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密有一疏 我国机场安防建设仍需努力
6月29日,海航集团天津航空公司的由新疆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GS7554航班于12:25分起飞,12:35分飞机上有6名歹徒暴力劫持飞机,被机组人员和乘客制服,飞机随即返航和田机场并安全着陆,6名歹徒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制服歹徒过程中,有机组人员和乘客受轻伤。 此次的"6·29"劫机暴恐事件再次敲响了"机场安防"的警钟。据相关报道透露,当时企图劫机的歹徒已经点燃了一个类似大号墨水瓶的爆炸物。究竟这个自制的爆炸物是如何通过安检的呢?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大家都知道,机场对安全和通讯管理有很高要求。然而,此次劫机事件使得机场安防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机场作为主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公共场所,在其客、货周转量激增的今天,如何保证旅客和货物的安全?如何保障机场设施的安全?如何优化人员通行及货物转运的流程?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如何提高对数量庞大的人员及货物的调度能力?如何协调和维持机场运营公司、航空公司、公安、国安、边检等众多机构的正常工作?下面,我们来讲述机场安防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机场安防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安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或称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周界电子防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等。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航空运输业也得到迅猛的发展。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机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场安防作为机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机场安全更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确保机场和航空运输安全,各大机场不断加大安检和安防系统建设投资力度,安防系统不断升级,各种高科技安防技术和产品,特别是先进的安检设备、虹膜、人脸识别、智能图像分析技术等,都不断地应用到机场安防系统中。 目前广泛使用的新一代机场围界安防系统是一种"目标驱动"型安防技术。这种系统采用震动传感器网络全新的目标识别、多点融合、协同感知与定位等带状三层传感网系统构架和网状三层体系构架等核心技术,实现机场围界入侵目标的有效分类和高精度区域定位,同时结合和组合气象传感子系统、智能视频等先进技术,使系统具备自感应、自适应和自学习等机制,可满足机场全天候、全天时的防入侵预警的需求。 除了机场的周界安防和门禁系统之外,为确保能够提供持续高效的航空服务,现代化机场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及通讯管理系统,主动预防非法及特殊事件的发生。当有突发情况时,安全系统能够具有智能判断、应急指挥功能,降低事件对航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机场对安全和通讯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即一站式安防通讯解决方案,包含安防系统(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等)和通讯扩声系统(公共广播、会议系统、专业音响、内部通话系统等)诸多产品在内,同时不断采用一系列技术领先的安防通讯产品及应用方案,以达到在保护机场用户当前和未来的投资利益时,最大化发挥技术投资的效用。 安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机场安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刺激着机场安防建设新需求的不断增长,如图像行为分析技术近年在机场安防建设中就得到很好的应用。总体来说,机场安防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系统数字化、监控智能化和业务集成化。
数字化系统突破应用瓶颈 由于模拟系统资源共享困难,系统扩展成本较高等缺点,目前,国内许多新建或扩建机场已部分或全部启用数字系统。伴随机场信息网络的建设,数字系统不受地域限制、易扩充、方便的信息共享和权限分配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基于IP网络的通讯系统非常适合机场安防通讯多区域、多部门、应用庞大的后台管理,在提高安全系数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益。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87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