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与陶瓷印花废水打交道
韩师的一名女副教授,用3年的时间,多次深入饶平收集陶瓷工业废水用于科学研究。她和她带领的团队与饶平县环境监测站携手合作,致力于黄冈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究。近日,该项研究获得了潮州市201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在饶平县一家陶瓷印花厂试点投入使用。她就是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博士后张永利。 初衷:为解决黄冈河污染问题 走进实验室,记者看到,张永利课题组的6名研究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实验室宽敞明亮,水处理设施齐全。实验台面上摆满了瓶瓶罐罐,而研究成员们个个穿着白色实验服,戴着黄色胶乳手套,忙碌但井然有序。
张永利指着一瓶蓝色和一瓶无色清澈液体告诉记者,“这瓶蓝色液体是我们从陶瓷印花厂取来的水样,而这瓶清澈的液体是经处理后质量达标的水样。”她说,如今,课题组成员都为取得的成果而高兴。 那么,当初她们为什么要选择研究印花废水的治理方法呢?据张永利介绍,2007年,她随学院领导到饶平县考察。该县的有关负责人告诉她们,一直以来,黄冈河流域两岸存在着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难处理的问题,造成了该河段的水体污染。黄冈河是饶平县人民的母亲河,饶平人民的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80%取自黄冈河。“如果黄冈河受污染,那饶平人的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于是,我们课题组就想到要研究黄冈河水体污染的处理技术。”她说。 张永利介绍,经调查,排放入黄冈河流域的陶瓷印花废水,是制作陶瓷的花纸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其颜色深且含有重金属离子,被摄入后会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某些器官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针对陶瓷印花废水的治理进行研究。”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701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