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20-06-07,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我省风景名胜区挖潜经营模式调结构有空间

    新闻背景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风景名胜事业及世界遗产“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和保护设施建设,努力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实现我省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我国风景名胜区设立30周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40周年。目前,我省已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6.5%左右,还有许多具备资质、可培育为国家级风景区的资源。  四川是风景名胜资源大省,风景名胜区数量多、类型全、分布集中、品质优异。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  保护优先 留住绿水青山  1980年,我国第一个风景名胜区规划——《峨眉山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明确:禁止砍伐,停耕还林,恢复生态,维修庙宇,改造游憩步道,增设服务网点,增建基础设施,为旅游开发经营创造先决条件。规划不仅在其侧翼修筑旅游公路直至峰顶,还设计了客运索道直接往返于山顶山脚,创造性地实现了“山上游,山下住”、“快进快出”的游程布局与游览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景区资源。  1982年,峨眉山、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剑门关等景区荣列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随后,针对九寨沟-黄龙景区以水为魂等特点,“山上游,山下住”的规划开发经营理念,发展成为“景区内游,景区外住”的功能布局原则,有效保护了原生态的景区风貌。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规划统领风景名胜区各项建设和管理工作,是我省风景名胜区建设成就的基础。”省住建厅副厅长杨光介绍,目前我省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得到了迅速推进。  潜力巨大多元产业开发有空间  从数量看,我省风景名胜区开发保护已处全国前列,但仍有多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培育和提高可升格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1年我省接待游客总人数3.5亿人次,排名全国第三位;实现旅游总收入2449亿元人民币,列全国第八位,但比居全国首位的江苏差了一半。“这充分说明四川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经营模式和旅游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住建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钱振越说,一些地方在景区规划、市场经营等方面的权责机制尚未理顺,甚至资源保护缺位,多靠单一的观光模式,缺乏多元产业开发经营理念和机制。  杨光认为,需要加强申报培育、规划与建设,加强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突出我省的民族、民俗特征,搞好景区内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新村建设,加强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使风景名胜区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预算造价信息四川省预算造价信息四川省预算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299
点击数:536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