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流通行业曝报价“潜规则”
目前,在我国钢材流通行业的巨大盘子背后,经数年发展衍生出不少报价机构这一服务于上下游的平台,买卖双方以第三方基于市场行情的报价,作为彼此结算价格的参考。 但本应透明公正、给予市场客观参照的报价体系,由于资讯内容、所涉对象,和平台自身广告费、会员费等收入纠葛一起,却渐成为钢厂、贸易商、平台三方博弈的乱象舞台。 “钢材报价时常处于钢厂、贸易商两方力量的夹击中。前者希望结算日报价越高越好,后者则相反。”徐飞告诉记者,“作为报价平台,要么打太极两边都不得罪,要么干脆以谁给的广告费更多来做选择。” 利益诱惑之下,又无监管之束,拥有话语权的部分网站,开始出现失真失实操作。 GTXH解读:凭心而论,笔者十分不愿意评价这件事情,这让同样奋斗在钢材报价一线的我们感觉很丢脸。客户相信我们,愿意用我们的报价作为参考结算价;可以说等于是将全部身家都压在我们的一份报价上。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客观真实的反应市场价格信息,那么这样的报价员,这样的网站,真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扼杀,拿短期的利益、个别的利益扼杀整个行业的纯洁性。 笔者在业内多次呼吁过,真实报价、免费报价,只有让这片天地脱离利益的侵蚀;才能不被利益所左右;花钱买一条别人暗箱操作好的虚假信息,是不是有点“花钱买罪受”的意味。这个时候,笔者真的庆幸,自己所在的平台能够坚持免费、公开对真实的钢材市场报价,我们只做钢市信息的传递者,不愿、也不能去做这个“制造者”。钢材报价行业,从来就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有力的监管,同时也需要我们的从业人员自律。
点击数:400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