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戴士元:水池铺乡的“木材王”

走进梁园区水池铺乡豫林木材加工厂,只见占地十多亩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树木,这些树木被切割成一定的规格,按类别整齐的码在一起整装待发,七八个装卸工人正在用起重机忙着装车。    “一天的交易量在1万元至5万元不等,淡季少一点,旺季多一点,一年的交易量在500万元左右。”该厂负责人、水池铺乡商会会员戴士元停下手中的活和记者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现在的规模,脱胎于11年前的一个不起眼的木材收购作坊。    2001年,32岁的戴士元看到收购木材比较赚钱,和家人一商量,凑了几万块钱,开始涉足木材收购领域,起初,他只是走村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收购木材。由于不懂行情,没有经验,又没有销路,经常是高价收购后,低价出手,要么是收购后囤积数日再寻找销路,资金承受不了时忍痛低价出手。    “三个月赔了五六万元,借的钱血本无归。”戴士元回忆起刚开始收购木材的经历,痛苦不堪。家人的反对,资金的短缺,无奈,开张不到半年就停业了。戴士元怀着靠木材发家致富的梦想第一次受到了打击。这一停业就是1年。    在停止木材收购这一年里,戴士元外出打过工,贩过青菜,卖过小百货……从而历练了戴士元的经商意识和经营观念。然而看着周边乡镇靠贩卖木材赚了钱、买了轿车、盖了楼房的同行,他总有些不甘心。于是他就到山东、安徽等周边地市学习木材收购经验。    2002年,不服输的戴士元学到木材收购的经验后,又重新干起了木材收购的老本行,并在当年注册成立了梁园区水池铺乡豫林木材加工厂。    然而,随着经营情况的好转,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水池铺乡从事木材收购的仅有他这一家,形不成规模交易市场,有规模、有实力的远地方的买主又不来收购。戴士元就主动联系买主,按照客户的要求,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木材。他给客户经常承诺的一句话是:“达不到你的要求,所有木材全部送给你。”虽然费了工时,成本也有所增加,但他的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戴士元告诉记者,初战告捷以后,他不断努力拓宽销售渠道,不仅木材供不应求,树枝、树疙瘩也很畅销。树枝卖给了周边的板材加工厂,树疙瘩卖给煤电铝行业当底火。在他的眼里,树浑身都是宝,没有卖不掉的,只有买不到的。    豫林木材加工厂11年的木材经营,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从事木材收购的农村经纪人。据统计,仅仅围绕该厂从事木材收购的,水池铺乡目前有120多人。在该厂从事装卸的工人有10个。这些工人不出家门,就能挣到比在外打工收入还多的工资。    “木材加工厂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方便,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致富的门路。”戴士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水池铺乡当之无愧的“木材王”。

工程材料价安徽省工程材料价安徽省工程材料价
文章字数:1302
点击数:414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