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11月5日,行走在威远县城干净整洁的大街上,刚从内江市委结束上挂回来的县委干部邹离掩饰不住兴奋:“一年多没回来了,城市变化非常大。扬尘没有往日那么多了,街道更宽了,绿化更多了,城市也更美了。”2008年以来,工业重镇威远县下大力气“恶补”历史欠账,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功能完善结合起来,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整治道路“恶补”历史欠账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上,威远的历史欠账实在是太多了。”威远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董凤玲感叹说。 威远县是四川省传统工业重镇,工业产值支撑了内江市的“半边天”,全县有规模工业企业129户。长期以来,“脏乱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威远的真实写照。同时,因为工业企业的大量存在,大型载重车经常出入威远,连接外界的威自路、连威路等公路不仅损毁严重,道路两旁厚重的粉尘和堆积的垃圾更是一度“晃呆”了路人的眼睛。 开展综合治理以来,县交通部门与各乡镇负责对全县公路水沟进行清淤,清除公路两边建筑垃圾和各类杂物3万多吨,对威连路、球马路、威自路三条路段进行了沥青灌缝8万多米。同时,还启动了对县境五大交界口的公路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退耕还林绿化带建设试点。 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沿线、场镇新建花池2000余个,栽植绿化树8万余株,撒播草籽5万余平方米。落实责任 全民参与治理 11月3日,威远三河街道居委会主任刘淑华来到鸿运佳苑小区,开始了她不定期的 “明察暗访”。“不仅要求业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于社区居民乱扔乱丢等不文明行为,我们也会毫不客气地给予批评。”刘淑华说。 落实责任制,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示范。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街、包点”,威远县城建成区域内的街道及城郊结合部等,被分别划定到县城12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严陵镇各社区,并落实专人巡查责任街道和区域,每月在划定的责任区域开展两次大型义务劳动。 县城公务员王云对此深有感触:“各单位划分街道和片区进行义务劳动,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进行。基本上,每次义务劳动都有三千多人参加。” 打牢基础 提升城市功能 威远县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日,投资4800多万元、占地88亩、日处理垃圾130吨、服务年限11年的新建威远垃圾处理厂投入试运营。工艺选择为卫生填埋,渗滤液处理方式为就地处理达标排放;同时,全县投入2000多万元,对县内特别是乡镇一级800多个公厕重点进行了维修改造和新建,全部采用冲水式处理;投入700多万元,新建垃圾池(库、箱)1800多个,增设果皮箱1200多个,新建地埋式垃圾库8个…… “要让群众享受工业发展的成果”,威远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对此形成了共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仅是环境卫生、果皮垃圾,还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544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