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政策护航 全方位保障改造工作实施

——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政策介绍

    北方采暖地区城镇建筑面积约65亿平方米,建筑能耗总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增长速度快,做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建筑节能工作任务的落实,据专家分析,如果对目前北方地区保温性能差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可提高采暖能源利用效率30%%,如进行供热计量改造,解决供热系统温度调节问题,同步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可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节能效果将十分可观。国务院提出的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工作任务已分解至各省(区、市),深入了解把握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方面的有关政策,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

  法律政策标准全方位提供支撑

  为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工作任务,国家及有关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政策、标准,为此项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撑。

  首先,有关法律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节约能源法》第34条第三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第38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即将出台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则把既有建筑节能专门列为一章,规定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要求,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具有很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其次,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了节能改造资金支持方式及奖励资金标准等内容。据测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一般在150元~300元左右,如要完成国务院要求的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即使只改供热系统及建筑门窗等透明围护结构,需要的投资将达113亿元~225亿元左右,北方地区大部分省市属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不足,居民中低收入群体比例较高,同时能源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市场投入风险大,资金投入渠道尚难以确定,需要政府的支持。财政部会同原建设部出台了《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中央财政支持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支持方式、奖励资金标准等内容。

  主要采取奖励的形式进行资金支持,使中央财政通过资金奖励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标准定为50元/平方米,其中严寒地区55元/平方米,寒冷地区45元/平方米。为改进资金运行管理机制,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采用因素法进行分配,通过综合考虑有关省市所在气候区、改造工作量、节能效果和实施进度等多种因素确定相应的权重。同时为激励地方加快改造进度,奖励标准还与地方实施进度相联系,设置了进度系数。2007年,财政部已经按6元/平方米的标准,预拨资金9亿元,用于各地安装热计量装置的补助。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出台《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计划安排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

  第三,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改造行为。为确保实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质量及效果,原建设部组织了有关技术单位开展了《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的编写工作,从技术角度规范改造行为。同时,热分配表、小流量热计量表等产品标准及推广技术目录、《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一系列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图集、工法也在制定过程中,这些技术标准将为开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体制组织市场多层面保障实施

  为了确保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顺利实施,还须从体制、组织、市场等多层面保障实施。

  首先是体制保障,要进行供热体制改革。当前的“福利性”供热体制主要弊端表现在“三个下不来”:节能建筑采暖能耗下不来,居民的热费支出下不来,政府对供热企业的补贴下不来。这种供热体制直接影响了北方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工作,必须进行改革。供热体制改革重点是:停止福利供热,变采暖费“暗补”为“明补”,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逐步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提高节能积极性,形成节能机制;加快现有住宅节能改造和供热采暖设施改造,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具备实施热计量收费的硬件条件;引入竞争机制,深化供热企业改革。

  其次是要为改造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市场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职能,通过建立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行较有效的干预。组织保障体系可从中央、省、城市三级政府部门进行完善,中央层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会同财政部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地进行检查、技术咨询、能效检测等,省级层面,建设主管部门可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本辖区内各城市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城市层面,由于是直接组织改造项目的实施,可成立由市政府领导挂帅,建设、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实施改造过程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改造工作提供市场保障。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既要调动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又要探索利用节能服务方式进行节能改造的模式。如能源服务公司,负责某一区域或小区热力管网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及用户的用热费用征收等工作,在小区的热力入口处安装热流量表。服务公司与热力公司按照热计量数进行热费用的结算。这一机制一方面使得热力公司只能通过提高锅炉和热网的效率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利润,另一方面,由能源服务公司出资改造,用户无需承担改造费用,只需从每年节省的热费中偿还即可,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探索了新思路。

  为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还将建立中央、省、城市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在国家层面,将建立针对这项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工作进展情况纳入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重点内容。在省级层面,要求省级建设部门对所辖地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自查,要对改造后的项目进行评估、对节能量进行考核,核拨奖励资金。在城市层面,要求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落实改造项目,充分论证改造项目技术方案,监督改造项目实施。

工程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2827
点击数:553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