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金行业亟需加快和谐企业建设步伐
2010年,随着经济的回暖,国内五金企业普遍遭遇了“用工荒”,许多小企业就此破产,幸存的五金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招专业技术人员更难的局面,矛盾何以如此突出,一方面固然是高端产业突起、外部人才竞争激烈的结果,另一方面呢?早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国内五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为何这种矛盾似乎还没有如此突出?笔者认为许多五金企业危机一至立即裁员降薪求自保的做法,也是迅速打破之前还相对和谐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当前许多企业劳资矛盾凸显,罢工、自杀、打砸等事件频发,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面对当前相对不和谐的用工环境,加强自身和谐建设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五金制造行业来说尤显重要。应该说一家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内部和谐、外部和谐的统一体,离开了和谐,企业难以成为一架高速高效运转的机器。因此,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并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认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实践证明,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现代企业管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的价值理念和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企业发展来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个性特点、能力大小,使人与岗相适应,各得其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具体而言,企业管理或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真正尊重企业员工的人格。只有企业切实体现出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二要重视沟通与协调工作。在企业决策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员工,为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提供渠道,充分吸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强调沟通与协调,避免由于内部竞争导致的人才内耗。三是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内部应始终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同时,应打破论资排辈,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样就有效地将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从而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和谐。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296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