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资讯新闻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5-08-25,来源:中国建材-商业资讯,作者:

我国重点煤炭价格将逐步实现与市场煤的并轨

   当前,我国煤炭订货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发展改革委正式宣布“计划煤”退出历史舞台。记者近日在济南召开的“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采访发现,2006年的重点煤炭价格将有所上涨,但考虑到电力行业的心理及实际承受能力,及重点煤炭订货数量大、长期性的特点,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仍将保持适当差距。在未来几年内,随着电价改革的逐步深化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重点电煤价格将逐步实现与市场煤的价格并轨。

    2006年煤炭供需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

    “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来自政府部门与煤电双方对煤炭供需形势的基本判断是:2006年我国煤炭供需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呈现比较宽松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全面供应紧张,也不可能出现严重供{TodayHot}大于求。但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紧缺或积压问题。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在分析2006年煤炭产运需形势时说,综合煤炭产运需发展趋势看,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运力虽有缓解,但仍然相对偏紧。特别是中部地区铁路直达线路运力增加有限,会更紧张一些。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订货方式改革,改进产运需衔接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条件,有利于深入推进煤炭订货改革。

    从煤炭需求看,随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煤炭需求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由于宏观调控成效进一步显现,以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高耗能产品的过快增长继续受到抑制,社会各方面的节能效果愈益明显,煤炭需求的增幅将低于近几年来的水平。预测2006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其中发电用煤12.1亿吨,加上出口8000万吨左右,总需求约22.5亿吨。

    从煤矿产能看,据发展改革委组织各产煤省(区、市)统一核定,截至2005年4月,全国持有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核定能力为22.6亿吨。而且,近几年各方面投资办矿积极性很高,生产能力迅速增长。2005年投产新增能力至少在6000万吨以上,产能过剩的压力逐步显现。当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据悉,截至1月3日下午,全国各省份共上报已关闭和确定关闭煤矿矿井5290个,超额完{HotTag}成了关闭4000个矿井的目标。小煤矿的关闭将对全国煤炭产量产生一定影响。

    从运输能力看,大秦线通过改造,2006年运能将达到2.5亿吨,新增5000万吨;侯月线增加500万吨左右。但石太、太焦、陇海等主要干线的运能均已饱和,2006年还将实施第六次大提速技术改造,增加运能十分困难。要保障重点煤炭运输需求,必须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秦皇岛港“煤四期”扩能工程已经完工,“煤五期”工程将于2006年一季度完工,总计每年增加6500万吨的吞吐能力。

    在政府监控下放开电煤价格

    来自“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的信息表明,今后我国将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在会上重申以下精神:

    一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供需双方自主衔接。(1)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定并公布企业资格,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违规建设投产的企业,一律不得纳入重点衔接;(2)坚持以煤炭生产企业、煤炭终端消费企业为衔接主体,严格控制中间环节进入重点衔接。以发煤、收款煤矿为供方,接煤、付款厂家为需方,协商签订合同。除供需双方企业和铁路、交通部门在合同上盖章外,不需要其他任何部门、机构和单位在合同上签字盖章;(3)供需双方企业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合同法》,签订规范的煤炭买卖合同。鼓励大型煤炭供需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原则上年度合同量在20万吨以上的,应签订五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并优先落实运力。

    二是资源、运力向优势骨干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企业倾斜。在目前优质煤炭资源、铁路运力偏紧的情况下,资源和运力要在坚持向居民生活、化肥、电力等重点行业用煤倾斜的同时,还要向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搞得好的企业,向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优势骨干企业倾斜,为它们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支持其加快发展,置换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落实,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2005年基础上完善归纳为“四优先、四符合”:优先考虑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企业;优先考虑电力、冶金、化肥等行业的优势骨干企业;优先考虑供需双方自主签订的长期合同;优先考虑价格稳定且供需双方没有分歧的合同;符合铁路、水路合理流向和流量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符合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的规定;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

    三是优化铁路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根据2005年实际的煤炭产运需关系,调整运力配置,不再采取简单翻版的做法。对大宗运输的电煤、出口煤,原则上要求单笔合同量必须达到20万吨以上,达不到的不纳入重点运力,以此促使重点运力向大矿、大用户集中。对化肥、居民生活、冶金用煤等特殊情况特殊考虑。对签了合同不执行或兑现率很低的,不再保留重点运力。通过优化运输结构,鼓励大矿与用户签订长期大额合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煤炭集中发运,培育形成一批大型装车点,发挥规模效应,提高集约化水平和运输效率。

    四是在政府监控条件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总的原则是,在保持电煤价格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取消发展改革委2004年底出台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由煤电双方自主确定交易价格,同时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予以保障。在电煤供求形势缓和的情况下,煤炭、电力企业要理性对待价格分歧,合理确定价格目标,以保障煤炭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为前提,签订2006年合同。地方政府部门要统一思想,按照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以保持煤价稳定为目标,积极协调煤炭价格矛盾,防止煤价出现大起大落。以运力分配为载体,鼓励供求双方签订长期交易合同。对签订长期合同、价格按时签订合同的,不予配置运力。建立电煤价格应急机制,如果市场电煤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政府将按照《价格法》有关规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取消价格干预措施后,要进一步加强煤炭价格监测工作,建立我国电煤价格指数,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政府主要通过发布衔接原则和框架实施调控和引导。政府转变职能,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购销业务。主要职责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平衡,提出煤炭产运需总量调控和衔接指导意见。根据重点煤炭资源量、需求量和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确定2006年重点煤炭铁路运力调控目标为6.9亿吨,比2005年增加8885万吨。其中电力4.92亿吨,增加8000万吨;化肥(含化工)2010万吨,增加400万吨;冶金(含有色)6480万吨,增加835万吨;居民生活(含地方工业和城市燃气)3490万吨,出口7800万吨,基本保持不变或少量增加。

    煤电双方在价格谈判上趋于理性

    电煤订货改革必然涉及煤电双方利益调整,煤电双方的利益之争直接体现在煤炭价格的博弈上。在这次“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煤电双方有关价格的谈判气氛堪称火爆。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乔乃琛说,2006年煤炭市场面临改革:一是由原来政策限制,改为在政府监控下放开电煤价格。从2006年开始,就不再存在计划煤与市场煤的概念之分。但由于电力涉及千家万户,如果电价让百姓难以承受,政府仍要进行监控。二是铁路运输方面,鼓励和支持签订长期稳定的价格无争议的订货合同,鼓励点对点合同,取消中间环节,强调20万吨以上的重点合同。

    他认为2006年出台电煤改革时机很好。一是煤炭产量基本平衡,价格由市场规律调整。二是煤电双方都很理性,都想寻找大的有信用的合作伙伴。据了解,目前电力部门对政府仍抱一定期望值,不想涨价。从2006年电煤供应看,数量上没问题,主要是价格问题。国家重点电煤价格2005年平均比市场价低80元/吨,这肯定不很合理。但要涨到一个什么程度,不到最后关头谁也说不好。电力是煤炭第一大用户,要处理好双方关系,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当前大家普遍的心理是,电煤价格不要一次性涨价,要分期分批逐步向市场接轨。在政府监控之下,如果一次性涨到电力行业接受不了的程度,政府就要干预。而且,2006年的煤炭价格总体上预测是下降的,在这种情况下电煤价格略微上升,可逐步实现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的接轨。

    乔乃琛说,目前一些电厂及钢厂效益不是很好,很难承受过高的煤炭价格,预计电煤以外的煤炭价格还是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预计,2006年电煤价格涨幅只能低于8%,不会太高。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还是很担心。云南电力燃料公司总经理李云武说,在合同未签之前,电力行业担心煤炭企业不切实际地涨价。

    记者采访时发现,实际上,当前煤炭企业正变得理性,不再多产多收。考虑到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企业不再拼设备上产量,一些煤炭企业甚至已有意识地通过减产来稳定价格。2003年山东省煤炭生产消费基本持平,2004年调入高于调出2000万吨,2005年调入高于调出4000万吨,预计2006年净调入6000万吨。

    从长远看,能源紧张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煤炭涨价只是恢复性上涨。当前,煤炭完全成本提高了,成本中增加了资源勘探和购买、环境治理、塌陷地治理、压煤村庄搬迁、职工工资待遇的提高及安全技术改造等,这些成本的增加都使煤炭行业进一步成为微利行业。如果涨价太小,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煤电双方利益差距就无法弥补。计算起来,即使是电煤涨价8%也只相当于每吨涨价20元,如果涨6%也只是涨了15元/吨。因此,煤炭企业的整体意向是涨价,但目前比较实际,计划分期分批逐步与市场接轨。

    从理论上看,全国煤炭产能过剩,但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2005年,全国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起,而建国以来也只有16起。因此,2006年国家整治煤矿力度必然加大,这将对煤炭供应产生一定影响。

投标造价信息山东省投标造价信息山东省投标造价信息
文章字数:4830
点击数:2244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