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7,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是城市更新,还是规划短视

南京还没有一条路的建设,像城西干道改造引起如此多的争议。近日,该市公布了城西干道改造方案:拆除全部高架,改成隧道下穿的快速路。支持者称,城西干道已成“省城第一堵”,早就该改了,“拆桥建隧”是城市的有机更新;质疑者则认为,城建推倒重来造成很大浪费,城市又受一番折腾,当初建高架就是短视行为。记者为此采访了各方人士。   有关部门:城西干道动辄受堵,拆桥建隧是“城市更新”   建于1996年、从长江大桥南下的城西干道,被南京市民戏称为“马鞍山”、“新架坡”,遇平交道口就上跨,引桥纵坡大。驱车城西干道,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高架时突然缩成四车道,车辆争先恐后,极易拥堵。由于城西干道是南京城井字型内环的西线,其余三条环路完成快速化改造后,两边车辆涌过来,它更成了交通“软肋”。   交管部门介绍,如今城西干道交通十分脆弱,每天发生交通事故约30起。这些事故还普遍存在“2-1=0”的现象,即,桥上一旦发生事故,仅有的两条车道难以转圜,全部堵死。   城西干道改造中将拆除古平岗立交以南的3处高架,新建双向六车道隧道。市建委郭建处长介绍,“拆桥建隧”节省用地,减少拆迁,利于平交段辅路车辆汇入,并降低尾气噪音污染。“高架改隧”还保护了外秦淮一线的山水空间,分做两半的水西门、汉中门广场将连成片,乌龙潭公园透出来。   近年来,南京快速路改造力推“桥改隧”。2001年玄武湖隧道建成后,山水资源保护和快速路建设各得其所,这一经验正被苏州、杭州等城市效仿,北京、上海也尝试把大立交改为小立交,把高架改为隧道。郭建认为,拆桥建隧、拆高架建路这样的改造,属于城市的自我更新。他解释说,城市就像一个生命体,城建需要逐步更新,梯度发展,因为发展的环境变了,城建的要求变了,更强调以人为本、环境友好。   城市居民:短视规划建短命高架,城市又要受一番折腾   南京多数市民和专家虽赞同城西干道改造,但不少人说,高架建成才10多年,使用寿命却是50年,拆了很可惜。改造一期工程就要18个月,对城区交通干扰大。他们认为,是规划前瞻性不够,造成了眼前问题成堆。   网民对城西干道的点评更尖锐,“‘新架坡’用了10年就下岗,浪费大了去了”;“当初建高架花了9000多万元,要是一口气建成隧道,现在根本不需花23亿元”;“私家车这么多,谁知10年后隧道会不会也要改造,啥时城市才不折腾”……   城建部门不回避市民的质疑。郭建说,南京和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私家车爆发式增长是从本世纪开始的。城西干道2000年高峰小时通车3200辆,到2001年已达5000辆,2009年达1.1万辆,这种发展势头在当时难以预见。此外,高架投资仅为隧道的1/3,当初城建年投入仅现在的几分之一,建高架也有省钱的考虑。   始终关注城西干道建设运行的一位交通专家坦言,当初建高架确是“便宜行事”,对车辆分流吸纳、对小汽车的发展考虑不够。城西干道用地局促,高架不连续,车辆极易积压,加之平交道口匝道陡,车辆上行也不畅。大体量的高架对明城墙、清凉山也有影响。这些设计局限注定城西干道是个“过渡产品”,拆是难免的,考虑到拥堵对城市影响更大,迟拆不如早拆,早改造早得益。   有关专家:建桥拓路根治不了拥堵,治堵之道在公交优先   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钱林波认为,无论是高架、立交还是隧道,都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交通难题。城市疏堵既要解决路网级配,又要和小汽车合理使用结合,减少小汽车上路。   城西干道是南京路网级配中的“结构性问题”,整个城市内环现在就堵这一块了。快速内环是南京的“一环”,内连主支干道,外接绕城公路(二环),不能因为城西干道一条路,影响了整座城的快速分流。   但专家认为,就城市交通来说,道路建设永远满足不了需求。钱林波把汽车增长和道路建设比作水和渠的关系,渠挖得越大,水蓄得越多。1996年,南京机动车才9.3万辆,其中小汽车3.5万辆,如今南京机动车已达84万辆,其中私家车38万辆,13年内激增10倍左右,道路能如此扩张吗?   城市交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公交优先,不是无休止地拓路修路。当许多城市扒掉大立交、高架桥改建隧道时,韩国总统李明博任首尔市长时却拆掉5.9公里长的清溪川高架,恢复清溪河,以地面公交专用道引导出行,这成为他的一大政绩。   专家认为,南京公示城西干道规划,让市民讨论,并检讨城建得失,是个有益的互动。城市畅通不是交管、城建一家子的事,在于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支撑。每个市民也可从自身做起,尽量少开私家车上路。

工程造价期刊直辖市工程造价期刊北京市工程造价期刊
文章字数:2014
点击数:249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