水袋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而可折叠液袋、水囊、水袋。将其充满水,水的密度小。预压液袋、水囊、水袋一般可重叠压二个,能满足桥梁预压的吨位,完成预压测试。方法简单。造价低廉。还可以重复利用。
(3)真空预压造价扩展资料:
1、不排水预压:地基中不设置竖向排水体进行加载预压。分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方法。
(1)堆载预压:
在地基上堆放重物(水、土、砂、石等)进行预压。当堆载超过计划建造的建筑物荷载时,称为超载预压。为了防止堆载时压坏地基,需分级加载,即: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地基基本固结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达到设计荷载为止。
(2)真空预压:
以大气压作为预压荷载,对地基土进行抽气,在土中造成一定的真空度、形成大气压力与真空压力的差值作用,将土中一部分水抽出,从而使地基土固结而加固。如果设置排水砂井,还可将孔隙内的水加速排出。
2、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是排水固结法的一种,即先在原地基表面铺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体,再在土体中打入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以下统称砂井 )作为竖向排水体。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的砂垫层上,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过埋设于砂垫层中的滤水管,将薄膜下砂垫层中的空气抽出,使其形成相对负压。由于砂井渗透性较大,该负压能够快速传递到砂井中,从而在砂井和砂井周围土体之间形成孔压差,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流入砂井并被排出,达到固结目的。
(1)真空 - 堆载联合预压法的优点:
① 加载快,真空荷载无须分级施加,可以一次性快速施加到 80 kPa以上而不会引起地基失稳;
② 土体固结快,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易使土体中的封闭气泡排出,从而使土的渗透性提高、固结过程加快;
③ 当地面沉降相同时,该法可以获得比堆载预压法高的土体密实度和承载力。
(2)真空 - 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场地适用条件:
真空 - 堆载联合预压法的适用范围较广,主要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如淤泥质土、淤泥、素填土、吹填土和冲填土等。对于砂土和粉煤灰,采取措施后也能获得所需的真空度。 2004年Gao 将真空预压法应用在渗透性大的软土中,2007年金小荣等首次运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含承压水地层软基 ,进一步成功拓展了该法的应用领域。
3、排水预压
排水预压:地基中设置竖向和横向排水体进行加载预压。分排水固结、电渗排水固结和降低地下水位三种方法。
(1)排水固结:
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排水系统由竖向排水体和横向排水体组成。加压系统是施加固结压力的荷载,对要求迅速提高地基土强度、缩短工期的工程是利用其本身自重施加荷载,对沉降要求严格的工程要另外施加预压荷载。
(2)电渗排水固结
向地基中打入金属电极、通以直流电后,由于直流电场作用,土中水以阳极流向阴极,这种现象称为电渗。如果水在阴极排出而在阳极没有补充水,土就会固结,引起土层压缩。一般用钢筋或铝棒作为阳极,用井点管作为阴极。本法适用于处理饱和淤泥质粘性土和粉质粘土。
(3)降低地下水位
降低地基中地下水位可以使软土层受到相当于水位下降高度水柱重量的作用而固结。一般采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本法适用于处理砂质土地基和在软土层内有砂土夹层的地基。
4、真空排水预压排水板间距一般设计多少
挖40~50cm方形或圆形,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碎石桩等、换填,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即可回填碾压:工期90天以后,工期短 造价低 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节约三分之一,效果可靠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保持路基的稳定。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1)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敲碎回填的方法。5。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然后再填筑土方、上海、杭州,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3的生石灰、复合地基法。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造价较高2、片石等渗水性材料、卵石,然后进行软基处理,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天津。具体做法是。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荷载逐渐增加。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宁波。软基处理广泛地应用在我国沿海及内地。4。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小面积也可以使用)。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厦门,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措施有1,弹簧土地段);缺点,深一般1m上下的坑。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以及昆明:水泥土搅拌桩,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例如:1:“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粉喷桩。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4。特别是填海的一些地区:新型工法.0米:工期长,广州等沿海地区,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放入深为坑深1、连云港。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排水砂垫层,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6~1:缺点,在填土的过程中,成本低 3,效果容易控制,不能出现软弹现象。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2,一般建筑前都需要进行勘测,第二天清除渗水)。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石灰浅坑法、抛石填筑,提出处理方法,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效果不理想(2)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湛江:质量不可控。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否则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后患、砾、强夯法。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温州。3、武汉,易形成“弹簧土”、盲沟。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南京等内地地区。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福州
5、增压式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跟普通真空预压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势
增压式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跟普通真空预压技术相比的3点优势:1.造价低2.效果好3.时间短增压式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增压式真空预压是在常规塑料排水板间设置通长的增压管,待真空预压固结度达40%,增压管开始工作,即土体中心增加了正义压(约为4kg压力),加大了土体中心与排水板的压力差。
6、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造价和工期?
你的这个题目太大,估计没有人会给你报价! 在网上提问,只有比较具体的事情,才会有人给你解答。
7、采用预压法进行软基处理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软基处理常用工法及其特点1、复合地基法: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碎石桩等;缺点:造价较高2、排水固结法(1)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工期长,效果不理想(2)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工期90天以后,效果容易控制,成本低 3、强夯法:缺点:质量不可控,易形成“弹簧土”。4、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新型工法,工期短 造价低 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节约三分之一,效果可靠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换填。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2、抛石填筑。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不能出现软弹现象。然后再填筑土方。3、盲沟。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米。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稳定。5、石灰浅坑法。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敲碎回填的方法:“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小面积也可以使用)。具体做法是:挖40~50cm方形或圆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的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压。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软基处理广泛地应用在我国沿海及内地。例如:天津、连云港、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湛江,广州等沿海地区,以及昆明、武汉、南京等内地地区。特别是填海的一些地区,一般建筑前都需要进行勘测,然后进行软基处理,否则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后患。
8、塑料排水板软基处理工法谁发明的?
1、复合地基法: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碎石桩等;缺点:造价较高2、排水固结法(1)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工期长,效果不理想(2)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工期90天以后,效果容易控制,成本低 3、强夯法:缺点:质量不可控,易形成“弹簧土”。4、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新型工法,工期短 造价低 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节约三分之一,效果可靠
9、海边造路,地基湿软,请问有没有工艺简单、造价不高的成熟工艺可以加固地基啊!!
一般根据不同土性可以分段选择 堆载预压 抛石 真空预压 粉喷桩。
点击数:611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