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12-11,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增强灾区持续发展能力 让灾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7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汶川地震重灾区群众就业的意见》,强调要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确保2010年重灾区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5万人、总量超过730万人,98%以上的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确保2011年底前实现“户户有就业”的目标。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优先吸纳重灾区群众就业    《意见》要求,坚持把促进重灾区群众就业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强调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拉动就业,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应优先吸纳重灾区群众就业,并将吸纳就业情况纳入项目竣工验收的考核指标;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就业,拓宽乡村就业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 75%以上。    加强服务业吸纳就业,重点发展物流、商贸流通、金融、信息、旅游、文化、房地产业和服务外包业,力争2010年重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比重超过30.5%;发展旅游业带动就业,2010年、2011年重灾区旅游就业人员分别新增2万和3万人。灾区就业援助政策重灾区将延长到2011年底    《意见》首次提出,将灾区就业援助政策在重灾区延长到2011年底,对重灾区持有 《地震灾区就业援助优惠证》的人员继续实施地震灾区就业援助政策。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 “持证人员”,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重灾区企业吸收当地“持证人员”就业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意见》提出,2011年底前,对组织重灾区劳动者到对口支援省(市)异地就业的,给予重灾区劳动者一次性单程铁路、公路或水运(路)交通费补贴,费用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此外,符合“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基本落户条件的重灾区群众在省内迁移,迁入地公安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办理。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扩大范围提高额度    以前,我省小额担保贷款覆盖范围为城镇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额度最高一般为5万元。《意见》把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扩大到重灾区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创业的城乡劳动者,人均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此外,对从事微利项目的,按规定给予贴息,其中超出国家现行政策的贴息资金由同级财政筹集安排。    对重灾区群众在2011年底以前新办的小企业,吸纳当地劳动者占本企业从业人员50%以上,已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缴纳社会保险费确有困难的,可申请缓缴一年期限以内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收取滞纳金。2010年至2011年,重灾区实现新增个体工商户5000户、带动就业1万人。    此外,对重灾区群众申办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出具的同意在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    关键词:扶贫帮困    2020年基本消除灾区贫困现象    □将灾区失地或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分的农民逐步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免除灾区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行政事业性收费时间,延续到2015年6月30日    □财政扶贫资金给予劳务输出培训的补助,对灾区少数民族县人平1200元,极重和重灾县人平1000元,一般受灾县人平800元本报讯(记者 曾小清)7月29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汶川地震灾区扶贫帮困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地震灾区贫困现象,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的转变。    切实帮扶8类特殊困难群体    《意见》要求,切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对家庭主要劳动力遇难和伤残家庭、新老“三孤”、极重和重灾县低保户、因灾失地失业农民、因灾致贫家庭学生、偿还农房重建贷款困难农户、需继续进行医疗康复和医疗救助的人员、需康复的残疾人等8类特殊困难群体,要给予相应帮扶,尽快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做好遇难学生家庭、伤残学生家庭后续帮扶和有生育能力的遇难学生家庭再生育后续帮扶工作。    扩大灾区贫困村社会保障范围    我省将扩大灾区贫困村社会保障范围,在极重和重灾县加快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灾区失地或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分的农民逐步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对确需后续康复治疗的重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费用;对两年恢复重建期满后仍有特殊困难并符合条件的重灾家庭,分别按城乡低保政策规定纳入低保,并按当地分类救助实施办法提高补助水平;对符合城乡医疗救助条件的受灾困难群众,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意见》明确,省政府原有免除灾区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行政事业性收费时间,延续到2015年6月30日;研究制定减免灾区贫困农户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业费和高中期间学杂费政策等。    推进灾区贫困村新村建设    推动新村建设与连片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移民搬迁、城镇及开发区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统筹,整体推进,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的转变。《意见》提出,要加强贫困农户能力建设,把灾区贫困村扶贫开发重点放在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上,通过各种有效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社会就业、外出务工、科技致富、防病治病、发展创新、当家理财、自我组织和自立自强能力,逐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加灾区扶贫帮困投入    将新村、产业、劳务、移民和社会投入的扶贫资金进行适度整合,集中投向灾区贫困村。每年的财政扶贫资金增量向灾区贫困村倾斜。涉农项目资金尽量向灾区贫困村倾斜,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优先向灾区失地农民较多的贫困村倾斜。    开展灾区贫困村产业扶贫试点。省财政、扶贫移民部门今年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100万元,在31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极重和重灾县,每县选1个贫困村并投入100万元开展灾后产业扶贫试点。    强化灾区劳务输出培训,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增加灾区就业岗位。财政扶贫资金给予劳务输出培训的补助,对灾区少数民族县每人平均1200元,极重和重灾县每人平均1000元,一般受灾县每人平均800元,主要用于贫困农民参加培训期间的培训费和食宿费等。    关键词:产业发展    灾区产业明年可望全面超过震前    □3年内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资金用于支持重灾区产业恢复发展    □争取国家有关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优惠政策延长3年执行时间    □对灾区重点建设的产业园区,比照全省成长型园区“1525”工程政策给予倾斜支持     到2011年,全省灾区产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月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汶川地震灾区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上述目标。    《意见》还提出,通过3年努力,将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以新能源装备为主导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成都、绵阳、广元电子信息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以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航空电子、生物医药和家用电器为主导的国内一流的产业集群;将阿坝锂资源开发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锂深加工产业集群;将岷江河谷、嘉陵江河谷的特色农业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绿色生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将灾区现代村寨村落旅游带、自然生态旅游区、地震遗址遗迹、禹羌文化生态保护体验区、三国蜀文化旅游环线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精品旅游示范区;推动灾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城乡均衡发展,促进灾区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互动、融合、协调发展。    引导产业布局优化    根据适合产业发展的程度,《意见》分别确定适宜重建、适度重建和不宜重建的区域,明确产业定位,引导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    适宜重建区:加大对现有产业园区的改造提升和整合发展力度,新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特色园区。在成都、德阳、绵阳等适宜重建区域,分别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视听三大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依托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 “1525工程”的实施,逐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适度重建区:重点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园区。在广元、雅安、阿坝等适度重建区域,依托天然气、水电、锂等资源优势,集中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高水平载能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逐步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在成德绵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础上,按照各个开发区、园区、基地的功能划分、差异性配置、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和延伸为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阿坝—雅安高新技术产业带,把地震重灾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不宜重建区:在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业和农林牧业,严格限制影响生态环境的其他产业发展,严禁在原地恢复和发展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建设灾区特色文化产业    加快灾区文化产业 “一带一廊一区”建设,以都江堰灵岩山文化产业园、广元明月峡古栈道、绵竹年画产业园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重点,打造成德绵广文化产业带;以松潘古城文化产业园、茂县羌寨绣庄等为载体,加速藏羌文化走廊建设;以羌文化区、大禹文化区为内核,以沿岷江上游两岸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支撑,打造羌文化生态体验区。    7大政策保产业恢复发展    财政支持政策。3年内,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用于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重灾区产业恢复发展。探索建立融资创新资金,通过向政府融资平台注资、建立担保资金、对项目贷款进行贴息、对项目注入资本金、对社会资本投入重大产业重建项目给予奖励或补助等方式,放大政府重建资金,弥补产业重建和发展的资金缺口。    税收支持政策。对到灾区投资和创业且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优势企业,依法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延期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政策。    土地支持政策。适度增加灾区产业用地指标。极重灾区、重灾区土地出让收益,在按国家规定安排相关支出后的净收益,可安排部分支持产业恢复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有关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优惠政策延长3年执行时间。    资源开发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提高资源本地留存比例,支持就地转化;积极探索水电、天然气等资源地和使用地的利益互补机制。    园区支持政策。对灾区重点建设的产业园区,比照全省成长型园区“1525”工程政策给予倾斜支持。    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方式,积极支持重灾地区产业恢复发展,对极重灾区、重灾区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给予适当贷款利率优惠支持;创新融资机制,积极推动极重灾区、重灾区用好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推动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主板或创业板上市,帮助灾区已上市企业扩大再融资能力。    人才支持政策。通过创新机制体制,落实和完善灾区在吸引企业家投资创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等各类人才引进、强化人才培训及使用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对灾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所需旅游人才加大支持力度。(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建材指导价四川省建材指导价四川省建材指导价
文章字数:5467
点击数:545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