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3-20,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成都楼市三十年巨变 哪里才是城市的中心?

    30年,成都人的钱包涨了43倍,衣、食、住、行全面迈向小康。30年,装红薯、玉米的饭碗如今川菜飘香,火锅、海鲜、中餐已是家常。30年,灰屋青瓦渐渐消失,摩天楼、品质社区如雨后春笋。非凡的成就后面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卓尔不群的创造,无数品牌植入我们的生活:中海、蓝光、置信、万科、大众、东风日产、宝马、标致、奇瑞、移动、联通、电信、白家、得益、新希望、通威、西婵、西安翻译学院、龙文学校、望子成龙、戴氏、博大、阳光、丽人、国美、苏宁、讯捷、成都华联、太平洋、奥特莱斯、兴业、光大、朵彩……今日起,早报重磅推出《影响天府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分别见证四川楼市、汽车、食品、医疗、教育、旅游等行业在改革开放期间的成长历程,让那些湮没已久的人、事、词汇、甚至气息,从记忆深处呼啸而来,让读者重温那些属于国家、也属于自己的成长片断。

  现在的成都人,说住在一环内简直是踩在城市的心窝子上,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一环还被看做是城乡结合部。九茹村、九眼桥、高升桥,粗大的桉树遮住一片片老旧的老屋,傍晚,恋人缓缓走向寂静的田野;电信路旁,华西医大宿舍区的小孩常到坡地上采野菌,这些记忆,今天回想起来都觉得已经很远了。不断扩张的环线就像同心圆,勾勒出了城市代替农村的节奏,今天的成都版图上,东南西北各组团成为了城市发展新的定义。

  城市裂变“卫星”环绕

  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锦江犹如一条护城河,人们把河以外全部看做郊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了一环路,直到90年代,一环路周边还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农作物;2001年,三环路已经远不是城区的边缘;2002年,绕城高速再次将成都的城市范围扩大。

  自从一环路告别农田以后,一个又一个的环线圈定出城市的范围,从不同时期的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城市不断扩展的速度。如今的成都,早已形成了东南西北4座新城,以及周边无数的卫星组团,板块式的发展成就了城市不同方位的亮点,也出现了多个城市副中心。“外地人才逛春熙路!”1980年出生的周跃说,如今,成都人已经不需要舟车劳顿去春熙路消费了,无论东南西北,都有超大的购物中心、顶级的电影院和高级的娱乐会所,各种配套高档齐全,“哪里不是一座城,哪里不是市中心!”

  楼盘刷新“城市地理”

  “中海国际社区再往西走1000米就到我家了。”“我住城北金荷花附近。”“我家离城东南翡翠城不远。”

  这样介绍家庭地址已是习惯,家的方位不是一环与二环的区别,而是置身于某个独特气质的片区。在城市的发展中,楼盘常常被作为地标,记录一个区域的变迁。由此,人们逐渐习惯了以楼盘的方位来定义住所的位置,比如置信之于城南的意义,万科之于城东的意义,成都花园之于城西的意义等。

  1997年,在成都人的城市地理概念中,城市的边界依然局限在一环线内,双楠几乎是一片荒凉之地。同年,行伍出身的杨毫创办了置信公司,置信的第一个产品就大胆地选择了双楠。1997年底,双楠谊苑的热销打破了地段论的神话。同样有标志性意义的还有万科,它是第一个敢于将推土机开到狮子山修楼盘的开发商,2001年,万科城市花园的出现,重新定义了城东的居住格局。直到今天,提起城东的各个小区,不少人依然将万科城市花园作为坐标。

  切片

  搬家的向往

  25岁的小敏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感慨中夹杂着几分羞涩。“1989年到1998年,我都住在小天居民点,一大片的平房啊,非常狭窄、破旧!那时,班里好些同学住的是父母单位分的楼房,我羡慕得不得了,天天梦想着哪天能告别这里。”

  1990年,成都中心城区里到处可见大片的平房,不少狭窄的房子里住着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中间只用布帘或木板隔一下,毫无隐私,小敏家就是这种情况。小敏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为了不让同学知道她住的是这种简陋的平房,放学后和同学一起走时,她尽量避免路过自己家,万一路过,也不吱声,等把同学送到了家,她才掉头往回走。

  如今,小敏早已如愿以偿。1999年,在小天居民点拆迁中,她搬进了九里堤的一个小区,一套二的房子,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卧室。今年,这个片区即将被重新打造,小敏又将再次经历一次大拆迁。“希望能搬到环境更好的地方去,换个楼层低一点的,父母年纪都大了。”这是小敏现在的愿望。

建材结算价四川省建材结算价四川省建材结算价
文章字数:1939
点击数:551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