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钢铁行业的亮点
普钢行业痼疾难除,需等待下一个轮回。产能泡沫化和成本优势的丧失是造成行业微利的两大主因,短期看去产能化和成本定价机制都难有实质改变。因此,普钢行业整体赢利回归还需等待下一个周期的轮回。
A供需严重失衡将成常态
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预测,至2015年,我国粗钢导向性消费量年,我国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我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2020年期间,峰值约为7.7亿~8.2亿吨,此后峰值弧顶区仍将持续一个时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城乡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增速放缓,我国钢铁需求增速将呈逐年下降趋势,进入平稳发展期。截至2012年10月份,国内粗钢产量6亿吨,今年突破7亿吨几成定局,预计未来5年行业增速0%~5%之间。
但在无序的行政审批和盲目的投资热潮下,产能释放过快达到饱和状态,预计目前我国粗钢实际产能已达10亿吨,远超需求预测峰值。
同时,产能严重过剩,淘汰难执行。过去10年钢铁行业作为传统的“五朵金花”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供给迅速扩容,2000~2007年供需匹配是相对平衡的。
另一方面,产能淘汰面临几大制约:退出成本高,钢企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大,退出不易;钢铁企业往往是税收、就业大户,地方政府难以轻易放任其破产;落后产能等量淘汰难以执行,新建产能往往超出淘汰产能。
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需求增速下滑将导致我国未来的钢铁市场严重失衡。
B矿石价格难大幅下滑
与钢铁冶炼相比,我国铁矿石开采的净资产收益率要高很多,对产业资本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因此铁矿石开采产能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粗钢产量增速下滑,铁矿石需求将受制,未来我国铁矿开采的收益将逐步下滑。从铁矿开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预计2013年新增产能将达到2亿吨,供给增速15%左右。
与此同时,三大矿山扩产步伐未停,铁矿石的全球供给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30%以上,出口贸易量占全球总量的60%,定价影响力大。虽然经济低迷,且铁矿石需求不振未来价格前景不明朗,三大矿山并未因此削减投资。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421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