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电力应走向竞合
提起市场,人们联想得较多的是刀光剑影、硝烟弥漫、你死我活。其实,市场不只有竞争,同样也有香槟美酒、蓝天白云和激情拥抱。用一个时髦词说,市场同样有“竞合”。在一个完善的法制社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度,人们在市场上看到更多的也许是后者。
的确,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逐利与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竞争。竞争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打破垄断。可以说,没有{TodayHot}竞争就没有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改善、产品成本的降低,而最终受害的是用户与整个社会经济。 竞争同时又是一柄双刃剑,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也不免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甚至会影响到一个时段或局部经济的平稳运行。显然,要克服竞争的负面性,并不能过多倚重于看得见的计划之手。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按计划来组织生产往往运营效率与成本会大大高于市场竞争,由此,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便成为了市场运行中一种理想的路径选择。在市场力量推动下,企业自愿走到一块,签订中长期供需合同,可克服计划经济与无序竞争产生的双重弊病。实际上,像煤炭这种战略性物资,在国家放开其价格与市场后,产销双方结成战略联盟,无论对双方,还是对整个经济运行都有是有利的。 一个中长期合同可以替代若干个短期合同,这样,众多短期合同的交易成本就被节约下来了。根据“科斯定理”,只要谈判、签约、保证等交易费用为零,听任各方在市场上自由进行交易或协商,那么,自由的市场机制便能导出最有效率的结果。尽管交易费用为零只能是一种理想,但降低交易费用的确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当然,煤炭产销双方战略结盟要能持续长久,还得双方信守合同,将双方的合作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点击数:2140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