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6,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广东水泥市场“晴间多云”

    年初,岭南地区气温较低,晴间多云,时不时会有冷空气掠过大地,带来10摄氏度左右的寒气。往年,这个季节正是广东地区水泥销售的市场旺季。可今年,广东水泥市场也同这里的天气一样,晴间多云,且还传来阵阵寒风。{TodayHot}   但是2007年年初,珠三角的水泥市场,却没有出现水泥旺销价升的局面。从广东省年初的水泥价格,就可见一斑。年初,广东省水泥价格大致的范围是:P·O42.5R吨水泥市场价格为250~280元;P·O32.5R吨水泥价格为245~270元。这个水泥价格基本延续了2006年广东水泥市场的颓势。{HotTag}  1月中旬,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会长会议在清远英德举行。从会议的讨论和发言中,我们可以对广东水泥的走势进行初步分析。  2006年,全省水泥每吨只赚了1元钱    2006年,广东省的水泥行业对效益的整体衡量结果是没有赚到多少钱。  广东2006年1~11月生产水泥7822万吨,若以此推算,2006年,广东水泥产量不低于8800万吨。若加上未列入统计范围的几十家水泥企业约800万~1000万吨的实际产量,广东省2006年水泥实际产量约在9600万~9800万吨,险破1亿吨大关,创产量历史新高。  那么利润呢?2006年1~11月,全省438家水泥企业的利润总额是1000万元,加上预计12月份全省水泥由于季节性价格上浮应当产生的8000万元左右的利润,全年利润在9000万元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呢?很明显,2006年,广东省近亿吨的水泥产量,只产生了近亿元利润。换言之,每吨水泥只赚了1元钱。这个效益是广东省水泥行业近年来的新低。  2006年,广东水泥行业可以说是冷暖两重天。说它“冷”,是指1~11月,水泥市场一直萎靡不振,价格一直下滑,而原材料、煤电油运的价格一直刚性地处在高位,水泥企业感到进入隆冬。说它“热”,是指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呈井喷式增长。2006年,全省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生产线13条,其中,日产5000吨8条、日产2500吨5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628万吨。  增量“热”、效益“寒”,新型干法水泥间的竞争趋于激烈    近两年,虽然广东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增加如同汹涌的洪流,但却没能带来应该同样上升的市场效益。  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成本普遍增大。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省水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总额2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2%,单位销售成本由上年同期的226元/吨,上升到了248元/吨。经营成本的增长,极大地影响了本来就处于微利的水泥企业的经济效益。  原因之二是市场无序竞争的状态一直在蔓延。大规模新型干法线集中投产,大批水泥产品短时间内涌进市场,而2006年广东省内基本建设的增速在回落,市场的拉力不足。水泥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出现了互相挤压和无序竞争的状态。尤其是新型干法水泥产品之间的竞争,比往年任何时候都激烈。这主要体现在新型干法生产线的主打产品P·O42.5R价格一降再降,在省内的局部市场还出现了P·O32.5R和P·O42.5R价格持平,甚至倒挂的现象。  原因之三是成本居高的困境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广东省近年来已存在的原材料、煤电油运成本居高的状况还在延续。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水泥企业只能压线生产或亏本经营,致使全省水泥行业的经营效益全面下降。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产生微利,大部分企业在保本或亏本经营。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省的水泥利润率只有4‰。  价格自律成为一道必念的“经”    2007年,广东省水泥行业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两件:一是继续加快水泥结构调整的速度;二是水泥价格的自律,尤其是大型企业,要在水泥价格的自律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多年来,广东水泥企业都知道价格自律的重要,也知道实行价格自律的难度,但是,为了水泥市场的秩序,为了夯实水泥企业生存的基础,再难也要做。  在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会长会议上,《广东省水泥行业诚信自律公约》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这份自律公约希望省内从事水泥、熟料生产、销售的企业,包括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水泥粉磨站,水泥配置企业及专门从事水泥、熟料经销的企业等都能遵守自律公约,以维护目前广东水泥市场秩序。  2006年,广东省的水泥价格之所以低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泥结构调整的速度没有新型干法水泥增长的速度快。2006年,全国的新型干法水泥平均比重已达50%,广东省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却只有40%.广东省立窑水泥的退出速度确实有些慢。  广东省是水泥立窑生产大省,立窑水泥的退出速度决定着水泥产业结构的成色。广东的水泥结构调整目前正处在新型干法与立窑水泥大博弈的阶段。如果说前几年,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上,那么,2007年,业内外人士则会把相当的关注度转移到立窑水泥退出机制的建设上。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立窑水泥企业98%以上都是私营企业,且有相当大比重的企业都以家庭经营为主。在1999~2001年的水泥结构调整中,由于当时的水泥企业里国有和乡镇企业比重较大,因此,广东省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就将1000多万吨小型立窑水泥产能永久地清出了市场。2002~2006年,通过行政手段、执行新的水泥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及节能与环保法规的实施等多元方式,广东省又有近800万吨的立窑水泥产能彻底出局。但是,面对现在私有资产(一个水泥企业的私有资产大都以千万元计)的立窑水泥产能的退出,就绝不能轻率单一地使用行政手段。如何运用既合法又符合市场规则的手段,来建立立窑水泥退出的机制,是广东省一个绕不过去的命题。  广东省各级政府和水泥企业在立窑水泥退出的问题上,一直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创新和探索,有过由当地政府出台并操作的对立窑水泥产能进行赎买补偿的方式推动立窑水泥退出的成功实践。2003~2005年,东莞市政府就是采用这种思路,使全市30多家立窑水泥企业全部下了“课”。  目前,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正会同行业协会,进行立窑水泥退出机制的进一步调研,并希望能尽快出台符合市场机制的政策。  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只要广东省有1000万吨的立窑水泥产能退出市场,那么,广东水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水泥市场的价格回暖就会出现根本性转折。  我们希望在2007年能看到广东水泥市场的这个“拐点”。

工程投标价广东省工程投标价广东省工程投标价
文章字数:2805
点击数:2372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