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紧靠大企业是中小水泥唯一生存之道?

企业设立要赚钱,天经地义。设立企业则会遇上合理布局问题。计划经济时代合理布局是以统配水泥供需为基础选点布线。判断布局是否合理中有一个指标是统配水泥平均运距。当然运距越短,显示布局合理。即使当时看似平均运距500或达700公里很是普遍,但针对个案,长途跋涉好几千公里的水泥供给也经常会有发生。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投资者则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准则进行布局,选择合理规模的建线,以获取较佳的投资效益。    水泥是短腿产品,运距不可能太长,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使需求又有大小,导致水泥布局相对分散,规模档次不同。这里所说布局自然在有石灰石资源前提条件下。    企业建成投产后,则就面临其在市场中如何生存的问题。    过去年产量达到20万吨规模的水泥企业为中型水泥企业。现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推断,够上“鼓励”类及格线似可认为够中型企业。故1条日产4000吨级或西部1条2000吨级企业似可看作中型企业。比照工信部准入条件,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基准线,4000吨级可对应140万人地域,2000吨级可对应70万人地域。可供应的范围也不小了。由此看来,这样规模的水泥企业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完全可以有其一席之地。    企业规模不大的话,也可有他的特点。管理层次少,管理更易精细,服务更易周到,适应市场变化更快。如果企业所在地域人口密度不大,能称“老大”的话,则日子会很好过。如果处在人口密度大经济较为发达地域,则还会面对不少竞争对手,有的对手实力会很强大,如果再遇上对手是近几年发展的,其工艺技术水准又略高一筹,则日子会有些难过。需付出更大及更多的精力与之抗衡。但只要竞争对手之间都遵守市场“游戏”规则,在一定时期内,中小企业也能在“夹缝”中生存。当然,也可以出让、转行不干了。这些都悉听尊便,完全是市场行为。对一些从大企业购买熟料做粉磨加工的中小企业,其与大企业都是买卖合同的当事人,都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企业不分大小都是市场的平等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为什么非要为中小企业指明一条“紧靠大企业,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的路呢!“紧靠”的意思应该是紧紧依靠,不紧靠会有什么后果,或者说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呢!    这是提醒!还是教育!或是(实惠)“诱惑”!更是警示!理解水平实在很有限,真看不太明白。

招标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1234
点击数:3969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