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管道”智能起来?
在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推动下,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模式正面临新的转变,摆脱传统的经营带宽的“哑管道”模式,向引领产业新发展的“智能管道”转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运营商的共识。目前,无论是国外运营商还是国内运营商都在积极开展智能管道的探索和建设。那么,如何应对网络转型中的挑战和风险,如何稳步推进网络的智能化演进,如何让管道真正智能起来?本期专题汇聚业界精彩观点,为您一一解读—— 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电信业带来巨大冲击,新形势下传统电信业面临着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 旁路化风险 在通信领域,仅存的业务创新优势和用户感知优势正受到颠覆性冲击。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壁垒,让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甚至芯片厂商在整个产业链上形成短兵相接的竞争。互联网企业、IT巨头等掌握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运营商原有的云端优势被大大削弱,使管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而终端亦非核心竞争力所在,因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运营商正面临被旁路化的风险。 网络带宽不足和网络性能下降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59%,据思科预计2010年~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复合增长率将达92%。目前我国移动数据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潜力远未释放。由于无线资源的稀缺性和无线环境的突变性及流量激增,将导致无线网络资源加速消耗和网络服务质量的下降。 网络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数据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失去关联性。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方业务占了移动数据流量的90%以上,却对运营商的收入贡献十分有限。2010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占比超过移动话音流量,但移动数据流量收入占移动话音收入比例不到10%。Informa公司分析,全球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速远远落后于同期流量增速,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间的剪刀差将持续扩大。 优化流量经营 面对被沦为“哑管道”的严峻形势,传统电信业必须主动调整,加快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变革,实现持续的价值增长。 ——打造智能化管道,实行并持续优化流量经营和流量管理。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333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