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 助力水泥行业洗牌(图)
水泥价格上涨,很多企业开始加班加点扩大生产。
虽然水泥企业的产量有所下降,但价格上涨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并很有可能从中获利。 终于涨到水泥头上来了。它继续延续着物价上涨的篇章,成为新一轮的故事主人公。 不同于其他,它的周围不存在游资炒作,只是一个正常的价格波动,而主要源头就在拉闸限电。 熟料跟着水泥涨 一谈起水泥,张部长便满肚子苦水。 供职于天津大站水泥有限公司,身为销售部部长的他,对目前的水泥市场行情也无法理顺说清。 “水泥一天一个价,变化很快。”12月2日,他对新金融记者说,“我们厂生产的散装P.O.42.5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价格今天是450元/吨,较往常每吨涨了大约100元。” 水泥市场价格上涨对生产厂商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生产水泥的原料涨得更加凶猛。 他说,厂里加工水泥的主要原料——熟料,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吨已经涨了近两百元,这也是导致天津水泥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作为年产量50万吨的小型水泥厂,大站水泥厂只能通过外采原料,然后加工生产出水泥。原料涨价对他们的影响最为致命,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9、10月份华北地区为了节能减排,推行拉闸限电。庆幸的是,这并没有波及大站水泥厂,公司的水泥产量保持稳定。但始料未及的是,拉闸限电却导致了上游熟料生产厂家的产量不足,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公司现在所面临的困境,“节能减排确实应该,但限电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他看来,山东、河北等华北地区的拉闸限电,搅乱了市场的秩序,让小水泥厂进退两难。 “我们现在是亏损经营。水泥涨价的幅度还是低于原料,本来水泥行业就微利。”张部长说,其公司存在减产的可能,“赔钱不如不赚,只能压缩产量了”。 相比之下,同样身处天津的津东水泥有限公司则没这么好运。据其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该公司由于原料价格涨价幅度太高,无力购买原料,已经停产近一个月。 生产原料涨,水泥自然而然跟着涨,这让部分小企业难以消化,却让大企业尝到了甜头。 天津振兴水泥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点击数:295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