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本网讯 日前,记者从绵阳市住建局获悉,2015年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开工目标任务12861套,其中公租房2116套,危旧房棚户区改造10745户。截至4月底,有16个项目共4555套已开工建设,其中公租房458套,危旧房棚户区改造4097户,开工率占目标任务的35.4%。该局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措施包括:
一是领导重视,加大督查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为有效推进绵阳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市政府于2015年3月4日召开了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园区)政府(管委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县市区(园区)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加快项目前期手续的办理,所有项目务必在9月底全部开工;3月12日市住建局召开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对2015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布置和安排;市目督办、市住建局等部门组成专项督查小组,从3月份开始,每个月对各县市区(园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报市委市政府,确保2015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加强建设资金筹措,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安排、企业自筹三部分组成。
三是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全力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把棚改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危旧房棚户改造领导小组,建立了市长半年一次、分管副市长每季一次、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每月一次的议事制度,研究解决棚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正在修订《关于旧城区改建工作的意见》、《绵阳市旧城区改建房屋搬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绵阳市旧城区改建规划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绵阳市旧城区改建用地供应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绵阳市旧城区改建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绵阳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城中村改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绵阳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1+5+1+1”的棚改配套政策,推动棚改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
四是保障民生,积极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2015年,该市定向供应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目标任务为500套,目前已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150套,同时修订后的《关于绵阳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配租和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降低了农民工申请公租房的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扩大保障范围,市住建局并要求各县市区、园区制定自己辖区内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并在网络、新闻媒体上加大了农民工住房保障的宣传力度,到使用农民工密集的大型厂区进行专项宣传,让更多的农民工知道、了解这项民生工程,提高农民工申请公租房的积极性,确保“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在我市健康有序的开展。
据了解,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危旧房(旧城)棚户区改造资金融资筹措难度依然较大,尤其是在严控新增政府性负债、平台公司融资进一步收紧的大背景下,建设资金筹集更加困难;同时,业主搬迁难问题亦制约了部分改造项目的推进。
绵阳市将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采取政府投资建设和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两种方式筹集保障房房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购买、租赁”等方式筹集公租房房源;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进一步规范保障性住房申请准入条件和流程。加大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力度,重点加强已经纳入统贷资金支持项目的搬迁,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将棚改工作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相结合,按照省上征收补偿有关规定,研究和完善城区补偿政策,在补偿奖励上向货币补偿倾斜,鼓励引导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和异地安置,在妥善安置的同时积极消化全市商品房库存;会同宣传部门和各县市区园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相关利益群体依法办事,让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真正惠及民生。 (绵阳市住建局 黄龙)
点击数:530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