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设迈入产业化时代
近期,我国住宅产业化基地先后落户山东威海、潍坊、济南等市,威海首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通过论证,我国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全面开花,预示着我国住宅产业化正在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有关专家表示,2012年,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基地的不断扩展、保障房建设的不断推进、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住宅产业化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时代的要求 2011年,我国《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节能目标:基本建立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等。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能源消耗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万元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日本的6倍,房地产每平方米的能源消耗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占国家消耗总量的30%。过去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15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占社会终端能耗的30%。居高不下的建筑能耗迫切要求我国改变传统建筑模式,住宅产业化将成为我国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与此同时,住宅产业化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助推力。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正日益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土地有限,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住宅产业化(工业化)建设方式可以节约木材消耗53.5%,节约用水36.4%,节约用电30.8%,减少建筑垃圾36.9%。 住宅产业化是解决我国建筑企业成本压力的良方。据了解,近两年来,在珠三角地区,建筑工人的工资增长了近50%,一个熟练的钉模板工人的日薪近300元,月工资收入超万元。随着建筑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建筑工人数量不足、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现场环保要求严且建筑垃圾处理费用高企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住宅产业化必将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与重点。某行业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历史的机遇 我国住宅产业化事业举步维艰可能与没有大规模建设公共房屋,缺乏有效市场需求和技术研发需求,住宅产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关。而保障房建设任务的提出,恰好提供了这种规模需要,这正是住宅产业化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建设发展处副处长岑岩说。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80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