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9-29,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新兴产业铸就新型环卫人

城市环卫,这个一度以“扫街”、“掏粪”和 “拉灰土”为代名词的传统行当,如今已经逐步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从提供单一的环卫保洁服务,演变成全方位提供固废收运处理、环卫投融资、城市矿产资源、环卫科技解决方案和特种装备研制等一体化环卫产品服务。新兴产业铸就了新型的环卫人,他们既传承了传统行业的特质,也被赋以新时代的意义。

张晨光,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和北京市“科技新星”。

在不大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这位气质淳朴的新型环卫职业人。

聊起环卫事业的变迁,张晨光如数家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供给方式的转变,垃圾组分也发生了变化,末端处理设施技术升级及资源化利用的提升,城市环卫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作业已经从人工清扫保洁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和综合保洁服务;垃圾处理则从简易填埋发展到现在的卫生填埋、清洁焚烧、综合处理、工业化分选和再生资源产品生产。所有这些,既全新演绎了城市环卫服务的新概念,也全面展现了城市环卫服务新兴产业的崛起。

在城市环卫的发展过程中,环卫科技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驱动作用。近年来,北京环卫集团凝练并主持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北京市重点科技专项,其中张晨光带领的课题组参与的科研项目就有20余项之多。“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重大装备研究及示范”、“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等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业界领先,是北京市重点科技专项;“城市生活垃圾筒仓式厌氧生物制气设备研发与示范工程”则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他本人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

张晨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和“可持续填埋技术”两大技术平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是针对当前生活垃圾源头有限分类与混合收集并存的情况下,通过高效分选分离工艺、高效厌氧反应工艺及清洁焚烧和等离子气化技术,实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组分破坏”的方法将工业化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或混合垃圾分离为“干组分”和“湿组分”两部分:其中“干组分”含水量低至35%,平均热值可达12000千焦/公斤,采取清洁焚烧或等离子气化处理,能大幅提高发电效率;“湿组分”为含水量65%以上的宜生化有机质,采取高温干式厌氧消化方式处理,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可制备为生物质燃气,产生的残渣经堆肥处理后,可成为绿化营养土,焚烧或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厌氧系统伴热,这大大提高了综合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可持续填埋技术”更令记者印象深刻。张晨光介绍,这种技术可加速垃圾堆体的稳定、降低臭气产量,加快垃圾矿化(可生化组分低、含水率低),稳定期从15年缩短到3年时间,封场时间可延后30年。特别是对已填埋垃圾的重新开挖和再生利用技术应用,对于提高既有垃圾填埋场的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城市环卫,这一新兴产业在发生质的飞跃,新型的环卫人也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传统使命的感召下,不断实现新的超越。张晨光带领着技术团队,发扬了“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将困难转化为责任,将责任转化为动力,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产业化成果在北京、辽宁、山东、陕西等地得到推广应用。在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编制了2项国家标准和9项北京市地方标准。

短短数年时间里,在张晨光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所在的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成员单位”、“北京市城镇生活固废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企业研发机构”,2013年被认定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并成为北京市科普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极大地提升了首都环卫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一名70后,张晨光展现了新时代首都环卫人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新风貌。为了表彰先进,选树典型,更好地发挥北京市新兴产业工人模范带头作用,2014年他被推荐参与北京市新兴产业工人先进个人的评选。在诸多的荣誉和光环之下,他平静地对记者说:“我只是首都环卫工人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环保产业不断提升,让北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建筑造价信息直辖市建筑造价信息山东省建筑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963
点击数:531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