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6-01,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城镇体系规划要和产业规划魂形一体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共同瓶颈主要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保。解决这些瓶颈的唯一出路就是走集约节约的城镇化道路。通过城城统筹、城乡统筹实现产业布局的一体化,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生态环保的一体化。

  □樊晟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要改变传统的注重建设层面的规划、与产业结合不紧的毛病。要实现与全省产业规划和布局无缝连接,强化产业对区域城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并在城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特色等方面体现出来。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魂,城镇是形,要做到魂形一体,避免盲目发展。

  规划的编制,需要有较强的超前性,城镇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未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梯级的产业联动模式,率先在大城市引爆,逐层带动、传递和服务中小城市。

  要建立符合新型工业化格局的稳定的城镇体系,就必须走大、中、小城镇均衡协调发展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采取分层组织,区域联动,整体推进的策略。我省城镇体系目前的结构缺层断档,成都市的首位度过高,二级城市均质化,需要尽快培育一批大型或特大型城市。城镇体系也有上下游关系,是上下游城镇共同构成的整体。上游城镇一定要发扬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精神,为下游城镇提供发展空间;下游城镇也要为上游城镇提供支撑,上下联动,整体发展。

  针对不同地域条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的地区,应分别进行次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共同瓶颈主要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保。解决这些瓶颈的唯一出路就是走集约节约的城镇化道路。通过城城统筹,城乡统筹实现产业布局的一体化,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生态环保的一体化。

  高海拔地区,地广人稀,用地有限,宜采取组合城市的模式,通过大区域合作的功能布局方式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其他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增强重点城镇聚集效应,将具备良好发展条件的县城尽快培育成为辐射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设市城市,依托自然与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国际旅游城镇,形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大聚合小分散的城镇发展格局。

  城镇密集区首先应强调城城统筹,一体化组织本区域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走差异化和互补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延伸至城乡统筹层面,促进区域全面发展。成都与周边地区的“1+7”模式就是很好的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城镇化的载体即城镇研究得较多,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一定要研究他们的基本条件、就业特点、分布状况、诉求与困难、政策与保障等,尤其是针对我省的情况,着重研究生产力分布特点、素质、范围、密度、构成、流动方向等要素,因势利导,从城镇体系的构建和产业布局入手,在中小城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释放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为农民的转化创造条件。同时,探索农村地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聚居方式的转变途径,结合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全面改善农村地区的面貌。

  规划编制还要注重特色,提升质量。一是加大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力度,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为重点,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镇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编制,采取立法措施杜绝对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及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乱拆乱建。三是积极倡导开展城镇风貌特色研究和环境整治工作,鼓励从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本地优势、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强化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

  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城镇化评估体系,重点评估工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的协调关系,工业增长、城镇化增长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城镇经济水平增长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协调关系等,及时调整和完善,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健康有序发展。(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建设造价信息四川省建设造价信息四川省建设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829
点击数:540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