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在汉起步首套装置造价昂贵但业界寄厚望
您可能不知道,最近一周,武汉电网中,每天已有20多度电是太阳贡献出来的。前天,湖北省最小的“电站”、也是第一个太阳能发电项目顺利通过了省内专家的预审。
业界认为,这个带试验性质的示范项目虽小,但它将对湖北省未来发展太阳能产业化提供借鉴。小电站预示大前景 虽然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20多度电,还不够有的人家一天所需。但专家认为,它却是一个了不起的萌?———太阳能发电,终于在湖北省起步了。 记者在“电站”落户地———武汉科技学院看到,与其说是一个“电站”,倒不如说这是一个由56块太阳能电池板和1个并网逆变器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并入武汉电网试运行一周来,它已发电135千瓦时。发电虽少,意义重大,”承担该项目的武汉日新公司技术专家介绍,这是湖北省乃至华中首个太阳能发电项目。 这位专家介绍,这个项目只设计了5千瓦的功率。但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有足够的场地,发电功率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因此,民用前景十分广阔。{TodayHot}谁遮了太阳能的“光” 前途虽光明,道路却可能不会太平坦。太阳能发电进家庭最大的障碍就是“高价格、低产出”。 武汉日新公司工程师坦言,这套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总投资达30万元。算算它的投入和产出,估计没有哪个家庭或企业“傻”到愿意这么“烧”钱的。 不过,造价门槛并非我国所独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学院教授于军介绍,上世纪90年代,欧洲和日本在推行太阳能发电时,同样遭遇了价格门槛。但政府出台的诸多优惠措施对这一新兴能源予以支持。 在国内,一些城市近两年也已有所行动。 在深圳,用户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并入电网出售;企业可给予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广州,已有数个工业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相继上马。{HotTag}账,也有不同的算法 采访中,也有专家认为,换个角度算账,太阳能电并不贵。 首先,目前武汉的这套装置还只是“初级产品”,主要元器件都是进口件,如果实现国产化,成本至少可以降一半。 此外,这套装置效率不算太高,今后如果逐步改进技术,发电能力还能提高。装置至少能用几十年,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需再有任何投入。如果再有国家的政策补贴,并非像人们想像得那么高不可攀。 账还可以算得更大一些。“等煤炭等资源枯竭的时候,再去搞太阳能发电,就晚了。”于军说。 据了解,我国去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太阳能发的电将会优先并入电网,电网企业将会全额收购太阳能发电量,再将费用分摊到常规发电上。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待相关产业成熟,湖北省也会逐步落实政策。
点击数:2027
[ 打印当前页 ]