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乐山市推进数字城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本网讯  近日,乐山市作为全省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采用9+3+X系统建设模式,整合应用政府部门资源和多项数字信息技术,在住建部规定系统受理子系统等9大核心系统和省住建厅视频会商等3大系统基础上,结合乐山实际,自主建成了噪音监管、车辆管理等8个子系统,发现问题更全面,处理问题更及时,管理手段更现代,管理效能更显著,初步形成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开启了乐山城市管理“新常态”。   发现问题更全面   自2013年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以来,改被动发现问题为通过信息上报、视频监控等主动发现问题,确保城市管理问题能够迅速、全面发现。截至目前,共受理涉及城市管理案件7万余件,近三年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立案数量是上一个三年的20倍。仅今年1-6月,受理立案城市管理问题及达到10583个。   一是地理区域全覆盖。共享公安天网视频资源1137个,针对涉及城市管理的重要路段和节点,建设带有高清红外智能摄像功能的街面监控高清监控点70个。通过万米单元网格,将乐山城区42平方公里划分为463个万米单元网格、51个责任网格,实现城市建成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地域上的全覆盖。   二是问题类型全覆盖。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把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各类问题划分为13大类197小类,实行地理编码管理,精准定位。其中: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房屋建筑等城市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等 “部件”7大类117小类,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城市管理事件6大类80小类。系统把城市每一个路灯、每一个下水井盖等城市管理部件逐一编订唯一编码13万余个,利用遍布中心城区的一千余个摄像头和数10名信息采集员,全天候巡察城市区域,发现问题马上截图上传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进行处理。   三是收集途径全覆盖。数字城管的信息来源除视频采集、信息员采集外,还充分考虑电话热线、网络投诉等信息来源通道,多种问题采集途径协同联动,全天24小时发现受理群众投诉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发动更多眼睛监督管理城市。整合城管便民服务热线“2499888”、城乡环境治理服务热线“96198”、城管服务热线“12319”,实现平台功能对接和资源整合。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海棠社区、问政四川、天府社区等公众网站的网贴投诉。截止目前,通过城管服务热线、网络投诉等途径发现问题1万余件。   处理问题更及时   高效快速处置城市管理问题是数字化城管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乐山数字城管以数字化办公手段为依托,发现问题实时派遣,办理信息同步共享,有效提升问题处置速度。1-6月,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按时处置率、有效处置率达到95%。   一是实时在线派遣。对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遵循“部件属主,事件属地”原则,按照采集、立案、派遣、处置、督办、核查、结案的标准工作流程进行快速处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在线派遣,精准传达问题详细信息,处置问题限时完成。目前,从问题发现上报、确认责任单位到任务派遣只需3到5分钟即可完成,反馈时间也从过去的7天缩短到2个工作日。启用电话回访制度,利用系统随机抽取电话号码进行办理回访,提升对市民诉求事项的办理效果和市民满意度。   二是实现信息同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来源主要包括采集员日常巡视上报、城管投诉热线公众举报、网络投诉、平台视频监控等。强化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利用数字城管系统,把任务派遣、任务处理、核查结案等环节关联起来,由数字中心负责信息收集、案件建立、任务派遣,再由属地执法大队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完成任务处理与结果反馈,最后由数字中心进行核查结案,实现指挥中心、专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   三是办公手段数字化。依托数字城管视频会商系统,在城管执法大队设立“执法谈话室”14个,通过视频、语音,实时监控执法谈话现场,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提高办案效率。开发车载动态取证系统,将监控系统延伸使用到现场查处、调查取证等环节。开发对讲机调度指挥系统,配置具备移动视频监控、自动录音功能对讲机150台,有效解决传统模拟对讲机覆盖距离小、盲区多、辐射大的缺点。开发车辆视频监控系统,95台城市管理执法车辆全部安装GPS监控设备,跟踪监控车辆运行轨迹。与此同时,车载GPS系统、对讲机集群系统与数字城管平台深度整合,实现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从而将监控系统延伸使用到现场查处、调查取证等环节,实现对各种城市管理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派遣与记录。   管理手段更现代   乐山数字城管系统在建设思路上,本着既满足现有工作需求,又利于系统升级拓展的理念,为系统后期功能延伸预留了拓展空间。随着噪音监管、电话追呼、工地监管等子系统的顺利拓展,促进城市的管理手段更现代、更丰富。   一是试点噪音监管系统。2014年10月底在春华广场试点启动了噪音监管系统,针对城市广场居民娱乐活动噪音扰民的问题,通过音量探测设备,广播和视频提示的方式,文明劝诫和疏导民众降低音量或在规定时间段内从事娱乐活动,超过额定音量,监控系统自动断电。自噪音监管系统启用起来,周边居民噪音投诉率下降了90%。   二是启用网络电话追呼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城市“牛皮癣”小广告的管理。在系统录入涉嫌号码,系统自动通知涉嫌号码人员到执法大队接受调查,对未接受调查的电话号码进行强烈干扰呼叫,堵塞违法号码的正常通信,截止目前,已成功干扰违法号码536个,并与公安机关形成联动机制,成功停机违法固话83个。   三是建筑工地监管系统。拓展视频监控系统,在中心城区在建工程项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30个,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运渣车辆抛洒滴漏和扬尘污染治理。数字中心对建筑工地周边市容环境、街面秩序、抛洒滴漏等方面情况进行重点监视,发现问题,及时截图立案查处。1-6月,全市建筑工地围挡率99%以上,施工道路硬化率98%以上,规模以上工地车辆冲洗率97%以上,渣土密闭化运输率达100%。   管理效能更显著   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处理案件发生区域、发生时间等数据,分析出阶段管理的方向和重点部位,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改变发现问题再处理的被动解决方式,加大事前管控力度,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一是共享数据资源。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共享住建部门现有的三维城市地理数据,构建数字城管42平方公里基础数据图普查制作、全新城市基础控制网、单元网格数据库等一系列基础数据系统。依托基础数据系统,建立市级部门、区政府、网格单元所在地单位的多级信息网络系统,在管理上实现全区域、全方位、分层分级管理。   二是“大城管”高效联动。由市政府牵头,实行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把市住建、园林、环保等21个城市管理相关单位接入数字城市管理终端,数字中心把发现的问题,立案后在线转交相应的管理单位,限期进行处理,初步形成了以数字城管为核心的处置系统骨架,有机地把各级城市管理部门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形成了齐抓共管、联动高效的“大城管”格局。1-6月,转交环卫、住建等相关部门案件668件,有效处置率90%。   三是科学评价考核。按照《四川省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编码及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以科学量化、数据考评为主,对各城市管理相关单位是否办理、是否按时办理、是否重复办理和重复办理的次数等4类指标进行评价。每季度对各部门和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形成《数字化城管简报》,由市政府督查室予以通报,考评结果纳入责任单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目标。(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材料价四川省材料价四川省材料价
文章字数:3513
点击数:5296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