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淘汰博弈序幕拉开
“好不容易联系了一个客户,工地却强制要求以批量成交价送到工地,也没法做啊!”北京市鑫翁物资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张先生向记者诉苦,“市场这么透明,价格又几乎完全接近市场价格,公司没钱可赚啊!” 此话道出了钢贸从业人员当前维持经营的艰辛,同时也折射出了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问题之严重!在产量居高不下、需求迟迟不见好转、钢价逼近成本线的情况下,呼吁、寄希望于钢厂减产成为所有钢贸人士共同的心声! 值得庆幸的是,7月份钢厂排产检修量的确大增。据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共有18家钢厂棒材产线安排减产检修,影响产量65.85万吨,检修量较上月翻近3番!热(冷)轧、中厚板、带钢检修量总计近50万吨。 同时,8、9月份钢厂计划检修量也很大。8、9月份已知包括沙钢、太钢、八钢、唐钢等大厂在内的6家钢厂计划检修高炉,预计将影响产量79.5万吨。 分析师表示:“总体来看,7月份在钢厂检修统计中,大中型钢厂占主要部分。分品种来看,建材检修量猛增,板材检修量维持在一定水平。原因在于,今年以来,板材下游需求一直维持较低水平,板材厂一直没有满负荷生产。” 钢厂检修量为何突然增大?钢厂大量排产检修,是否预示钢市供大于求现状将有望得以缓解?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亏损严重7、8月份钢厂例行检修“7、8月份是设备故障高发时间,一般在这个时间段,钢厂会陆续安排检修。”南方一不愿具名的钢厂人士称。分析师亦表示,一般来讲,钢厂会集中安排两次较大规模定期检修,一次在年末,一次在7、8月份。 今年钢价一路下跌,近日才略有反弹迹象。盘条、线材曾一度跌破3500元(每吨,下同),而吨钢生产成本加上流通过程劳动附加值,总成本估计在3700元以上,钢材市场价格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某钢厂人士无奈地表示:“有的品种生产一吨能赚几十块,有的一开动设备就亏本。”“之前钢价一直下行,逼近或低于钢厂的成本线,钢厂硬扛着照常生产。但情况一直不见好转,最终导致钢厂无法承受。这是钢厂加大检修力度的根本原因。”分析师称。 今年以来,高产量一直是遏制钢铁行业基本面转好的主要因素。最新的数据显示大中型钢企6月份利润数再现负数,亏损面达3成。“这也是现货价格破位下跌后倒逼钢厂减产的一种结果。”分析师称。 此轮检修时间是否会被拉长?青县翼丰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称:“现在所有钢厂几乎都面临着同样困难的处境。下游订单量太小,后期前景无法预测,钢厂不敢贸然做决断,此轮检修时间不排除被拉长的可能。”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410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