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川各地争创和谐人居环境

建设和经营城市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四川各地的城市建设者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

  攀枝花:钢城争创“国卫”

  道路宽了,城市靓了,空气变得清新了,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活在攀枝花的人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城市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攀枝花人谈起自己的城市都引以为豪;外地到攀枝花来的人看到这座焕发着青春魅力的城市,都是由衷赞叹:漂亮。看到眼前这座清新、靓丽、整洁而具有南亚热带风情的现代化城市,谁曾想到就在五年前,攀枝花还是环保部门认定的污染大市,因为是著名的钢铁城,其污染指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高不下。不过就在短短的几年间,攀枝花的城市风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攀枝花市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狠抓落实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一是采用专业治脏和全民治脏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大清扫保洁作业力度。二是推行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实行密闭运输。针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攀钢、攀煤、中冶实久等企业,将生活垃圾进行分流,并对三大企业现有垃圾处理场进行封场和绿化管理,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

  在保证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攀枝花市还深入社区,开展了以整治背街小巷、排水管网整治、路灯安装为主要内容的小区环境整治。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场,整治排污管网84处58000米,硬化路面2008万平方米,新增路灯10781盏。另一方面,加强整治后的长效管理,如采用聘请保洁员等措施落实小区清扫保洁责任,加强小区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切实维护整治成果。

  在攀枝花公园,正在晨练的市民笑着说:“现在的环境治理,不是一句空话,政府硬是逗了硬的!”

  乐山:改善民生,消除内涝

  近年来乐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改善城区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环境,把影响百姓生活多年的“断节路”和内涝户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在乐山城乡结合处,居住着大量城市低收入群体,他们房屋破旧不堪,居民区周围的交通状态一直不太顺畅。为了解决城市交通“瓶颈”问题,缓解交通运行压力,乐山市在这一区域规划建设青果山路和人民北路,路面宽度分别为24米和30米,总长度约1.9公里。这两条公路的修建,不仅会缓解周边的交通压力,还将带动这个区域房地产的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提升乐山的城市形象。然而,由于这条路沿线有大量民房,拆迁量巨大,涉及850多户拆迁,所以建设实施难度大。市规划和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通过艰苦的工作,与拆迁单位和拆迁居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获得了大部分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使拆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了解,乐山市在积极推进青果山路拆迁建设的同时,还陆续启动了春华路中段和嘉兴路的整治和建设,拉开了中心城区9条“断头路”的整治和建设序幕。“断头路”的整治和建设,不仅会使乐山形成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更重要的是,它将完善道路下方的地下管网建设,特别是完善和疏通地下排水系统,解决由于道路标高和新建筑物标高高于周边未拆迁的片区而导致的“内涝”难题,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条件。据了解,其它“断头路”的路段整治和建设,以及还房点建设也将陆续开工,全面铺开。

  泸州:百条街巷改造

  泸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旧城区面广,小街小巷量多。在城市快速扩展,新城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过程中,旧城区小街小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设施陈旧、功能欠缺等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小街小巷狭窄、道路破烂,没有下水道,缺乏路灯等市政环卫基础设施,进而带来清扫保洁难、市容形象差、群众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等一系列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也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为此,市政府决心大力实施“百条街巷”改造,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4年至2007年,市政府累计投资2300万元,完成229条街巷的改造,改建车行道8.4公里、7.4万平方米,改建人行道4.3万平方米,改造下水道10.5公里,安装路灯近2400盏,安装拦车桩2800多根,惠及民众近10万人。在改造过程中,泸州市坚持水、电、气、通讯、光纤等配套管网的同步改造,配套的通讯管线全面下地,避免了重复挖掘、重复投资。在“百条街巷”改造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乱搭棚架、违规广告及“牛皮癣”等一并进行整治,做到“改造一条街,净化、美化一片环境”,为市民营造了整洁、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

  阆中:建设与产业互动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其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国都,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针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市积极以发展古城旅游为核心,并提出了“建设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阆中的城市建设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城市建设工作:

  一是坚决拆除古城内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还原城市特色风貌。由于历史原因,阆中古城内曾修建了一批现代建筑,严重破坏了古城形象。为此,该市通过发动全市力量,实施部门联动、古城立法等多种措施,拆除了不协调的现代建筑10万平方米。

  二是科学规划修缮古城风貌。对古城内不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街道立面、道路进行改造和修养,对59条街道实施了青石板铺设。

  三是打造核心景点。恢复、建成了古城中心标志建筑中天楼,精心打造了张飞庙、贡院、华光楼等一批重点景区。

  通过城市建设与产业的良性互动,阆中的城市形象得到迅猛的提升。2007年,阆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接待国内游客达15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8.7亿元。

造价材料信息浙江省造价材料信息四川省造价材料信息
文章字数:2554
点击数:553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