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沈阳:个人合作建房又要泡汤?

   这两天,沈阳个人合作建房发起人吴卓的心情不是很好,先是最先看好的北行地块因为大部分社团成员退出而彻底泡汤;随后与他合作的开发商又因为等不及而将资金撤出,改投其它项目;而位于南塔的这块地能否谈成,一切又是个未知数……尽管对于自己面临的这些困难,吴卓表示都是事先预料之中的,但他的社团成员能否一直陪他走下去,现在看来并非易事。 {TodayHot}

    [进展] 放弃——

    北行地段彻底没希望了

    与会员之间沟通不足、成员人心不齐是这个项目泡汤的主要原因。

   “现在看来,北行那块地已经彻底放弃了,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户型设计不认可。”1月28日,吴卓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其实第一块看好的地就在北行附近,2800元的均价应该是非常划算的。

    据他讲,原先担心过早公布消息会引来别的开发商的恶意竞争,所以对地的具体位置一直保密,包括对部分社团成员。但既然放弃就已经没有保密的必要了。虽然这块地属于中心地段,但在户型设计上是东西窄、南北长,所以厢房比较多,这显然是大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此外过多的小户型也满足不了{HotTag}所有社团成员需求,所以在出资时有半数以上的成员选择退出。由于想拿下这块地至少需要2000万元的资金,而仅靠30多个有购房意愿的成员出资显然远远不够,导致这块地拿地泡汤。而与他合作的这个开发商虽然很想参与这个项目,但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只得选择放弃。

    “现在他(开发商)已经投了1200万在另一个项目,手中的资金就更不够一个项目的启动资金了。”吴卓对记者坦承,与会员之间沟通不足、成员人心不齐是这个项目泡汤的主要原因。

    等待——

    南塔地段仍在等消息

    “其实现在确实挺不顺利的,只能被动地等消息,而不能更加主动去争取,一动就需要费用,但个人确实无力承担。”

     尽管社团成员对位于南塔的这块地比较看好,但能否顺利拿地、开工,吴卓昨日对记者却表示“说不好”。

     据介绍,南塔这块地由于位于南塔鞋城附近,不少打算购房的社团成员并不想自己居住,而是考虑买房后将房子装修出租做商用。尽管没有明确统计数字,但有这样投资想法的成员占相当大比例。目前,对方对这块地的报价是2000万元左右,但吴卓这方面评估后认为地价在1800万元左右比较合适,这样也能核算出低于周边地价1000元左右的平价房价,这个价格也比较为大家所认可。

     所以,吴卓用大量的时间在协商,希望能把地价降下来。除了地价上双方存在差异外,现在吴卓也在等待着规划部门的消息。为了能让房价每平方米再便宜200元,他们还打算在小区容积率上做文章。如果小区容积率做到4,那么房价均价就在3200元左右,否则最低房价也得在3400元。

   “其实现在确实挺不顺利的,只能被动地等消息,而不能更加主动去争取,一动就需要费用,但个人确实无力承担。”吴卓告诉记者,这其实也是作为个人发起者的一个最大软肋,除了个人缺乏公信力外,更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虽然作为发起者有着更多的责任,背负着很多人的期望,但吴卓表示,并不打算因为这件事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想投入自己所能承受底线外的资金。

    [变化] 有成员撤出资金去炒股

    “有个成员告诉我,他去年12月把手头资金用于炒股,现在已经涨了20%以上。”

    “最近股市那么火,有好几个成员都对我表示,如果再没进展,就不留着钱买房子了,打算去股市投资。”吴卓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尽管大家都比较着急,但确实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日期,所以只能让大家自己选择。

      据记者了解,由于等待时间越来越长,但项目却毫无进展,已经有不少成员陆续退出。“有个成员告诉我,他去年12月把手头资金用于炒股,现在已经涨了20%以上,现在还打算追加一部分资金呢。”吴卓说尽管退出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对合作建房缺乏信心应该是主要原因。

      尽管退出成员陆续增多,但吴卓并不担心凑不够人。据他透露,目前愿意和他合作的承建商仍有四五个,有一个甚至表示先期可以不拿一分钱就开工,等项目成功后再拿钱。而购房成员方面,也有一些单位找到吴卓,打算参加他的合作建房,为自己单位的职工和家属购置住房,一下子就能解决百来套住房。“这些单位以前就通过团购的方式为职工解决住房,现在如果参加合作建房,价格肯定比团购还便宜。”吴卓对记者透露,不排除和这些单位合作的可能,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运作。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吴卓表示,只要有合适的地块,并与大家沟通好,沈阳的合作建房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追问] 合作建房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作,吴卓对个人合作建房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对记者表示,现在个人合作建房的运作主要面临两大难题——首先最大的困难就是拿地,1万平方米左右的土地最合适,但日渐高涨的土地价格确实对合作建房者的资金实力形成较大挑战。其次就是融资,由于发起者一般是个人,公信力不够。加上大家的“抱团”意识不强,融资能力弱,也导致沈阳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一再卡壳。

      对于合作建房在沈的一再搁浅,有关专家表示这个结果并不在意料之外。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亚臣对记者表示,由于个人合作建房通常欠缺一定的制度建设,操作程序很容易就不严谨导致合作失败。而且个作建房很难在房地产市场上与开发商之间展开实质性竞争,并不能改变开发商一统天下的局面,所以对房市价格影响有限。此外个人合作建房除了存在不专业等问题外,也容易增加大家的协调成本。

    “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支持个人合作建房,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对我们帮助很大。”吴卓说。

建筑材料价辽宁省建筑材料价沈阳市建筑材料价
文章字数:2879
点击数:2327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