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抗震救灾新模式:政府集成

    ■核心提示  政府集成模式贯穿于“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始终。它既是构造政府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的一种方法。政府集成不是政府部门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的目的和集成模式进行组织、功能和流程再造,从而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和过程。它强调政府的主体行为性,集成体形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以及政府集成部门的自组织性,追求政府运行效率的提高。    政府集成模式的内涵    “5·12”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政府集成模式突出体现了以下内涵:在中央层面,强化决策和指挥的系统性,突出政策的宏观和配套,直接下属政府机构重点加强跨部门协作;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调动地方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救灾工作纳入政府管理职责,强调了全过程的应急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最优集成工作效率。    政府集成模式有哪些主要特征呢?第一是政府领导。政府根据救灾工作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政府可集成部门进行比较选择;以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全面恢复为目标对各政府部门进行有机集成;以灾后重建系统为对象,对这一复杂巨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协调与控制,并根据新变化不断调整其政策、结构、工作方式等,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的领导指挥作用。第二是集合再造。通过重组政府内部资源、技术和组织等,密切政府各部门间的联系和配合,促进了重建的有序性;注意领导的层次性和结构性,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分级管理;注重科学统筹、整体谋划,将各种要素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把这种综合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方式和理念贯穿于抗震救灾的全程全域。第三是整体优化。以政府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将各政府部门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政府部门的自组织和适应进化,不断完善政府集成体的整体功能。救灾和重建各阶段的体现    在“5·12”应急抢险阶段,各级政府均迅速作出反应,举措有力到位。为了实现各政府部门协同工作,还采取了每日会商制度和点对点快速处置机制等措施,在各部门之间搭建起立体网络,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协调顺畅。除了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应急抢险工作还十分注意领导的层次性和结构性,让集成在不同范围和层次上全面展开。对于由地方为主处置的突发事件,中央部门给予必要的指导、协调和帮助,实行条块结合管理。各级政府还根据新变化及时调整政策、结构和工作方式,将政府集成的自组织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在恢复重建阶段,为了避免因时间跨度长、持续的职责归属及划分带来的不稳定性,避免各职能部门的分割或孤岛化,重建工作始终坚持以灾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全面运转为导向,对救灾的理念、目标、政府组织、工作方法等予以全方面集成,让信息交流、技术交流和物资交流在各阶段各环节充分集成。受益于各省市的对口援建,灾区人民迅速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在全面重建阶段,政府综合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携手各类组织机构,将重建地区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协调,使政府集成涉及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全面重建是对灾区经济体系、行政体系、社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综合立体再构建。为了保证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加强对未来灾害的防范能力,政府还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成立专门的机构,从法律、政策、机制等方面对灾害治理予以全方位干预,建立起国家灾害保障体系。    需要进一步发挥的作用    依托政府集成模式,“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地震灾区的发展振兴中,这一创新的政府集成模式还应当进一步发挥作用:第一,政府集成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规划的系统性,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着力于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二,政府集成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以拓宽就业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失业人口的安置。政府应从各层面系统发力,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积极创造再就业的外部环境。第三,在发展振兴阶段,仍然要强调建设进度同建设质量紧密结合。在充分重视由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对口支援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强化协调和监管,出台一些专门条例,对各参建主体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形成建设成效的最优集成。(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建筑造价信息四川省建筑造价信息四川省建筑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2073
点击数:541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