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渗裂有了“杀手锏”,每平米只需多花20元
门窗四周渗水、楼板屋面裂缝、地面平顶起壳……这些让住户叫苦连天的质量通病有了杀手锏。昨天,市建工局公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全市新开工住宅工程连续8个月的“体检”报告:100%落实了防治通病措施,有效控制了质量通病。 体检8个月合格率100% 市民常常可在楼板屋盖、墙体、窗洞口下角的裂缝处找到住宅质{TodayHot}量通病的“身影”。另外,屋面、厨房、卫生间、墙体、窗墙结合部渗漏;楼地面、平顶起壳;下水道堵塞;外墙面砖空鼓、脱落等都属于质量通病。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毛龙泉介绍说,南京地区目前最流行的工程质量通病是裂缝和渗漏。因此,从今年3月8日起,质监站对新开工的575个住宅工程防治质量通病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发现目前100%的工程落实了防治通病措施,长期以来困扰广大用户和业内人士的渗漏和裂缝等质量通病,通过防治正得到有效控制。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有关房屋质量的投诉为61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 防治费每平米20元 有关技术专家告诉记者,以住宅质量通病中最突出的裂缝和渗漏来说,南京的气候与温差就是罪魁祸首。因此,防治质量通病就要从材料受温差变化影响而收缩出现裂缝的根源着手,比如提出了给墙体“保温”的防治措施,让房屋“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裂缝自然会大大减少。 防治通病的措施很好,但实施会不会过度增加成本引起房价飞涨呢?市建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详细测算,按照防治导则实施,最后每平方米只需多花20元。城南一处楼盘的监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综合来看,开发商的花费反而会减少。原来,在楼房交付后像裂缝、渗漏等都要保修,一些结构裂缝还要赔偿,这些费用划到每平方米上百元,还不算上一天六七十元的人工费。因此现在一些小区施工时,有时还会创造性地把防治导则更加细化。 《导则》堪称“全国之最” 市建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其实从2002年初开始,市建委和建工局就开展了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试点示范活动。两年多来,经过对南京2{NewsAd}8个项目的试点,积累了大量预防、抵抗住宅质量“顽疾”的“良方”,从而编制出了《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据介绍,该《导则》从管理和技术上全面诠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其中技术措施涉及“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等多个方面,合计100多条措施,其内容全面、系统、规范,堪称“全国之最”。
点击数:201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