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全省上半年散装水泥发展情况的通报
各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绵阳市商务局:
上半年,全省各地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开拓进取,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省上半年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346.34万吨,实现散装率33.02%3,散装水泥供应量同比增加530.06万吨,增幅为64.94%,散装率上升5.44个百分点,散装水泥量、率及增幅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全省散装水泥发展总体情况
从统计分析来看,上半年全省各地无论是散装水泥供应量的增加和增幅,还是水泥散装率的上升等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水泥散装量方面,成都、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宜宾、广安、达州等市表现较为突出,是全省推散用散的中坚力量。上述8市散装水泥量合计为1082.30万吨,占全省散装水泥总量的80.39%。其中成都市211.45万吨,泸州市52.76万吨,德阳市116.70万吨,绵阳市86.72万吨,内江市94.74万吨,乐山市248.98万吨,宜宾市78.79万吨,广安市104.56万吨,达州市87.60万吨。
在水泥散装率方面,成都、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广安等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成都市散装率为57.24%,泸州市散装率为33.81%,德阳市散装率为43.48%,绵阳市散装率为35.78%,乐山市散装率为35.64%,广安市散装率为36.12%。
在水泥散装量增幅方面,成都、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凉山等市州较为突出。其中增量增幅较大的有成都市增加71.68万吨,增幅为51.28%;泸州市增加20.50万吨,增幅为63.55%;乐山市增加157.04万吨,增幅为170.81%;宜宾市增加26.82万吨,增幅为51.61%;达州增加54.10万吨,增幅为161.49%。
二、影响当前水泥散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虽然上半年全省散装水泥发展态势良好,但水泥散装率只有33.02%,与全省水泥散装率38%的计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受全省水泥产量增长加快的影响。据了解,截止5月底,全省新建成投产的干法水泥生产线24条,增加产能2586万吨,从而导致水泥产量急剧增长。上半年全省水泥产量累计达4077.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18.03万吨,增幅达37.78%。水泥产能产量的快速增长,加大了水泥散装率上升的难度。
二是受灾区重建时间紧任务重的影响。灾区重建本需要大量水泥,但灾区交通设施震后受毁严重,给散装水泥运输造成较大困难,加之“三年重建,两年完成”,许多重建项目特别是农房建设因工期紧任务重,使用了大量的袋装水泥,直接影响了水泥散装率的提升。
三是受灾区暂停征收专项资金的影响。按照国家为支持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决定对受灾严重地区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政策,省财政厅确定我省51个县(市、区)三年免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这也是影响水泥散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三、采取措施加快全省散装水泥发展步伐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散装水泥办公室要认清当前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行政执法,落实“禁现”要求。要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创建绿色文明施工工地,保护环境,降低粉尘和噪音为载体,确保今年全省完成水泥散装率38%的目标任务。
二OO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点击数:548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