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防水-预铺反粘防水系统
背景
随着大量工民建筑、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的快速开发建设,建筑结构本身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地下工程在建成1-2年后,90%以上的工程项目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其中30%-40%存在严重渗漏。建筑渗漏现象很大程度上对使用者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和困扰,更会影响建筑本身结构安全和使用年限,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寿命,有时候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传统的地下防水工程是将防水材料铺设在底板垫层或立面保护墙上,防水层与结构混凝土主体隔着砂浆保护层或抹平层。当防水层出现破损时,渗漏水沿着破损点进入多孔性的砂浆保护层或抹平层四处扩散,形成窜水。渗漏水对结构混凝土长期侵蚀,将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渗漏维修时由于窜水而无法定位防水层破损点,因此不仅需要针对渗漏点进行及时堵漏维修,还需要进行长期监护修补,导致使用成本数倍于建设成本。
国内外防水专家数十年艰苦探索和论证,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出一种直接和混凝土主体结构紧密粘结的材料和工法,可以极大的降低建筑渗漏水的风险,即预铺反粘防水系统。
预铺反粘防水系统
基于系统防水理念的一种工程防水系统
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预铺反粘卷材优异性能,保护混凝土维护结构免受环境水侵蚀
具有优异的防窜水性能--能够控制防水层破损点面积的扩大,减小混凝土暴露于水环境的机率,减少渗漏现象的发生
铺反粘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层永 久附着于混凝土,卷材与结构防水混凝土构成多道复合防水设防体系
卷材与后浇混凝土直接附着,不需保护层
卷材表面耐污染、不粘脚,可直接上人进行钢筋绑扎等工序
无渗漏、使用环境安全、结构安全、使用年限长、维护维修费用低,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好
系统防水内涵
一种或多种防水系统,与防火系统、基础系统、围护系统、结构系统、管理系统等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土木工
1.可靠性分析
以可靠度分析方法与系统管理的方法正视
2.防水系统
在建设规划至施工图设计期间,确定适合的工程防水系统与防水结构
3.工法选择
在建设期内使用适合的施工工法施工于建筑防水部位
4.成品选择
在使用期内进行必要的维护以保证防水层的长期有效
1.卷材铺贴环境温度须在-4℃以上。否则,卷材搭接不牢,防水失效
2.卷材可以真接铺在“未完全固化的混凝土”或没有积水的潮湿基面上,但基面应平整坚固、无明显积水;
3.卷材长边应采用自粘边搭接,搭接宽度70mm;短边应采用80mm宽的胶粘带搭接,卷材端部搭接区应相互错开;
4.令立面施工时,在自粘边位置距离卷材边缘10~20m内,应每隔400~600mm进行机械固定,并应保证固定位置被卷材完全覆盖;
5.长边搭接靠自粘胶膜,一定要确保搭接牢固,具国外资料,低温施工也需要热风辅助
6.钢筋直接安防在卷材上面,不需要任何保护,但应注意不得损伤防水层。混凝土应在卷材安装结束后40天内浇捣完成;
7.操作人员必须培训才能上岗;
8.严禁穿钉鞋人员进入卷材施工现场;
9.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现场保护,防止被风吹起;
10.施工现场不准抽烟。
固定与搭接
1、辅助固定方法:在平立面和侧墙采用明钉法或者暗钉法进行固定。
2、卷材短边采用专用胶带进行搭接,长边可采用自粘搭接和双缝焊接两种方式进行搭接,长、短边搭接宽度大于80mm。
工民建地下结构底板,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的地下结构侧墙、底板;
采用矿山法开挖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及地铁区间隧道等隧道工程或洞库工程;
明挖地铁车站的底板、外防内贴的结构侧墙防水,暗挖地铁车站、地下空间、综合市政管廊等构筑物;
核岛及非核岛区域的地下防水
点击数:503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