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坦克造价
1、二战一辆坦克价钱,和战斗机的价钱
二战武器价格计算公式分水中武器,空中武器,地面武器,轻武器四组计算方式,小数点可精确到十位: 美元折算(万) 德1A号坦克 0.155 德1B号坦克 0.20 德2A号坦克 0.44 德2B号坦克 0.66 德3H号坦克 2.38 德3L号坦克 2.56 StuG III型自行突击炮 2.92 德4G号坦克 2.84 德黑豹 10.45 “追猎者” 2.07 “猎豹” 10.83 “虎王” 20.93 “猎虎” 25.70 虎 15.93 T-34/76A 3.58 T-34/76B 3.69 T-34/76C 4.85 T-34/85 5.37 SU-85 4.33 SU-100 5.17 su-152 8.56 SU-76 0.93 SU-122 5.09 IS-1 9.61 IS-2 10.43 IS-3 11.85 M4A3 5.42 八九甲 0.65 八九乙 0.84 九七式 1.20 九七改 1.27 一式“奇黑” 1.54 三式坦克 1.59 Churchill IV 7.17 Matilda II 3.31 Crusader II 1.82 Comet 5.31 Valentine 1.28 59式 7.54 M26潘兴 8.65 M-24 1.80 M107加农炮 5.92 M44榴弹炮 3.20 M52榴弹炮 2.19 M108榴弹炮 1.90 M110榴弹炮 3.03 M-106迫击炮 0.54 喀秋莎 0.30 BM-24火箭炮 0.41 M42高射炮 2.48 D-74加农炮 0.75 M-46加农炮 0.91 S-23加农炮 2.30 D-30榴弹炮 0.29 M102榴弹炮 0.15 M114榴弹炮 0.30 D-30加榴炮 0.61 ML-20加榴炮 0.55 L-18迫击炮 0.020 M-19迫击炮 0.0051 M-30迫击炮 0.04 L4无坐力炮 0.18 M40无坐力炮 0.11 M67无坐力炮 0.02 M55A3B1高射炮 0.11 M75高射炮 0.04 M118高射炮 0.68 RPG-2火箭筒 0.00268 M203榴弹发射器 0.0009 30mm航炮 0.12 203mm舰炮 30.76 152mm舰炮 12.91 127mm舰炮 7.53 105mm舰炮 0.43 76mm舰炮 1.61 40mm舰炮 0.24 20mm舰炮 0.092 37战防炮 0.002 70步兵炮 0.012 美元折算 M2HB 机枪 1,136.64 M1919A4 机枪 127.32 勃朗宁BAR1918 机枪 297.74 ZB26 机枪 293.10 PПД 机枪 207.342 MG34 机枪 215.63 MG42 机枪 117.50 MP43 突击步枪 138.02 AK-47 突击步枪 224.50 ППШ-41 冲锋枪 45.01 54式 冲锋枪 40.93 汤普森 冲锋枪 70.00 MP38 冲锋枪 29.11 苏奥米M31式 冲锋枪 47.17 85式 冲锋枪 73.32 M1 半自动步枪 131.44 M1A1式 半自动卡宾枪 65.98 莫辛.纳甘 单发步枪 47.73 38年式 单发步枪 42.61 毛瑟86SR式 单发步枪 37.11 恩菲尔德L42A1式单发步枪 38.11 四四年式 单发步枪 12.48 三八 单发卡宾枪 14.87 毛瑟 冲锋手枪 35.89 勃郎宁 自动手枪 7.56 柯尔特执法者左轮手枪 2.44 柯尔特蟒蛇 左轮手枪 2.67 柯尔特M1911A1式自动手枪 13.75 瑟98K当时采购价是30至50美元一支合银元或法币90到140元,79尖弹的价格是每千发50美元。德造毛瑟手枪10半自动型每支含千发子弹 100银元或法币,20响自动型每支含千发子弹140法币。捷克zB26式轻机枪每支320到500美元。当时银元对美元比价为2。85比1,1936年 法币对美元比价是1。345比1。1919年美国洋行走私美国一战剩余物资的1917式步枪每支含千发子弹45美元。同期日本造38式步枪含千发子弹42 美元。马克泌重机枪1911年至1937年价格约在850至1200银元或法币间。德制柏格门冲锋枪每支含千发子弹价格120至180美元。德造75炮每 门12000美元{1935年价}每发炮弹25至30美元。德造88高炮35000美元每发炮弹高达50美元。德造150重炮每门35000到42000 美元每发炮弹50美元。 一辆III号坦克的造价好像是96000德国马克,黑豹坦克的单价是117000德国马克,而老虎的单价高达250000德国马克。 轰炸机 B-17: $276,000 B-24: $336,000 B-25: $96,000 B-26: $227,000 B-29: $639,000 战斗机: P-38: $115,000 P-51: $54,000 一架B-17F:三十一万美元 一架P-40C:约三万美元 一架P-51A/D:约五/六万美元 一架DC-3或B-25:十万美元 一条南卡BB:六千万美元 一条三万吨航母(Essex):约四百万美元 一条条约型万吨重巡洋舰:约二百万美元 一条五千吨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七十五万美元 一条二千吨轻巡/驱逐舰:五十万美元 一发鱼雷:三万美元 一台M4A2:六万七千美元 一台M-10:五万五千美元 最近正好在消化八月份从日本搬回来的一堆讲明治时期的资料 里面提到八岛、富士、敷岛、朝日、初濑、三笠等舰造价约1500万日圆 一等巡洋舰浅间、常磐、吾妻、八云、出云、磐手的造价是1100万日圆
2、在二战时期,到底是飞机的平均造价高还是坦克的平均造价高?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不过当时坦来克比飞机的平均造价高是可以肯定的。只是高不了多少。因为当时坦克的制造技术比飞机高。一辆虎式的价格可以造10多辆谢尔曼。一架零式机的价格可以造3架野猫。不过在源二战期间有能力生产知飞机和坦克的国家中、日本是个例外。和德国苏联美国相比,日本几乎不造坦克,而且造出来的坦克也是粗制道滥造,尤其是88式坦克、这种坦克的前装甲可以直接用重机枪打穿、连火炮都不需要。其造价也可想而知了。
3、二战时期的德国坦克
按美元折算(万)德1A号坦克 0.155德1B号坦克 0.20德2A号坦克 0.44德2B号坦克 0.66德3H号坦克 2.38 德3L号坦克 2.56StuG III型自行突击炮 2.92 德4G号坦克 2.84 德黑豹 10.45“追猎者” 2.07“猎豹” 10.83“虎王” 20.93“猎虎” 25.70虎 15.93战斗机 中 梅塞斯密特109约3万帝国马克
4、二战时重型坦克成本过高吗?
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战时期德国重型坦克,制造价格昂贵并且造工复杂导致生产数量较少,所以它对整体战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中文名虎王重型坦克外文名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II乘员5人重量69.8吨发动机V12 迈巴赫HL230 P30发动机速度3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70千米装甲40毫米-180毫米主要武器88mmL71火炮,后有105mmL68猜想辅助武器7.92毫米MG34机枪所属国家德国二战时虎王坦克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六号虎式坦克和虎式王牌坦克。由于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式坦克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尽管人们认为虎王是虎式坦克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式坦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靠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波尔舍公司提供了两个基于以前的VK4501(P)样车的方案,并定名为VK4502(P)。第一种方案是将炮塔前置,模仿苏系战车的动力包后置方案;另一种方案则是炮塔置后,发动机置中(就和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差不多)。两个方案使用相同的底盘和车体以及其他部件,发动机都采用VK4501(P)
5、二战德国一个装甲师造价
按照二战前古德里安的设想,理想的装甲师应该下辖一个装甲旅,每旅辖2个坦克团(装甲团),每团辖2个坦克营(装甲营),每营辖4个坦克连,其中3个轻型坦克连(配备3号坦克),1个中型坦克连(配备4号坦克)。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德国装甲师一共编制有336辆坦克(按西顿的说法是330辆坦克)。 后来由于坦克数量不足,德国装甲师的每营从4个坦克连缩减为3个坦克连,分别为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但是实际上截至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 3号和4号坦克产量分别仅为98辆和211辆,根本不够编制中的装备,因此德国装甲师的坦克多为1号和2号轻型坦克顶替。1944年8月,德国制定了1944年型装甲师编制。与1943年装甲师编制相比,增加了高射炮兵,反坦克歼击炮兵等支援兵种,减少了后勤维修、运输兵种。坦克团编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还是2个坦克营,每营4连,分别配备黑豹和4号坦克,但是每连数量被削减,从22辆减少到17辆,每营编制数为76辆,每团为160辆坦克(按西顿的说法为165辆坦克)。因为不同坦克型号有不同造价。所以,你看到的都是平均值。一号:38000马克二号:52640马克野牛二:53000马克三号:103163马克四号:115962马克五号:117100马克六号:299800马克(值得一提的是,出口日本的铆钉老虎卖了645000马克)虎王:321500马克此外,计算装甲师的造价不能只看坦克价格,还应该包含其他装备支出,以德国第七装甲师编制为例,1940年该师拥有第25装甲团第7步兵旅第37装甲侦察营第78炮兵团第42反坦克营第83通信营第58工兵营师属后勤部队
6、二战期间德军总共造了多少辆坦克?
1933年德军重整军备时,急需一种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且适合训练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装甲部队进行训练并从中吸取经验。 德国埃森( Essen) 和克虏伯 (Krupp) 兵工厂便及时提供了一种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车。此车受英国维克斯 (Vickers)六顿坦克影响甚大, 故外型上有多处象似。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试车后,德国陆军即定购150辆,定其型号为 Pzkpfw I Model A。改进后的Model B型推出后, 德国陆军部再次大批定购(2000)辆。 1939年3月15日,德军侵入布拉格,占领了捷克全境。这样,捷克在二战期间便成为德国的“保护国”。二战期间,捷克共生产了 LT-38坦克 (德国人称为38(t)战车)A型一G型1414辆(含原型车3辆),各型号之间仅有微小差别。 在1939年5月一11月间共生产A型150辆。其特点是由原型车的3名乘员改为4名乘员,换装了德国制造的电台和瞄准镜。 1940年1月一5月间共生产了B型110辆,C型110辆。A型-C型参加了德国入侵法国的战斗,装备了德国的第7、第8坦克师。 D型共生产105辆。E型共生产了275辆。E型在车体和炮塔的正面均装有附加装甲,车体侧面的装甲厚度也增加到30mm(原为15mm)。 F型共生产了250辆。 S型共生产了90辆,这是因为它是由瑞典特许生产再归德军使用的,因此得名。 G型共生产了321辆。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国各军工公司研制一种重15t,装备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装甲指挥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让这种坦克成为德国新组建的装甲师的主力装备。1936年,苯兹公司在柏林制造出第一辆原型车,其他公司也制造出他们的样车。1937年5月,苯兹公司制造出第一辆PzKpfw III.A战斗坦克。其后又有3种改进型:B,C,D型。不过PzKpfw III.A,B,C,D这4种型号都属于试验型,生产量很小。1939年德国开始生产E型,这种型号是正式装备部队的初生产型,后期的E型开始装备一门50mm短身管火炮,这个型号是德军入侵波兰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国又开发了F,G,H这3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它们统一的编号为Sd.Kfz.141,这几种型号的III型坦克和以后J型早期型都装备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间PzKpfw III战斗坦克又增加了4种型号: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装一门长身管50mm火炮。J,L,M统一编号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间生产的N型则是装备一门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编号为Sd.Kfz.141/2。在它的12种型号中J型是生产量最大的,分两批一共生产了3OOO余辆。到1945年,各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大约生产了6000辆(有些资料上说有12000辆之多)。 (Pzkpfw-Ⅳ型 中型坦克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号坦克,为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希特勒于1934年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mm火炮的Ⅳ号坦克,Ⅳ号坦克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A型坦克出厂,战前Ⅳ号坦克的A、B、C型仅有小批量生产,大多用于测试和训练,但波兰战役中的部分参战坦克受到部队的高度赞誉。1939年10月D型投产,成为最初的生产型。1940年E型投产,1941年F型(F1)投产,Ⅳ号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苏德战争开始时,Ⅳ号坦克装备数量不过数百。 战争开始后,面对苏联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国性能最好的Ⅲ、Ⅳ号坦克也大为逊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相当部分反坦克任务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国坦克的装甲薄弱,难以抵挡苏联步兵反坦克武器攻击。但德国坦克战术运用的出色,以及良好的步坦协同,所以能够避实击虚,在战争初期取得很大战果,此外苏联各级军事指挥的无能也促成了这一结果。但Ⅳ号等坦克的性能劣势是无法回避的,随着苏联红军战术指挥能力的逐步回复,结果就是德国在莫斯科战役的惨败。 而后,德国人除开始研制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开始对Ⅲ、Ⅳ号坦克大加改进。首先Ⅳ号坦克F1型改装长身管75mm火炮,成为F2型,然后42年G型投产,两种型号坦克的增强了装甲,火力也大为加强,勉强可对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运至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该坦克火力强、结构好,是当时非洲战场德意军队最倚重的装备。 1943年H型和J型投产,进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护,产量均超过3000辆,在数量上逐步取代Ⅲ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不足,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Ⅳ号坦克总产量达8000辆以上。此外,Ⅳ号从战争初期开始就推出变形车,包括旋风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熊式155mm自行榴弹炮等。最重要的当属以Ⅳ号底盘发展的驱逐战车,安装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简称“Ⅳ驱”。这些变形车数量达2859辆,在各个战场的德军装甲兵团、装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队中都有广泛使用。 黑豹”坦克是德国二战后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视,在后期德国坦克生产中平均产量最高,D、A、G三中型号达到了6042辆。1944年5月还开始研制“豹”F型,但到战争结束只生产了20辆左右。此外,豹式的后继型号豹2准备安装88mm火炮,但只出现了原型车。 “黑豹”坦克与对方的T-34/85相比,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mm,但70倍口径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不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豹式全重高达44~46吨之多,几乎和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但同样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颇有标准不同的缘由。豹式的工艺复杂,产量难以和T-34、M4“薛尔曼”等盟军坦克相比,因此经常处于战场上的数量劣势地位。豹式还是最先安装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开创了坦克夜战设备的时代。豹式坦克的变形车主要包括豹式指挥坦克和“猎豹”坦克歼击车等。豹式指挥坦克产量多达1750辆,是豹式变形车数量最多的一种。而赫赫有名的“猎豹”歼击车则有“二战时期最优秀坦克歼击车”的美称,火力堪与“虎2”坦克相比,装甲防护也超过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样出色的机动性,成为德军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过“猎豹”产量只有382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7、二战时候德国坦克总体上并没有什么优势是吗?
是的,前期的主力是III型和IV型坦克,技术上没太多特别的,水平也只是中上,但是战术应用和人员素质(德国提前3-5年开始训练坦克兵,战争开始的时候,都是老手)有很大优势后期,德国研发了V型(黑豹)和VI型(虎)坦克但是,陷入了唯技术的误区,坦克造的又大又复杂,技术上压倒了当时的对手,但是,技术复杂带来的恶果是产量说什么也上不去,复杂还带来了低可靠性,维修保养是军械师的噩梦V型坦克出来后,又不断调整修改升级,生产线稳定不下来,工人还没熟悉呢,就改型了,产量最后只有6000多,VI型也一样,前后改型近10种在二战这样的残酷战场,产量上不去就是根本的设计缺陷,技术优势只能保证战斗中有1:2的交换比,但是,产量却是1:10,技术优势远远不能压倒数量优势,实际上,算失败的产品,反观苏联的T-34,从战争开始打到战争结束,重大升级只有1次,且还沿用老型号的底盘,生产线就没怎么调整过,技术成熟稳定,拖拉机厂都可以生产,成熟的工艺,成熟的流水线,成熟的工人,这才是一定要保证的,千万不能乱改,T-34的最终产量是5万,战后又生产了3万
8、德国二战时的虎式坦克一共造了多少辆?
二次世界大战,各个国家竞相生产坦克。坦克在战场上的使用达到了颠峰。德国生产坦克4.6万辆。为了快速运送德国的虎式坦克,德国人甚至生产了专用的列车。 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坦克对坦克之间的遭遇战,发生在苏德战场的库尔斯克战役中。 1933年德军重整军备时,急需一种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且适合训练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装甲部队进行训练并从中吸取经验。 德国埃森和克虏伯 兵工厂便及时提供一种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试车后,德国陆军即定购150辆,定其型号为 Pzkpfw I Model A。改进后的Model B型推出后, 德国陆军部再次大批定购(2000)辆。 1939年3月15日,德军侵入布拉格,占领了捷克全境。这样,捷克在二战期间便成为德国的“保护国”。二战期间,捷克共生产了 LT-38坦克 (德国人称为38(t)战车)A型一G型1414辆(含原型车3辆),各型号之间仅有微小差别。 在1939年5月一11月间共生产A型150辆。1940年1月一5月间共生产了B型110辆,C型110辆。A型-C型参加了德国入侵法国的战斗,装备了德国的第7、第8坦克师。 D型共生产105辆。E型共生产了275辆。 F型共生产了250辆。 S型共生产了90辆。 G型共生产了321辆。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国各军工公司研制一种重15t,装备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装甲指挥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让这种坦克成为德国新组建的装甲师的主力装备。1936年,苯兹公司在柏林制造出第一辆原型车,其他公司也制造出他们的样车。1937年5月,苯兹公司制造出第一辆PzKpfw III.A战斗坦克。其后又有3种改进型:B,C,D型。不过PzKpfw III.A,B,C,D这4种型号都属于试验型,生产量很小。1939年德国开始生产E型,这种型号是正式装备部队的初生产型,后期的E型开始装备一门50mm短身管火炮,这个型号是德军入侵波兰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国又开发了F,G,H这3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它们统一的编号为Sd.Kfz.141,这几种型号的III型坦克和以后J型早期型都装备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间PzKpfw III战斗坦克又增加了4种型号: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装一门长身管50mm火炮。J,L,M统一编号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间生产的N型则是装备一门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编号为Sd.Kfz.141/2。在它的12种型号中J型是生产量最大的,分两批一共生产了3OOO余辆。到1945年,各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大约生产了6000辆(有些资料上说有12000辆之多)。 (Pzkpfw-Ⅳ型 中型坦克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号坦克,为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希特勒于1934年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mm火炮的Ⅳ号坦克,Ⅳ号坦克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A型坦克出厂,战前Ⅳ号坦克的A、B、C型仅有小批量生产,大多用于测试和训练,但波兰战役中的部分参战坦克受到部队的高度赞誉。1939年10月D型投产,成为最初的生产型。1940年E型投产,1941年F型(F1)投产,Ⅳ号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苏德战争开始时,Ⅳ号坦克装备数量不过数百。 战争开始后,面对苏联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国性能最好的Ⅲ、Ⅳ号坦克也大为逊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相当部分反坦克任务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国坦克的装甲薄弱,难以抵挡苏联步兵反坦克武器攻击。但德国坦克战术运用的出色,在战争初期取得很大战果。但Ⅳ号等坦克的性能劣势是无法回避的,随着苏联红军战术指挥能力的逐步回复,结果就是德国在莫斯科战役的惨败。 而后,德国人除开始研制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开始对Ⅲ、Ⅳ号坦克大加改进。首先Ⅳ号坦克F1型改装长身管75mm火炮,成为F2型,然后42年G型投产,两种型号坦克的增强了装甲,火力也大为加强,勉强可对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运至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该坦克火力强、结构好,是当时非洲战场德意军队最倚重的装备。 1943年H型和J型投产,进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护,产量均超过3000辆,在数量上逐步取代Ⅲ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不足,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Ⅳ号坦克总产量达8000辆以上。此外,Ⅳ号从战争初期开始就推出变形车,包括旋风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熊式155mm自行榴弹炮等。最重要的当属以Ⅳ号底盘发展的驱逐战车,安装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简称“Ⅳ驱”。这些变形车数量达2859辆,在各个战场的德军装甲兵团、装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队中都有广泛使用。 黑豹”坦克是德国二战后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视,在后期德国坦克生产中平均产量最高,D、A、G三中型号达到了6042辆。1944年5月还开始研制“豹”F型,但到战争结束只生产了20辆左右。此外,豹式的后继型号豹2准备安装88mm火炮,但只出现了原型车。 “黑豹”坦克与对方的T-34/85相比,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mm,但70倍口径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不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豹式全重高达44~46吨之多,几乎和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但同样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颇有标准不同的缘由。豹式的工艺复杂,产量难以和T-34、M4“薛尔曼”等盟军坦克相比,因此经常处于战场上的数量劣势地位。豹式还是最先安装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开创了坦克夜战设备的时代。豹式坦克的变形车主要包括豹式指挥坦克和“猎豹”坦克歼击车等。豹式指挥坦克产量多达1750辆,是豹式变形车数量最多的一种。而赫赫有名的“猎豹”歼击车则有“二战时期最优秀坦克歼击车”的美称,火力堪与“虎2”坦克相比,装甲防护也超过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样出色的机动性,成为德军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过“猎豹”产量只有382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9、二战德国坦克
虎王坦克: 是德国二战期间一种重型坦克。它的称呼为:虎II”/“虎王”,德军编号有:Sd.Kfz.182、Panzerkampfwagen VI Kö;nigstiger、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
PzKpfw 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
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虎1和虎王(虎2)。由于虎1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 尽管人们认为虎王(虎2)是虎1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1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靠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虎王”重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精确的88mm KwK 43 L71型坦克炮,该88mm炮的71倍径身管长为6.3m,最大有效射程为10km,装有炮口制退器,其使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 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 9d型观瞄镜。火炮射界为+17度到-8度。炮弹重为20kg,所以其射速较慢。这门88mm火炮能在3500m的距离上击毁“谢尔曼”、“克伦威尔”以及T-34/85坦克,这个射击距离远于苏军和盟军坦克的射程。其自身装甲厚实,即使在近距离,也只有很少的武器能真正摧毁它的正面装甲。至今没有任何记录或者照片能看到“虎王”重型坦克在战斗中被击穿正面装甲。它的侧面装甲相对盟军的坦克(T-34/85、JS-2和“荧火虫”)来说还是能摧毁的。
“虎王”重型坦克的变型车不是很多,主要有修理坦克、“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Grille 17/21/30/42自行火炮(样车)、280mm重型火炮运输车(样车)。1944年11月,魏格曼公司将20辆“虎王”重型坦克改装为指挥坦克,加装了无线电设备,其中使用了两种型号的无线电台:FuG8型和FuG7型。首辆指挥坦克在1945年2/3月开始服役。两种指挥坦克的携弹量都为63发(32发穿甲弹和31发高爆弹)。1944年后期,克虏伯公司建议为“虎王”重型坦克换装105mm KwK L/68型火炮,最终没有实现。1944年12月,亨舍尔提出一种33t重的轻型“虎”II式坦克设计。发动机依然采用“虎王”坦克的马巴赫HL 230 P30型发动机。其前部装甲采样倾斜式,厚度为80mm,侧面装甲则为新式的160mm的水平式装甲。安装一门克虏伯设计的100mm PWK型火炮,该火炮可以击穿200mm装甲。不过这种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图纸阶段。同时,德国也对“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做过很多改进,比如在炮塔上安装测距仪,重新设计其后部底板等,不过这些都没有真正应用在“虎王”重型坦克上。
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 (Sdkfz 182)性能参数:
其他设计:King Tiger, Tiger II, Royal Tiger, Konigstiger
类型:重型坦克
制造商: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
样车:VK4503 (H)
产量: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包括各种类型在内485辆
人员编制:5人
重量:68.5吨(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重量:69.8吨(亨舍尔公司公司)
车高:3.09米
车长:7.62米(不含炮管)
车长:10.28米(含炮管)
车宽:3.66米(不带裙板)
车宽:3.76米(带裙板)
发动机:V12 Maybach HL 230 P30 (700hp)
变速箱:Maybach OLVAR EG 40 12 16 B(8个前进档、4个倒档)
公路最大速度:35—38公里/小时
越野最大速度:17公里/小时
公路最大行程:110公里
越野最大行程:80公里
无线电台:FuG 5型
坦克主炮:88毫米 KwK 43 L71倍口径坦克炮
辅助武器:3挺机枪,分别是1挺炮塔外部的 MG 7.92毫米机枪、1挺同轴MG 7.92毫米机枪、1挺指挥仓盖上的MG 7.92毫米机枪
弹药:88毫米炮弹80发(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炮塔)
弹药:88毫米炮弹86发(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炮塔)
弹药:7.92毫米机枪弹5850发
观瞄具:TZF 9b,后期型号为TZF 9d
虎王坦克的装甲列表:
装甲(毫米/倾斜角度)=前装甲=侧装甲=后装甲=顶装甲
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炮塔=100毫米/曲面设计=80毫米/30度=80毫米/30度=40毫米/77度或40毫米/90度
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炮塔=180毫米/9度=80毫米/21度=80毫米/21度=40毫米/78度或40毫米/90度
混合型的炮塔=150毫米/50度=80毫米/25度=不详=40毫米/90度
Hull型炮塔=100毫米/50度=80毫米/0度=80毫米/0度=25—40毫米/90度
豹:
Ⅴ型号“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苏德战争初期的“T-34危机”。德国原有坦克战术性能偏重机动性,不太重视火力和防护,在“闪电战”运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进入苏联战场,面对火力和装甲强大的T-34和KV-1后,德国的Ⅰ、Ⅱ、Ⅲ、Ⅳ号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临被动挨打的地步。除加紧改进Ⅲ、Ⅳ号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将领在1941年底的时候强烈要求研制新型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奔驰、MAN等公司研制30吨级坦克以对抗T-34/76。
奔驰公司先后研制出VK3001和VK3002原型车,但由于和T-34/76过于相象,以会导致战场识别困难的理由都被否决。MAN公司也推出了VK3002原型车,和奔驰公司的VK3002一同在希特勒生日1942年4月20日那天向希特勒进行了展示,而后MAN公司的设计最终获得批准。VK3002原型车的炮塔象T-34坦克一样置于车体前部,但后来生产的炮塔都置于车体中部,因此“黑豹”式可以拥有更长的火炮身管,具备了火力性能上的先天优势。1942年12月,“黑豹”正式生产型投产,被定为PzKpfw V Ausf D型,次年1月首批“黑豹”D型出厂。此时的豹式以远远超出原先设计要求的30吨级,前装甲也由最初要求的60mm增加为80mm,坦克全重达到了44吨。“黑豹”与先前的德国坦克截然不同,最先采用了倾斜装甲。豹式坦克采用了660mm宽履带,强力的发动机(从D2开始更换装了高达700马力的HL 230P30发动机,此发动机成为豹式的标准动力装置),机动越野性能非常优秀。
为了等待“黑豹”坦克的出厂,德国的“堡垒作战”一推再推,终于在1943年7月5日开始。好容易积攒的250辆豹D(D1)型参加了这场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首日有192辆豹式参加了进攻,但机械故障频频,再加上在一个雷场遭遇伏击,当日幸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辆。战场上,豹D坦克暴露了机械装置严重不可靠,特别是齿轮箱的设计问题很难克服。豹D型只生产了534辆,而后1943年8月新的“黑豹”A型投产,改进了不少机械问题,加厚了炮塔装甲,增加了两挺7.62mm机枪,产量为1768辆。1944年3月改进后的“黑豹“G型投产,加强了车体装甲,改进了传动装置,增加了车内三防通风装置。豹G型生产直到战争结束,产量达到了3740辆,是豹式系列的数量最多的型号。1944年2月22日,希特勒亲自签发命令,将PzKpfw Ⅴ号坦克定名为“黑豹(panther)”坦克。
豹式坦克借鉴了苏联坦克设计上的思路,其最主要是倾斜式装甲,增加来袭炮弹产生跳弹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装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得不易被射穿。此外较宽的履带以及较大的路轮也大幅改善了在松软地面上的机动性。
豹式坦克的重量由预计的35吨增加至43吨,安装了一台700匹马力的梅巴赫HL230P30 V-12汽油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一般被认为可以承受连续行进2000公里的负荷。豹式行进的速度46千米/小时。悬挂系统由前方的驱动齿轮、后方的诱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豹式坦克在每个减震臂中添上两支扭力杆,越野性能良好但造价昂贵且很费时。
豹式坦克采用倾斜装甲钢板,最初生产的豹式坦克只有60毫米的倾斜装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而豹式D型以后的型号更把炮塔装甲加强至120毫米,坦克两侧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板。
豹式坦克的主炮为莱茵金属生产的75毫米半自动KwK42 L70火炮,携带79发炮弹(G型为82发)。这款主炮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弹药:APCBC-HE、HE和APCR三款。75毫米口径火炮在当时并不算是大口径的火炮,但是豹式的主炮却是二次大战中最具威力的坦克炮之一。其特点是炮管和较大初速,此火炮的贯穿能力比88毫米KwK36 L56火炮高。而且,它也装上了两支MG34机枪,分别安装于炮塔上及车身斜面上,有助于扫除步兵威胁及防空用途。乘员由五个人来担任:驾驶员、 通讯员、炮手、 装填手及车长
“黑豹”坦克与对方的T-34/85相比,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mm,但70倍口径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不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豹式全重高达44~46吨之多,几乎和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但同样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颇有标准不同的缘由。豹式的工艺复杂,产量难以和T-34、M4“薛尔曼”等盟军坦克相比,因此经常处于战场上的数量劣势地位。豹式还是最先安装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开创了坦克夜战设备的时代。
型号
豹式坦克A型 1942年11月 试验型,又称作豹式坦克A1型
豹式坦克D型 1943年1月-9月生产
豹式坦克A型 1943年8月-1944年6月生产 有时称作豹式坦克A2型 2,192辆
豹式坦克G型 1944年3月-1945年4月生产
主要性能参数
乘员 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通讯员)
长度 6.87米(含主炮为8.66米)
阔度 3.42米
高度 2.99米
重量 44.8吨
主要武器 75毫米Kw.K.42 L/70 火炮(79发)
次要武器 7.92毫米MG34机枪×2(5,100发)
发动机 V-12汽油梅巴赫 HL230 P30,700匹 (520千瓦)
平地时速 45千米/小时
马力/重量 16.0匹/吨
行动距离 250千米
文字太多发网址吧:(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236575)坦克歼击车
http://hi.baidu.com/fenghao1990/blog/item/b422b91f0f61fe66f624e4b7.html强虎
http://hi.baidu.com/fenghao1990/blog/item/a7bcf73eaf90a2ff838b136b.html虎王
http://hi.baidu.com/sirius%5Farron/blog/item/002abbfbfaa047244e4aeaea.html(黑豹)
10、二战飞机和坦克的造价
飞机:美国的B29 坦克:德国的虎式坦克
点击数:606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