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谣言四起 楼市调控进入关键阶段
“红五月”之后,6月至今的楼市依然延续回暖的态势。成交量的快速反弹,超出了市场预期,在往年被行业内称为“淡季”的6月今年丝毫不淡。各地“购房潮”重现,引发了人们普遍担忧:随着销售量的走高,房价会否再次回到上升通道?楼市是否又要走回从“以价换量”转入“量价齐涨”的老路上?而一些人也有意无意的误读政策希望再次推高房价,楼市调控进入了关键阶段。 政策利好激发新一轮“购房潮” 地产宽松信号不断释放,央行在6月8日降息的同时,上调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下调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至基准利率的0.8倍。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刚需置业的释放,刺激了新一轮的购房潮。 素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深圳最近楼市成交量回升迅速,进入6月以来,成交势头依然不减。6月1日至14日,深圳共成交2274套新建商品住房,超过5月份总成交量的一半,同比大幅上涨173%。 而在上海,相关数据显示,6月前17天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8.4万平方米,较5月同期环比上涨16.3%。据上海中原、21世纪不动产、德佑地产等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反映,6月二手房市场同样出现“淡季不淡”的行情,门店带看量较5月同期至少增加20%,不少此前持币观望的购房客户开始蠢蠢欲动,出手购房。 土地市场也已改往日的阴霾,出现暖意浓浓的局面,受多地土地市场成交回暖及开发商信心回升的鼓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6月上半月,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推出586块,仅半月就环比5月多出239块,达到年内最高峰。 随着成交量的大幅回暖,房价的悄然变化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指向之下,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松动促使流动性得到释放,这不可避免地会波及房地产市场。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楼市企稳回升的预期会越来越高,如果调控政策不能坚定有效地保持,不排除未来楼市又走回“量价齐涨”的老路。 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冰封多日的房地产市场再次显露出“发力”的迹象。房地产调控的成果能否巩固,在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成长的同时,如何避免重回价格暴涨的老路考验着调控的智慧。 从去年有关“资金链要断了”“楼市要垮了”“刚性需求很受伤”“银行将有很多坏账”“破坏了市场机制”等的议论,到今年有意对政策信号的“误读”,背后是一些人希望放松楼市调控,再次炒高房价,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的欲望。 6月18日国土部和发改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文件最新规定,别墅类房地产项目将首次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国土部2012年6月7日正式发布经修订通过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闲置土地,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土地闲置费。该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实施,将有力打击房地产市场上炒作的行为,挤出房产市场的泡沫。虽然很多房企为回笼资金实施“降价跑量”的策略,但是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房价总体仍未达到合理水平,必须稳定和严格实施调控政策,从供需两端收紧资金,防止投机、投资类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房地产市场,逼迫开发商以价换量,使房价从高位继续向合理回归。
点击数:394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