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回收处理厂常年喊饿 建筑垃圾“重生”卡在哪?

    2015年,本市八成建筑垃圾将实现再生利用,但首家回收处理厂却常年“喊饿”——    在昌平区阳坊镇史家桥村,坐落着北京市首家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厂——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自2003年注册以来,连年处于亏损状态,年均亏损额200万元以上。回收处理厂创建人吴建民坦言,如果工厂继续维持现状,“今年年底恐怕就得关门了”。    根据《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意见的通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3500万吨,其中城六区产生1000万吨,居民装修垃圾200万吨。与此同时,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厂的建设速度正在加快,除昌平的这家处理厂已经建成之外,在朝阳、海淀、大兴,还有3座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厂将于明年建成投产。    有地儿建楼、装修,就有建筑垃圾产生,面对着3500万吨建筑垃圾的大市场,回收企业竟然生命垂危,举步维艰,这中间到底是哪个环节卡了壳?    建筑垃圾带火偷运公司    家住牡丹园的罗女士,前不久刚买了一套二手房,“之前房主装的吊柜、架子、地板,时间久了都得拆掉重装。”装修垃圾装满了四个编织袋,如何处理让罗女士挺头疼。    “这么多垃圾,块头又大,扔小区垃圾桶肯定不合适。可能送到哪儿去呢?”罗女士所在的小区,不提供代为处理装修垃圾的服务,也不允许将装修垃圾和生活垃圾一起丢弃。    无奈之下,她在楼道里找到搬运装修垃圾的小广告,拨通了上面的电话。    接电话的人,名叫刘国立,和朋友合伙在五棵松附近开了一家垃圾运输公司。说是公司,其实并没有营业执照,业务就是收建筑垃圾,然后找地儿扔掉。    家庭装修垃圾收费每车200元,建筑工地垃圾贵一倍,每车400元。这是刘国立服务的价格。扔垃圾的地点也不定,高速公路边、地铁沿线空地、六环外的京郊农村,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直接扔在市区的绿化带里。    “一般会把收来的垃圾分成小份儿,一个地方扔一点。”刘国立说,收垃圾的时间一般选在晚上9点以后,扔垃圾要等到晚上12点以后。“万一被逮到,一个月就白忙了。”

1/5 记录数: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工程造价信息网直辖市工程造价信息网北京市工程造价信息网
文章字数:1168
点击数:352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