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旧换新全面推广需披荆斩棘
2011年至今,一些家具企业、家具卖场尝试将“家具以旧换新”作为楼市调控下创新服务、拉动客流、提升销售的重要举措来推出,但在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难以预料的及在短期内无法给出有效解决方案的难题和瓶颈。据市场调查及业内人士反应,目前家具以旧换新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有如下几点: 1、旧家具价值评估难 旧家具回收时的估价是摆在“以旧换新”面前的首要问题。每套家具的使用时间和用料不同,价格就会有高有低,眼下缺乏监督机构监管旧家具的价值评估价。 现阶段各家商场的“以旧换新”均是卖场自己的行为。以旧换新的整个过程均由企业独立完成。由于每种家具的用料不同,尺寸不同,价格就会有高有低,不像汽车、家电那样有统一的标准,家具的价格完全由商家自己定价。 2、明码实价推行难 志达家居品牌总监文彬认为“现在家具实行明码实价难度非常大,因为国内家具市场并不成熟,同质化严重,如果不在价格上下工夫,很多品牌无法生存。而且现在全国家具企业有将近10万家,品牌至少15万个。这么庞大的行业,管理起来难度相当大。”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家居行业的情况与家电行业差不多,都是以租赁卖场为主。家居行业要想实行统一的明码实价,不仅需要商家的配合,关键还在于卖场本身。家居卖场要向家电卖场学习,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强制性让商家统一收银,实行明码实价。但是这个过程异常艰辛,如果做不好,会适得其反。” 3、补贴方式难确定 “补贴方式”作为家具以旧换新的一大难点,一直都是家具“以旧换新”政策关注的焦点之一。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市商委基本确定家具“以旧换新”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补贴。 第一阶段,旧家具回收环节。卖场负责回收旧家具,政府将补贴统一发给卖场,然后由卖场补贴给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者将获得5%的补贴,即为消费者购买新家具成交价的5%。 第二阶段,拆解、运输环节。从消费者手中回收来的旧家具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二次利用的,一种是不能二次利用的。对于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企业需要负责将其进行拆解然后处理。针对这个环节上产生的运输、拆解的工作量,政府考虑给予一定补贴,至于补贴多少暂时还没有定。 第三阶段,消纳阶段。对于那些经过拆解后仍无使用价值的危废产品,需要进行环保处理,政府将为这个环节提供一定的补助。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唯一拥有危废处理资格的企业是金隅旗下的一个垃圾焚烧厂。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417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