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成都锦江区15处低洼棚户改造完成“模拟搬迁”

    7个点位 7个

  ●15个点位中的7个点位在签约期限内实现100%签约

  6天

  ●东城拐下街仅用6天时间即实现100%签约

  30户

  ●面积不足25㎡的住户中,有30户不补差价住进85㎡的套二新房

  新闻名词

  模拟搬迁

  今年4月27日锦江区启动全区内15处低洼棚户改造工作,15个改造点位将采取“模拟搬迁”实施补偿安置。“模拟搬迁”是政府为改善民生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不带任何行政色彩,政府和改造对象是完全对等的民事关系。

  在改造中,居民就是主体,能否完成则完全由群众自主意愿和模拟签约比例决定。只有当点位在预定期限内实现100%签约,才会启动搬迁改造。

  8月31日,锦江区低洼棚户模拟搬迁改造按约结束。15处点位、422户居民签约273户,总签约率65%。其中,红照壁、红星路一段11号、昭忠祠街、东城拐下街、崇德里、拱背桥街、点将台东街7个低洼棚户点位签约率达100%,165户居民将告别“蜗居”。

  其余8个点位因签约率未达100%,模拟搬迁改造按约终止。整个改造搬迁房屋面积近2万平方米,搬迁整理出的地块都将用于绿地、道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公益建设,总预算达4亿余元。

  预算4亿

  锦江区最大改造项目

  锦江区本次实施改造的15处低洼棚户点位均位于一环路以内,占地面积小,生活配套及基础设施极不完善,房屋多为年久失修的砖混、砖木结构。居住的居民也多为生活困难群体,人均居住面积较小,安全隐患突出。由于这些点位面积狭小,既无法单独开发,也无法与周边地块整合,多年来一直难有改造机会。

  今年4月,锦江区启动了15处低洼棚户点位改造。整个改造涉及居民422户,改造搬迁房屋面积近2万平方米,搬迁整理出的地块都将用于绿地、道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公益建设,总预算达4亿余元。

  就改造涉及的户数、面积及改造后的用途而言,此次低洼棚户点位改造系近年来锦江区旧城改造最大的民生公益项目。

  群众100%自愿签约

  锦江区危改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此次低洼棚户模拟搬迁7个点位在签约期限内实现100%签约,签约数量再创新高。东城拐下街仅用6天时间即实现100%签约,崇德里、拱背桥街、红星路一段11号、红照壁4个低洼棚户点位提前实现100%签约,也均为全市首次。

  “此次低洼棚户模拟搬迁改造大多数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尤其是实现100%签约的7个点位,绝大多数群众不仅自身踊跃签约,还主动协助做好搬迁动员工作。”锦江区危改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群众积极性高是7个点位实现100%签约的重要因素。

  不足25㎡

  可不补差价换85㎡

  此次改造的住户中生活困难群众较多。此次签约成功实现安置的165户中,被搬迁房屋面积不足25㎡的有51户,享受托底保障的有30户,比例远高于以往旧城改造项目。按照此次补偿安置方案,享受托底保障的住户,无论住户房屋面积多小,都能不补差价就能住上一套85㎡左右的套二新房。

  与此同时,也有少数群众由于补偿期望值过高,自愿放弃了改造搬迁的机会。惜字宫南街的40户住户,截至8月31日共签约37户,仅余3户住户拒绝签约,导致该点位模拟搬迁终止退出。

  探访棚户区

  雨天先给家里电器穿“雨衣”

  “搬迁了好,现在住起来好恼火嘛。”昨日下午6时许,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掩映在一排楼房之中的红星路一段11号的棚户区:这里的房屋,没有消防通道、没有厕所、不通天然气……与周围的楼房形成了强烈反差。

  “住在这里肯定有很多不方便啊,下雨还要漏雨。”住红星路一段11号棚户区的魏先生说,他的房屋上面用三合板遮盖,有砖瓦的地方也破碎了,一家人就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里,“你看,顶棚上的缝隙,遇到下雨就只有把家用电器用雨布盖上,然后拿着盆子到处接雨水。”

  得知要改造后,老魏一家都很高兴,遇到一些观望的住户,他也会去主动宣传,动员他们尽快搬迁。“政府能够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改善低洼棚户居民的生活,确确实实是一项民生工程。对于目前的搬迁补偿标准,我们认为还是能接受的。”

建材价
文章字数:1889
点击数:540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