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植物园造价
1、新加坡植物园打农药吗?
你好,现在一般植物园所种的植物一般都不需要喷农药,因为所种植的植物都是抗病性强的植物。如果植物园种一些抗病能力差的植物,维护费用会非常高,而且植物也容易不美观,所以一般植物园的植物都是不需要打农药的。不过在春末夏初,一般都会打一些杀虫的农药,这样起到预防病害的作用,防患于未然。现在农药都是分解较快的,对人体伤害较小,一般一个月左右农药就可以分解掉,对土壤也没有什么污染。植物园的果子一般都是欣赏价值多于食用价值,你最好不要摘植物园的果子吃。
2、新加坡植物园的公园价值
2013年4月3日,新加坡官员称,新加坡正在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拥有154年历史的新加坡植物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7月4日,第 39 届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宣布新加坡植物园列为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新加坡植物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上第一个和唯一的热带植物园。2015年8月7日,新加坡植物园举办隆重的牌匾揭幕仪式,标志植物园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李显龙总理为植物园的“世界文化遗产”牌匾揭幕。另外,李显龙总理也为一种新品种的胡姬花“新加坡金禧万黛兰”主持推介礼。金禧万黛兰是花了五年时间培育的新品种。国家胡姬园、园艺展览与活动助理处长陈伟民说:“这金禧万黛兰其实就是国花卓锦万黛兰的后代,它也遗传了卓锦万黛兰的韧性与茂盛的生长习性,相当适合在热带国家栽种,它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比卓锦万黛兰勤开花,它的花也比卓锦万黛兰大,象征着新加坡在短短50年的进步与发展。” 新加坡植物园拥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植物,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棕榈、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包括了许多濒临灭绝的品种。植物园标本馆收藏了约750000个植物 标本,主要标本来自于大雪山地区 (泰国半岛、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文莱、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新几内亚))和邻近地区 (东亚,东南亚,西南太平洋),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半岛的标本可以追溯到 19世纪 80年代。标本馆使用植物研究和标本管理系统 采集汇总数据。 2001 年,新加坡植物园被国际园艺协会确定为姜黄属植物国际登记管理中心。 新加坡植物园向自然爱好者、环保人士、植物学家提供了一系列的游览方案、 讲座及工作场地。植物园为学校和其他机构提供户外经验教育方案,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帮助儿童建立信任、加强独立性,了解丰富多样的自然世界。
3、新加坡植物园的地理环境
新加坡植物园位于北纬1度18 分55, 东经103度 48分 58。 地址是新加坡克伦尼路1号,地处新加坡市区,面积有74公顷,为英国皇家植物园大小的一半,纽约中央公园的五分之一。植物园南部为荷兰路和内皮尔路,东部为克伦尼路,西部为泰瑟尔大道和克伦尼公园路,北部为武吉知马路。公园最南端距最北端约2.5公里。在新加坡植物园可以看到一个英国殖民地的热带植物园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世界级植物研究、保护和教育科学机构的过程。植物园保留了自1859年成立起丰富多样历史特点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其在南太平洋橡胶种植发展的中心地位。 新加坡植物园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於65%到90%之间。11月底至次年3月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风影响,基本上每天都会下点雨。通常是下午的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左右。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乾燥。印尼每到干旱季节会有烧芭(火耕)活动,当地林火造成的跨境烟雾,会影响新加坡植物园的空气素质,通常烟雾情况会持续几天才会好转。在这两个季风期,间隔着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在这几个季候风交替月里,地面风弱多变,阳光酷热,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4、新加坡植物园.要不要门票啊,多少钱
门票价格
植物园:免费
新加坡植物园(英文: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是新加坡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位于克伦尼路,占地74公顷,公园最南端距最北端约2.5公里。
新加坡植物园是热带岛屿繁茂的缩影,结合了原始树林和专业花圃,拥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树木,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棕榈、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植物,包括了许多濒临灭绝的品种。
胡姬花(兰花)是新加坡植物园最有特色、最吸引游人的一种植物。植物园的国家兰花园,大约有3万平方米,园中有专门种植胡姬花的花圃和研究所,共有三千多个品种六万多株名贵兰花,主要有蕙兰、蝴蝶兰、兜兰、石斛兰等,还有一些杂交品种和商品化的品种。园里种植的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是以发现这种新品种女士名字命名的,还有以新加坡第400万名观光客——来自澳洲的珍丹尼命名的淡紫兰花。每年在植物园内都会举办胡姬花展供旅游者参观。
开放时间
植物园:每日5:00——24:00 免费;
国家兰花园:每天上午8:30至晚上7:00 门票:成年:5新元;学生1新元;儿童(12岁以下):免费;老年人(60岁及以上)1新元。
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 :上午8:00 -下午7:00(最后进入6:30)每个星期一关闭(公众假期除外) 免费
花园只对12岁以下儿童开放。所有的儿童都必须由一个成年人陪同。
草药园 :每天上午5:00-下午7:30点 免费 每个星期二关闭(公众假期除外)
观叶园:每日5:00——24:00 免费;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关闭(公众假期除外)
植物学中心和图书馆: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5:00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关闭
城市绿色廊道:每天上午9:00-下午6:00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关闭
5、新加坡植物园的东陵和武吉知马游览区
东陵游览区在植物园南部,东陵门是植物园的南部入口。东陵游览区包括了植物学中心、历史博物馆、天鹅湖、音乐台等景点。武吉知马游览区在植物园北部,涵盖了生态区,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叶花园和藤架园等。 东陵门是植物园的南入口,从这里可以直接到达植物学中心。东陵核心区重建后,这个新装修的门保留其四个标志性的大支柱和支柱支撑的开启式大门。大门已从原来的老旧铸铁门,更新为的银质铸铝外表,并以叶序为设计理念。东陵门仍然是许多代新加坡人和游客喜爱的入口。 位于植物园南端东陵核心区的植物学中心成立于1859年。精心设计的植物学中心有珍贵的历史树木以及殖民地风格的建筑。这里有重要的研究资源,包括:■藏书万册的植物学与园艺学图书馆(包括公共参考文献中心)■新加坡植物标本馆,收集各种草本植物标本约有50万■兰花育种与繁殖实验室■教育宣传及研讨会室绿馆是新加坡第一个“绿色屋顶”。草本植物完全覆盖着屋顶。其内部为游客服务台,及美食街。前任园长的办公室,霍尔特姆馆和里德利馆都被保留了下来,作为新加坡植物园董事会和游客管理与运营办事处。 面积240平方米的新加坡植物园历史博物馆位于东陵核心区域植物学中心的荷顿楼(Holttum),建于1921年的荷顿楼是植物园中欧洲风格最显著的建筑物。在2008年,这栋曾经作为植物园办公室和实验室的两层建筑被市区重建局指定为受保护建筑。它的屋顶通风孔和百叶窗是为了应付热带气候而设计的。Eric Holttum教授在1925年到1949年担任馆长期间,在此开发创新了在无菌瓶生产健康杂交种子的兰花高效率育种技术。这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技术,是刺激兰花产业在整个地区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博物馆的多功能互动和多媒体展览详细说明植物园丰富的文化遗产。展出的历史物品,包括十九世纪初的旧照片,文物,植物标本,稀有植物的书籍和植物画。由CDL捐建的314平方米 的CDL绿色画廊是历史博物馆的延伸,每六个月至九个月调整植物或绿化相关的展品为。第一个在那里举行的展览展示了新加坡的绿化的旅程。画廊是新加坡的第一个零能源绿色画廊。该建筑的特点是使用太阳能光伏(PV)复合屋面板提供建筑运营所需的能量。太阳能电池板产生超过31000千瓦时的能源,超过了画廊每年约30000千瓦时能源消耗量。博物馆的外墙覆层使用了天然环保材料,可以应对新加坡潮湿的气候创造出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它也非常耐用,可抵抗害虫,霉菌,霉菌和耐火。博物馆及CDL绿色画廊的环保功能还包括:绿墙,东、西立面包覆吸引蝴蝶的植物物种绿色屋顶-选择抗旱植物物种以降低城市周围建筑物的热岛效应高效节能的室内设备-安装发光二极管灯和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 天鹅在植物园南端,是新加坡植物园的一大亮点,以前也被称为主湖。天鹅湖建于花园形成后不久的1866年。它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观赏水景。该湖占地面积约1.5公顷,深约4米,湖中有不少品种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天鹅湖的名称来源于一对从阿姆斯特丹来的的疣鼻天鹅,天鹅优雅的在湖面滑翔,让游客兴奋不已。天鹅湖的另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湖中央的小岛。岛上有大丛的伯恩棕榈树(oncosperma tigillarium),这是从1891年开始种植的。天鹅湖也是对东陵核心区域园林植物的重要水源。 在国家兰花园通往植物学中心的道路中间有一座被称为音乐台的八角凉亭,建于1930年,多年来一直保留了原有的样式。音乐台的位置是一个海拔33米的小山坡,是东陵核心区域的最高点。这个小山坡在19世纪60年代平整后作为乐团演出之用,四周环绕着阶梯花坛和棕榈树。虽然现在已不再用于音乐表演,它仍是一个拍摄婚礼照片的好去处,也是花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音乐台的著名特色景观是的周围的黄雨树(Samanea saman)。这种树通常有浅绿色的叶子,但由于突变一些树会生出了黄色的叶子。这种树已经被无性繁殖。游客们可以在此尽情欣赏黄雨树。 生态区在武吉知马游览区内,位于植物园西北部,包括了生态园和生态湖。生态园由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植物构成。“生态”在这里代表经济和生态两种含义。在宽敞的景观区,有许多提供香料、染料、树脂、水果和木料产品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各种植物像竹子,九重葛,果树,草药和香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生态湖中有从澳大利亚西部引进的黑天鹅家族以及其他重要的植物和动物物种。这是一个有着自然环境的地方。 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得名于犹太慈善家雅格·巴拉斯(Jacob Ballas),坐落于植物园东北端。这是新加坡植物园独特的服务于儿童的主题花园,在2007年10月1日儿童节首次开放。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声称这是亚洲首个为小孩子打造的儿童花园。儿童花园旨在通过探索和玩耍培养少年儿童对植物、大自然和环境的热爱。围绕着“地球上所有生命与植物息息相关(All Life On Earth Depends on Plants)”这一主题,花园设计独具匠心、互动有趣,12 岁以下的孩子能够发现植物是怎样为他们提供每日之需的。 叶花园是新加坡植物园的一个新颖而独特的主题花园,在生态园的南侧。叶花园广泛收集并展示了拥有不同形状色彩和纹理枝叶的植物陆地和水生植物,表明植物的美丽和多样性不仅局限于花朵。游客们可以发现有趣的食虫植物,如猪笼草。这些植物在适应不良的环境中进化为通过捕获和消化昆虫获得它们需要的营养物质。一个著名的样本是巨大的莱佛士猪笼草,其独特的红色杯子和大漏斗形球体很容易被发现。花园里的木板路也是观赏水生植物如莲花、荷花的好去处。
6、新加坡植物园
1852年建立的新加坡植物园,历经日本占领时期,在04/07/2015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7、请问有没有内部人士知道植物园温室建设造价是多少啊?急,谢谢!
我公司销售温室资材也承建温室,如有意向可留言。
8、新加坡植物园的建园历史
1822年,博物学家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福康宁的政府山上建立了第一个新加坡“植物学实验园”。其目的是评估该地区有潜在经济价值作物,包括高产的水果、蔬菜、香料等。 1859 年,农业园艺学会在现址建立了英国景观风格的新加坡植物园。殖民政府用驳船码头(英国人称之为黄埔)的土地从商人胡亚基那里换来了32公顷的东陵的土地,并授予农业园艺协会以建立植物园。劳伦斯·尼文(Laurence Niven)被聘为新加坡植物园园长和景观设计师,植物园按照尼文的设计布局从植被茂密杂乱的区域改造成一个英式园林景观公园。1874年,由于农业园艺协会资金不足,殖民政府接管了植物园。植物园的作用是促进新加坡的农业发展和在该地过收集、 培养、 试验可能有用的植物。最早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引进、 试验和推广橡胶。1877年,从英国皇家植物园运来了第一批橡胶树种子。1888年,博物学家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成为了园长,并带头种植橡胶树。种植试验成功,他的方法得以在马来西亚推广开来,使马来西亚后来成为了世界上天然橡胶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另一个成就是由埃里克·霍尔特姆(Eric Holttum)教授在1925年至1949年创立的配种兰花产业。他的杂交技术使新加坡之后成为了世界顶级的花卉交易中心之一。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新加坡的时期,东北帝国大学的地质学教授田中馆秀三接管了新加坡植物园和莱佛士博物馆。占领初期,田中馆秀三确保了植物园和博物馆内物品的安全。这两个学术机构也继续发挥着作用。埃里克·霍尔特姆和埃德雷德·约翰·亨利·科纳(Edred John Henry Corner)被软禁于植物园中,并指示他们继续园艺的研究工作。新加坡植物园也被改名为“昭南植物园”。之后,东京帝国大学的退休植物学教授郡场宽成为了园长,直至战争结束为止。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把植物园的所有权交还给英国,园长的职位由默里·罗斯恒(Murray Ross Henderson)担任。 而后,新加坡植物园在新加坡独立初期的多项“绿化新加坡”运动和“花园城市运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9、新加坡植物园的园内布置
新加坡植物园分为三个核心区域,由南向北依次为:东陵区、中心区和武吉知马游览区。除了位于中心区的国家兰花园需要购票入内,其余区域均免费开放。东陵区主要由植物学中心和天鹅湖构成,这里也是新加坡植物园初期的办公和试验地,著名的历史博物馆、植物图书馆、标本馆都在此处。中心区西部是国家兰花园,东侧紧邻东陵区的是一片约有6公顷的热带雨林,这片珍贵的原始热带森林比植物园的历史还要久远,生长了超过50%的新加坡稀有植物物种,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位于城市内的热带雨林。中心区内有一处栽植着绿篱的矩形花园,花园里有一个圆形的日冕和喷水池。北面的斜坡上铺植草坪,上面有用不同颜色的观叶植物组成的花钟,新颖别致。棕榈谷和交响乐湖在中心区的中央,邵氏基金交响乐台位于交响乐湖上,植物园在每个周末会不定时的安排免费音乐会供游客欣赏。2008年10月10日,交响乐湖的南边树起了一座肖邦的雕像。游客中心也位于中心区。武吉知马游览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包括了生态花园、生态胡、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叶花园和藤架园。生态花园是一片天然林区,面积约4公顷,专门收集东南亚的各种经济植物。
点击数:603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