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专利,噱头还是保护知识产权?
近年来,红木市场持续升温。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利用抄袭、模仿的手段获利,不仅损害了许多品牌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近日,航管红木两年内获批200项家具专利一事,在业内引起了关注。 古代红木外观工艺不能申请专利 航管红木董事长黄俊豪介绍说,航管红木从去年开始分批申请专利,如今已经拥有200项相关的红木专利,其中,外观专利占绝大部分。 黄俊豪表示,红木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审美需要、实用需要,比如样式、纹饰、配件、工艺等,都需要创新和创造。 据悉,古代红木家具中已经出现的样式、花纹和传统的工艺,企业不能进行专利申请,必须是经过企业自己的创新和创造,在外观、样式和工艺上都有别古典红木家具,具有其自身特色的创造才能申请专利。申请提交后,将有专利局组织专家进行审核,从提交到批准,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专利获批后,专利局将在全国公告此事,企业也将获得相应的专利号和专利证书。 市场抄袭严重,逼出专利维权 黄俊豪表示,在红木家具行业,企业创新的力度不是很大,即使有了创新项目,申请专利加以保护的意识也较为薄弱。而红木行业对传统的延续往往大于创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不甚清晰和强烈。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398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